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大趋势下,中国参与双边或区域自贸区谈判与建设正逢其时。
近年来,以商建自贸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迅猛发展,席卷了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自贸区的核心内容是有关成员在WTO多边承诺的基础上,取消绝大多数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互间进一步开放服务和投资市场。
截至目前,中国在谈和已建的自贸区共有9个。其中内地与
香港、
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已经实施并不断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区降税进程全面启动;《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早期收获计划》和《中国-智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中国-新西兰、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也在稳步推进之中;中国-冰岛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
从商务部了解到,从2006年10月1日开始,中国和智利将全面启动自贸协定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进程。这是自2005年11月1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智利前外长瓦尔克在韩国釜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后,迈出了具体实施的第一步。该协定是继东盟之后中国对外签署的第二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中智自贸区的启动,将为两国发展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新的契机。同时,也将对中国与拉美国家以及智利与亚洲国家的关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企业得商机百姓得实惠
曾直接参与中智自贸协定谈判的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朱洪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中智双方通过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可进一步扩大两国优势产品向对方的出口,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两国的企业带来大量商机,为消费者带来众多实惠。
据朱洪介绍,中智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进程全面启动后,占两国税目总数97%的产品将于10年内分阶段降为零关税。我国对原产于智利的4753种产品的关税将在协议生效后两年内降为零,其中2806种产品将在10月1日降为零,智利对我国5891种产品的关税也将于同日立即取消。双方立即降为零关税的产品主要有:化工品、纺织品和服装、农产品、机电产品、车辆及零件、水产品、金属制品和矿产品等。
其中,部分产品目前双方进口税率较高。如,智利进口鲜冷鸡肉产品、芝麻油、部分汽车配件底盘税率分别为25%、31.5%和6%。关税削减为零后,可以极大地增强我国产品的竞争力,获得更多出口机会。而我国从智利进口冷冻橙汁、冻小虾仁的税率是7.5%、8%,关税削减为零后,可降低有关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为我国消费者带来很多实惠。此外部分铝锡钨制品、电解铜税率分别为8%和2%。关税削减为零后,可以降低我国国内有关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最终产品的竞争力。
了解协定内容用足优惠政策
在记者以往的采访经历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国内的企业做生意带有一些盲目性。比如在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一些企业不知道《货物贸易协议》有哪些具体规定,哪些货物能减免关税。有些企业更是不知道什么是《曼谷协定》,没有享受到任何优惠待遇,白白浪费掉大笔的外汇。那么,现今中国企业怎样充分利用中智自贸协定,为自己带来更多实惠呢?
朱洪说,首先,企业应该通过公开渠道,比如商务部网站等充分了解协定的有关规定,熟悉降税清单,掌握自己关注产品的降税信息。
其次,企业应该与执行单位如海关、质检等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申请优惠关税待遇、核查、签发原产地证书的有关程序和规定。
此外,企业在享受协定优惠关税进出口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也可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最重要的是,企业自身应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本地价值含量,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享受优惠关税待遇,促进产品出口。
相辅相成良性互动
目前,中国正在与亚太地区和中东等国家商谈自贸区。在亚洲与巴基斯坦、在中东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在太平洋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在进行积极的谈判。朱洪说,中智自贸协定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积累更多的经验,并且有助于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商建双边自贸协定的进程。
在采访中,记者同朱洪副司长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目前多哈回合谈判中止的情况下,自贸区谈判与多边贸易谈判相比较,是否有自身的优势?
朱洪认为,自贸区谈判和WTO谈判都是推动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推进对外开放,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途径。自贸区谈判是在WTO法律框架下进行的,是对WTO的有益补充和促进,两者应相辅相成、良性互动。
朱洪说,多边贸易谈判与自贸区谈判,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点在于均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目标,以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技术贸易壁垒、动植物检验检疫、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服务贸易、投资等为内容。
不同点在于:第一,多边贸易谈判涉及WTO的140多个成员,而自贸区谈判仅涉及两个或几个国家;第二,自贸区是在最惠国待遇的基础上,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因此自由化程度比前者要深。
据悉,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在8月21日签署了法令,宣布智利与中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成为法律。巴切莱特说,中智自由贸易协定将推动智利的经济发展,创造大约3.4万个就业机会。协议将使智利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为容易,有助于加强智利的国际地位。去年,中智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69亿美元,智利对中国取得了1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今年上半年,两国贸易额已达到36亿美元,智利的顺差是6.4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