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权威论点
2006-9-28 10:1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我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流通的现代化,而流通的现代化离不开物流的现代化,物流的现代化应当与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协调发展:
论点之一
物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宏观物流亦称社会物流,即社会再生产各过程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实物流通。具体可以分为:①初级产品物流;②中间产品物流;③最终产品物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商品货物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越来越复杂,社会物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宏观物流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效益。微观物流也称企业物流,具体讲,可分为:①供应物流;②生产物流;③销售物流;④回收物流;⑤废弃物物流等。微观物流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物流过去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现在提出了物流的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增加了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可以这样讲,现代物流包含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即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控制整个商品的流动,以达到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同时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物流系统也就成了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因此物流的系统化是一个国家流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物流的系统化可以大大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的效率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与效益。
论点之二
传统的观点认为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度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人们对这一传统观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近些年来,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应用和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包含交通运输及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诸环节的物流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已成为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我们必须用一种新的思维与观念,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和探讨中国生产、流通、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中生产和流通被当作两个彼此隔绝的要素,运输也被分割成许多不能有机联系的过程。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这种模式已经发生变化,相互之间的界限开始逐渐被打破。生产与消费,以及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的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将被“物流”综合在一起,形成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要求为宗旨、获取系统总效益最优化的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