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价值的七次发现
“物流”在我国登陆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物流系统中重要的配送方式、流通加工方式、集装方式等等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直到今日还有很多人不大认识“物流”这种经济形态,很多人一听到这个陌生的词组,第一个反应就是“物资流通”。把物流和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生产资料流通,即物资流通混为一谈。这是对物流的不认识所致。
“物流”这个词在媒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许多国外企业在进入我国之前多方探寻中国物流服务情况和物流环境情况;许多国内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内建立物流管理系统和在企业内部增加“物流”结构。深圳、北京、宁波等城市也都在筹建大的物流中心。一时间,人们对物流价值似乎有新的发现,使物流在国内的热度升高。
从国际范围来讲,物流价值己经有7次重要发现:
第一次价值发现可以称之为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发现。在第二是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军队中采用了托盘、叉车的后勤军事系统,这个系统贯穿了军事物资从单元组合(集装)的装卸活动开始,高效连贯地搬运、运输、储存、再运输搬运、直到按指定军事目标到达目的地为止的整个过程,有效地支撑了庞大的战争机器。这就促使人们认识到物流做一种系统的活动能够实现以往由许多活动才能完成的各项功能,使人们认识到物流系统功能的价值。
第二次价值发现可以称之为物流经济活动价值的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军事技术和军事组织方式转移到民间活动中去,物流系统的思想方法和相关技术、相关管理方式实现了“军转民”,取得了成功。这就使人们认识到,“物流”不仅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而且也具备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价值,可以在经济界广泛地采用,可以为企业增加一些新的管理思想和结构模式。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象价值工程、物流等在战争期间形成的形态,都成功的实现了向经济领域的转移,从军事活动的价值转变为经济活动的价值。
第三次价值发现是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面对的是一个“无限的市场”, 只要能够快速的、顺利的实现产品向用户转移就能够获取利润。企业界采用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方式之后,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在产业革命以后,经济领域对于人力、原材料这两个利润源泉挖掘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可以用新的方式来开发这两个利润源泉,但是,寻找新的利润源泉就变得更为迫切。“物流”作为“第三个利润源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的,是对物流效益价值的发现。
第四次价值发现是物流成本价值的发现。七十年代初,世界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实际上是以石油为首的能源、原料、材料、劳动力价格的全面上涨。传统的第一、第二利润源泉已经变成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发现,物流领域有非常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当企业和经济界有效地利用物流系统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方式之后,有效地弥补了原材料、能源、人力成本上扬的压力,从而使人们认识到,“物流”还具备非常重要的降低成本的价值。物流的这一价值的发现,大大提高了物流在国际上的声誉。石油危机期间,许多经济学家预言的全世界的长期的经济衰退并没有出现,这和经济领域中成功地发掘物流的降低成本价值有相当的关系。
第五次价值发现是物流环境价值的发现。物流系统的开发、物流合理化的广泛推行和系统物流管理的普遍实施,在有效地降低成本的同时,由于物流合理化,能够在合理的、更节约使用物流设备的情况下完成资源配置任务;物流系统化以后,物流装备可以得到全面的、系统的开发,装备的效率大大提高而同时装备的能耗大大降低。这些努力汇集起来之后,人们惊喜发现,“物流”对改善环境、降低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有重大作用,这就使受现代城市病之苦许多工业化城市对用“物流”这种系统经济形态来改善分立的、混乱的交通,减少交通阻塞、运输损失、降低污染、改善企业外部供应环境格外重视和关爱。
第六次价值发现是物流对企业发展战略价值的发现。这个发现实际上是对物流服务价值的发现。七十,八十年代之后,企业普遍从过去那种狭窄的、近期的、微观的视野,从当前的利益的和当前的成本考虑转向了长期的、战略性的发展的考虑。这个长期的、战略性的发展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支持因素,一个支持因素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建立的稳定的,有效的“供应链”,以增强企业的本体能力;另一个支撑因素就是贴近用户的服务,而这个服务是远远超出所谓“售后服务”水平之上的全面贴近用户的服务。在物流领域里面出现了广泛配送方式、流通加工方式以及更进一步的“准时供应系统”、“即时供应系统”、“零库存系统”等等,这些都成功地使企业获得了更长远的战略发展的能力。
第七次发现是物流对国民经济价值的发现。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经济危机,危机过后,人们在分析和总结东南亚各国和各地区的情况时发现,以“物流”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新加坡、香港有较强的抗御经济危机的能力。例如1998年受金融风波影响较大的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为负百分之六点八,泰国为负百分之八点零,东盟为页百分之九点四,与之相比较,香港情况比较好,为负百分之五点一而新加坡当年实现了百分之一点五的正增长。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它的重要性在于,物流不仅对于微观企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也有非常重要意义。物流作为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也是非常重要,它能够起到完善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质量和抗御危机的作用。
物流价值的发现对我们的启迪和借鉴
物流价值的7次发现,尤其是最近一次的价值发现对于我们国家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深圳市在决定投资一千六百个亿规划十六平方公里土地开发以综合物流中心基地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开发区域,思路之一就是受香港和新加坡抗御经济危机的启发,在二十一世纪通过开发物流产业形成新的经济生长点并且调整和完善深圳市的经济结构。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对物流认识尚显不足,因而也很难从物流价值发现中寻求启迪和借鉴,笔者从企业和国家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就企业方面而言
1、对于企业而言,应当更新一个观念,即长期将组成物流的一些活动看作是无足轻重的、辅助性的活动,更新为将物流作为企业完善结构、增加利润、降低成本、谋取战略发展的主要活动领域。
2、企业在一定时期应该确立自己的物流观念。企业的物流观念是有差别的,例如日本的企业非常宠信“第三个利润源泉”的物流观念,而美国的企业很少提利润源泉问题,而多要把自己的物流观念建立在企业的战略发展上面。不同的物流观念主导企业物流结构体系的建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企业应当在实行“两个根本转变”时,注重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将物流管理放在一个较为突出的位置,并且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成本核核算制度,建立诸如物流成本核算等制度。
4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逐步建立有利于战略发展的供应链系统。
就国家而言
1、应该按照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要求重新规划和构造仓储、铁道、公路、水运、空运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迅速改变分立的局面。
2、国家应当将综合物流基地建设作为现代物流系统公共设施建设核心来抓,以求迅速改变我国各系统分立的格局,使现代物流系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更大的支撑作用。
3、国家应当指导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确立物流支柱产业的地位。
4、国家应当把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做为支称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
5、国家应当调整物流管理分工和格局,建立统一的物流管理或者物流协调组织。
6、国家应当尽快恢复被取消了大学物流本科专业,使我国未来物流发展有坚实的人才基础。
上一篇:海运货物单证流程
下一篇:国际市场对商品包装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