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学苑

物流:行业?产业?

2006-9-28 10:4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目前国内外物流正在迅速发展,但在我国的产业目录中却没有列入物流这个产业,国家预算及税务规划、国家产业投资、建设与发展规划的编制、政府机构的设置及部门和行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产业法制建设等等都与物流产业无关;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统计口径也从来不把物流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企业,找不到关于物流的完整统计资料,国家、企业和社会都没有办法计算物流成本。那么,物流究竟算不算一个产业?
2001年4月,我国正式颁布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同年8月正式实施。术语中把物流概念表述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是由美国少校琼西·贝克(Major B.bak-er)于1905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显然在马克思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时,那时还没有物流的概念,更不可能去研究物流到底是行业还是产业的问题。那么物流到底是行业还是产业?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产业和行业的区别
通常情况下,产业是相对于工业而言的,如产业革命,主要指的是工业革命;行业是相对于工商业而言的,如零售行业,指的是商业。但是现在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产业应该是按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要求集成起来的行业群体,因此产业的涵盖范围不仅包括工业,还包括非工业,比如教育。这就说明产业可以是工业以外的行业,并且可以是由多个相对独立但业务性质完全一致的行业组成的,或者说是由分散在多个行业、具有同样的业务性质的经济组织组成的。
我们将国民经济各行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这里,产业的概念更加宽泛,产业概念的外延要大于行业。在中国,行业具有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的一个个部、委、办、局代表的就是一个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行业就有不同的待遇和排他性利益,行业的存在导致行业机会主义的存在,因此按行业进行政府直接管理,就会因为怕损失行业利益而陷入行业保护,进而出现保守和封闭的现象。
物流是一个产业
为了避免陷入狭义的行业理解,也是为了真正按照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物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物流系统的整体规划和管理,我们将物流说成是“产业”。如果说物流是行业,那么就有可能会把它与一个纵向封闭的政府组织或者部门划等号,而事实上物流并不是一个封闭的部门,它是一个深入到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巨大的开放系统,这与简单地成立一个部门,并将所有的物流要素的管理权力统统囊括其中的想法是格格不入的,实际上也不可能这样做。因为物流涉及到所有的经济领域,物流系统本身既是一个庞大的纵向经济领域,同时又是一个为其他所有经济领域服务的横向经济领域,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基础性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物流的发展和管理,应该按照物流系统要素的特点和规律要求,通过建立“政府-市场-企业”的运作机制来实现。我们注意到,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人讲的是产业而不是行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局长马力强在1999年《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中多次提到是“物流产业”而不是“物流行业”。国务院前副总理吴邦国在《在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21世纪,现代物流业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我国政府领导人对物流产业的官方称谓,是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的积极认识,也是对加快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决心。
物流是一个由多个行业组成的产业
物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据了解,我国和世界各国都还没有针对物流进行的官方统计,但我国和世界统计年鉴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这一范围可以代表物流的主要部分,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业务则不是以完整的行业形态进行统计的,而是分散在其他许多行业中。在我国统计年鉴体系和世界统计年鉴体系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组成第三产业,这符合物流产业的性质。1997年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我国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从业人员共有206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6.96%,1997年这些行业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为4525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05%。国家统计局只是对独立核算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单位的这些活动进行了统计,但这只是“冰山的一角”。我国企事业单位搞“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没有包括那些不进行独立核算的,为生产、流通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内部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从业人员数量及其贡献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不包括数量较为突出的大型工业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自己拥有的非独立核算的码头、船舶、车队、仓库、铁路专用线等,也没有统计大量分散在军队、农村以及其他集体和个体所有者手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资源,这部分“冰山”主体拥有的资源远远超过前者。根据估计,它们至少占国内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市场的60%。
拿1997年的数据来看,至少有3093万人的从业人员、6787亿元左右的国民生产总值需要增加到这一产业当中来,国内这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估计有5155万人,国民生产总值为11312亿元左右,占国内总从业人员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应地分别为17.45%和15.13%。如果计算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行业,则真正的物流市场的规模更大。1998年,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已达到1800亿元,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再加上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没有统计的行业,估计中国的物流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应该在20%左右。
我们再来看物流作为一个产业所具有的特征:多行业性、基础性、服务性和综合性。
1.物流是由多个行业组成的产业。如果按照现行的行业标准来分析物流产业,可以发现,物流产业包括了铁路运输行业、公路运输行业、航空运输行业、水路运输行业、管道运输行业、包装行业、装卸行业、邮政行业、电信行业等。
2.物流是基础性产业。在物流的五要素流体、载体、流量、流向、流程中,其中的载体是由基础设施和依靠基础设施来运行的物流设备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是基础性的,尤其是第一类载体,很明显,它就是物流的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不仅因为它们大部分是固定在地面的基础设施,更是因为对于整个物流的运作是决定性的,没有基础设施就不可能有物流手段,而没有物流手段就不可能进行流通和市场扩展。所以,物流对所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都有影响,物流是通过其所包含的运输、仓储等等这些生产、流通条件和手段来起到它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的。
3.物流产业是服务业。马克思在谈到交通运输业的生产与消费特点时说:“在不创造新产品而只载运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业中,这两种行为(指生产和消费)是合在一起的;服务场所的变动必须在它被生产的同一瞬间被消费。”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提出了交通运输的工作场所是“服务场所”而不是“工厂”,这表明马克思认为交通运输业是服务业。它也可以决定了物流业的服务业性质。
4.物流是一项综合性产业。物流从纵向分析,它本身也是一个产业,只不过它具有与其它产业不同的产业特征;从横向分析,物流产业横跨多个基础性、服务性行业,它是为其他各个纵向行业服务的,物流能够涉及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综上可以看出,物流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基础性、服务性产业,它既是一个庞大的纵向经济领域,同时也是一个为其他所有经济领域服务的横向经济领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