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学苑

如何进行库存管理

2006-10-3 10:4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老姚和老赵把前几次的讨论话题和主要内容整理了一下,发现还真聊了不少的题目。老姚算了算,还差“库存管理”这一块。老姚建议大家再聚一次,就“库存管理”的话题讨论讨论。大家都表示赞成。一个周末的晚上,大家齐聚茶馆,又开始聊了起来。 

  小贺:老姚挺细心的,还把前几次的讨论整理出来了,我看不错。老姚,你都快成作家了。 

  老姚:哪里,当作家是没戏了,当个“坐家”还差不多,呵呵。我宣布今天的题目是“库存管理”,请大家发表看法。我觉着对于库房的管理大家可能都差不多。出库时候填出库单,入库时候填入库单,出入库都登账,还有就是每周盘库,管库房的人知道库里有什么、有多少,就行了。 

  老赵:今天咱们不瞎聊,换个形式怎么样? 

  小贺:什么讨论形式? 

  老赵:咱们请老陈先讲一讲库房管理的概念和做法?然后咱们再提问题,讨论。 

  老陈:不要这么客气,这样吧,咱们不讨论什么常规意义上的库房管理,我来提几个问题,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老姚:这样也好,老陈你先说吧。 

  老陈:什么是“库房”? 

  小贺:这是什么问题呀。我们公司只有一个大库,公司办公这边也放东西,算是“库房”吧。 

  老陈:我的看法是,只要存放着公司产品的地方都是库房。一般意义上,公司会有一个明确意义上的“库房”。其实,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库房,比如说,公司为了销售的方便,在某个角落里放着一些商品,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库房;比如说,公司把一些东西放到合作伙伴那里代销,这个合作伙伴也是一个库房;比如说,公司的东西放在门店,这个门店也是库房。总而言之,只要是一个经常放东西的地方,而且东西的所有权属于公司,这些地方都是库房。 

  小贺:这样定义是不是有些麻烦呀?这个说法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老陈:有意义。先要了解公司有多少个库房,才能采用出库、入库、登账、盘库这样的管理手段管理好公司的物资。比如说:门店向大库要货,首先应该办理大库的调出手续,门店接货之后,再办理门店的调入手续。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物资流动过程。 

  老姚:有道理,下一个问题。 

  老陈:公司应该有一个管理物流的岗位,叫“物流经理”或叫“库管”也行。这个岗位的主要工作是统一管理公司的库房,控制产品的出入库。 

  小贺:我们公司不是很大,这个岗位有必要吗? 

  老陈:假设这样出现这种情况,销售下了一单,要出20块3C905cx网卡,正好大库里有10块,公司业务的办公室有5块,某个门店里有15块,公司总拥有的数量是足够出库的,但是从哪个库出都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人来安排哪个库出多少,给库房下达出库送货的指令。再谈另一种情况,一个在白石桥一带的客户要一批产品,公司在魏公村有个库房,在朝阳区有个库房,正常情况下,按照就近原则,应该从魏公村的库房出货。但是如果正好公司从朝阳区调货到魏公村,也可以从朝阳区的库房出货,然后顺路送到白石桥的客户手上。这样可以少送一趟货。这一类的事情,都需要有人来安排管理,这个人就是所谓的“物流经理”。 

  老赵:我看老陈在管理上很关注岗位的设立。每一类事情都有专门的岗位为之负责。还有什么建议? 

  老陈:先填出入库单据,再办理实物出库。 

  老赵:先填单据,再办实物出库和先出库再填单据有什么区别吗。 

  老姚:我们一般都是办了实物出库后,库管再填单子。 

  老陈:顺序不同,控制力度也不同。实物出库后再填单据属于事后管理;先填单据,再办实物出库属于事前管理。大家想一想,在多个库房的情况下,每个库房都有专门的库房管理员,他根据什么办理出库呢?一定是见到出库指令,也就是出库单才能办理实物出库。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物流经理负责填写出库单,库房管理员负责照单点货。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先看单据写得对不对,如果单据没有问题,一定是库管员的问题;如果单据不对,一定是物流经理的问题,不论出库还是入库都是一样。这样的话,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像渠道商这样的公司,每天要有多少出入库业务发生呀。 

  小贺:这么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老陈:还有一个建议——分类管理出入库。我看好些公司都是只有出库单和入库单两种单据,有的还好一点,有调拨单。登记的库房账也是某年某月某日出库, 某年某月某日入库。我的想法是,应该对出入库明确分类,出库类可以分为销售发货、采购退货出库、调出、借出货品出库等;入库类可以分为采购入库、销售退货入库、调入、还回货品入库等。 

  老姚:是应该分类,我看我们的库房帐就觉着不是出库就是入库,只有靠看出到什么地方或者看备注才能看出到底是销售发的货,还是借出去的东西或者是采购退出去的东西。 

  老陈:先说分类的好处,咱们首先可以清楚地知道每类出入库业务活动,便于判断、分析出入库的活动;可以在库房报表里分门别类地统计出产品出入库的数量,不至于只是泛泛地知道出库或者入库的数量。这也是量化管理的一种。 

  小贺:还有什么建议? 

  老陈:建立业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说,先有销售单才能办理这次销售的出库,先有采购订单才能办理这次采购的入库等等。 

  小贺:不会有问题吧?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老陈:我相信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但是,在管理方式上是怎么体现的呢?你能从一张出库单上看得出来是哪天哪笔销售下的定单吗?你能保证这次出库在产品品种和数量上一定是在那个销售员下单的范围里吗?如果一次下单,多次出库的话,你怎么保证不会出错呢? 

  小贺:你别说,还真出过这种问题,送错货什么的。 

  老姚:老陈,你的办法是什么? 

  老陈:很简单,在销售发货单上应该标记出对应的销售单编号,采购入库单上应该标记出对应的采购订单编号,调入单上应该写上调出单据的编号,还回货品的单据填上借出单据的编号。 

  小贺:为什么,要填写这么多的单据编号呢。 

  老陈:当然呀。第一,从逻辑上保证销售或采购业务与库房出入库业务之间的对应关系,给物流经理一个办事的凭据;第二,以后便于查找。比如说采购,某次采购订的东西是不是已经入库了?只要找到有这次采购订单编号的采购入库单,就可以确定。要不然,只能靠日期去对单子,时间长了的话,谁记得住呀。 

  老姚:你说的几个建议,都不错,咱们这次讨论的也挺好。下回还让老陈讲课,给出个总结吧! 

  老陈:好呀,我回去想想,讲点什么好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