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学苑

努力营造口岸物流综合环境

2006-10-21 10:1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为了让各国的航运、贸易和金融界人士在中国的口岸地区能方便、高效、有序地从事国际商务,我国的口岸物流就应努力营造、优化综合环境。
    如何营造、优化口岸物流综合环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我国口岸物流在软环境建设上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规划超前,注重持续发展”“口岸服务高效化、便捷化”“口岸运作信息化、网络化”和“口岸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等,并结合本地区口岸物流软环境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研究和确立发展重点,充分发挥好后发优势,推进口岸物流软环境的完善。
    设立具备协调手段的口岸综合协调部门。口岸物流的综合管理是在口岸各相关专业或行业管理的基础上,为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发挥口岸综合效能,保证口岸安全、畅通、文明、高效所进行的口岸整体活动。设立口岸综合协调部门,保证口岸工作协调地进行,提高口岸的效率。
    争取实施自由港(保税港)政策。世界大港普遍实施自由港政策,自由港作为“境内关外”的封闭区域,享有一般港口地区所不具备的政策优势,外国船只不但可以自由进出,而且进出口商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免征关税,不受配额限制,并可以自由进出港口及无限期存储。另外在港内或者区内开展商品自由存储、展览、拆散、改装或分装、重新包装、装配、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也均不受海关控制及免除种种繁复的行政手续。根据国际上自由港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以及建设和发展自由港的成功经验,我国口岸环境的优化与完善必须在管理上、体制上有重大创新,具体包括及早做好保税港申报、授权及立法工作;筹建或设立保税港管理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研究制定保税港法规,做好规范管理;建立符合国际通行惯例的海关监管制度,争取有关中转的优惠政策;优惠的财政与税收管理体制;开放的金融管理体制及金融业务;口岸配套服务经济的开发;建设良好的口岸物流环境;在保税港实行“第二船籍登记制度”和开放“第五航权”;在保税港大力发展国内外运输保险、法律咨询等服务。
    创建口岸物流市场主要供求关系的预警机制。口岸物流市场供求关系预警机制包括监测和预报警示两个子系统。监测系统主要对口岸物流基本市场和相关市场的人、船、货等要素的供需进行监测,通过对市场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汇编和统计分析,及时反映主要市场的供需状况和变化趋势,同时为预报警示系统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持。预报警示系统包括设立反映市场供需状况的系列指标体系,并设定每一指标的预报警示临界值。通过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计算系列指标,分析结果,对监测对象发出不同程度的警示信号。通过监测和预报警示两系统的有效运作,实现对航运市场主要供求关系的预警。
    努力促进高质量物流生产要素向口岸地区集聚。通过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构筑口岸管理与口岸服务人才高地。 通过优化环境,降低商务运作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各类物流要素向口岸地区集聚,吸引国际一流航运与物流企业及相关企业集聚口岸地区。通过优化市场运作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口岸地区形成国内外船舶买卖、包机运输、租赁交易中心等,以顺应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口岸管理部门在促进全球一流的船、货、代理等企业向本地区集聚的同时,必须用创新的观念、制度和政策,吸引国际一流的物流金融、物流保险等企业,到本地区开展业务,为本地区口岸建设与发展提供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并逐步建成物流金融、保险服务中心。
    建立口岸物流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口岸物流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口岸自由化、国际化程度,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综合管理协调效率,市场竞争环境,管理手段科技化程度,货物通关效率,费率制度合理性,相关服务配套率,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人员水平等方面的指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