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学苑

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任务

2006-10-31 17:2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十五”期间,我国加大了物流领域的开放力度。外资进入国内物流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跨国物流公司采用并购的办法在中国快速扩张,国有、民营与外资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受体制和机制约束,部门分割、垄断,地区封锁的现象依然突出。尚未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市场与机制。
“十一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里程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四项任务:
第一,“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流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这里实际上讲的是企业物流.讲成千上万的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流通企业面对物流发展的大潮流怎么办?首先是理念转换。“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其次是管理创新,“推广现
代物流管理技术”;最后是实施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回收物流的系列化运作,这实际上就是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物流进行流程再造。进行一场物流变革。
第二。“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这里讲的是物流企业,要“培育”,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即物流服务提供商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很短,与跨国物流公司相比,资金量小,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低。所以各级政府必须“培育”。必须“积极发展”。物流服务提供商,要按《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苦练内功,加快自己的发展。
第三,“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这实际上讲的是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三大技术支撑。一是标准化,二是信息化,三是物流技术现代化。物流要实施多功能、_体化运作。要实施跨区域、跨国界的高速运转,必须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等于在高速路上处处有路障,血液在人体内流动不畅。信息化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信息化就根本谈不上物流的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业的生命线。
第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这一条讲的是物流业的空间布局与功能特性。提出了四大概念:(1)物流基础设施;(2)物流基础设施整合;(3)大型物流枢纽;(4)区域性物流中心。
物流基础设施包括五大运输方式中的重大设施。特别是铁路、公路、万吨级以上泊位、航空港、油气管道等;也包括区域性物流中心(园区)、公共配送中心、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
对于物流基础设施必须实施国内外资金的多元化投入,并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物流的先进性本身,讲的就是资源整合,功能整合,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约束就是体制。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所以必须打破部门与行政区划的束缚。讲大流通,讲大物流,讲大市场,全国一盘棋,形成合力,不能一讲到物流基础设施就都去上新项目,首先要充分利用与改造存量资源,在此基础上实施优化整合,不足的再新建。
“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就是告诉我们在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要注意线的延长、面的扩大。更要注意物流节点,特别是大型物流节点的建设,包括一级节点、二级节点城市建设,包括国际航运中心、大型航空港、大型火车与集装箱编组站等。能称得上大型物流枢纽的,一般都是沿海重要港口、内陆的交通枢纽城市。
“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要根据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合理的区域性物流发展格局。不能每个城市都想当物流中心,这样的结果等于无中心。二是这里的“物流中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以泛指一个中心城市。也可以指由若干个大型物流园区(中心、基地)组成的集群式区域性物流中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