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2006-9-28 10: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一、敏捷供应链的提出
供应链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自人类远古时期,供应链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前进、科技的发展,供应链的内涵与外延处于不断演变之中。敏捷供应链观念提出之前的近半个世纪,供应链观念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分别在相互隔离的环境下制定、执行计划,供应链观念是片断的、零碎的;第二阶段是80年代以后,高级计划排程(APS)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以及业务流程再造(BPR)的思想在各企业迅速传播、广泛采用,企业跨职能部门的团队协作推动连续供应链观念的形成,并朝着更加垂直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敏捷供应链的提出是在九十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互联网以及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种网上应用如火如荼,在给传统产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首先,经历多年的激烈竞争历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达白热化状态,产品生命周期愈来愈短,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愈来愈快,为企业盈利的新产品寿命比工业社会的产品明显缩短。其次,随着BTOB(企业对企业)、BTOC(企业对顾客)等各种模式电子商务的应用,全球物流配送系统的迅速发展,跨地区、跨国界网络交易行为的边际成本趋平,任何一家企业都将面临国际化、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第三,消费个性需求复归,许多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毫无个性的流水线产品,他们更希望能够影响、最好是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来,而网上开办的个性订购使这种需求成为可能。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单纯依靠企业内部资源孤军奋战的竞争形式显得力不从心,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联盟竞争成为网络时代的主流。协作突破企业边界,促使供应链观念从线性向网络变革,并逐步形成今天的敏捷供应链思想。
二、敏捷供应链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敏捷供应链,是指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用户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无缝化程度较高的功能网络链条,以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敏捷性是美国学者于19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新型战略思想,当时提出这种战略思想主要是针对制造技术领域,目标是提高制造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我们认为:在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更为复杂多变的网络时代,有必要将敏捷化思想运用于整条供应链管理,其实质是在优化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的思想上,更多地强调了供应链在响应多样化客户需求方面的速度目标。同原来的一体化供应链观念相比,敏捷供应链有着显著不同的内涵。
1、战略目标:传统管理思想的灵魂是高成本、低效率,而这一思想的理论假设是认为消费者偏好更多地倾向于价格和制造质量。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没有摆脱传统企业管理思想的束缚,质量和价格依然是其主要战略目标,敏捷供应链观念则顺应时代潮流,将战略目标定位于对多样化客户需求的瞬时响应。
2、资源观念: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也强调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挖掘,但是其资源观点局限于企业内部,敏捷供应链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出发,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前伸和后延,把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之中,实现对企业内外资源的最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