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采购会获成功 青岛成区域性跨国采购中心
2007-10-15 15:3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今天一上午,就有来自英国、新加坡和香港的三批客商前往我们企业考察,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0月12日,2007中国青岛纺织博览会暨跨国采购洽谈会开幕第二天,记者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遇到了雪达集团董事长张世安,他表示对展会非常满意。
自青岛跨国采购中心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培育,青岛纺织服装跨国采购会,不仅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条捷径,使青岛成为区域性的跨国采购中心,而
且跨国采购会也在不断推动着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升级换代。
辟“国际战场”
雪达集团参加了近几年青岛举办的纺织博览会及其跨国采购洽谈会,并每次都有大收获,“参加一个展会就能同时接触到几十家大型跨国采购商,这对于需要开拓国际新市场的企业来讲,是一条难得的捷径。”
正如张世安所言,云集全球跨国采购商,是历届青岛纺织博览会的最大优势,也是吸引企业参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本次博览会短短3天时间里,来自各地的500余家参展商共接待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图等50余家大型跨国采购商,672家海外采购商,人数1256人。接待来自省内、周边乃至上海、广东等18个省市自治区国内专业观众5381家,超过两万人次。博览会外贸出口意向成交7300万美元,国内贸易成交3.2亿元人民币。各项指标均创历届新高。
更值得关注的一个数字是,在参展企业中,85%以上均为中小企业,使展会真正成为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高效平台。
在本次博览会上,为使更多企业能够进入跨国采购商供应链,组委会还组织麦德龙、欧图、安达利等大型跨国采购商举办了跨国采购洽谈会,与纺织服装企业面对面洽谈,帮助企业进入跨国公司供应链。
市贸促会副会长冯文青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发展,欧图、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知名跨国采购商已经落户青岛,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岛已经成为区域性的跨国采购中心。
助产业升级
在本次博览会上,记者发现了一大变化:在楼上展厅展出纺织服装新品的同时,楼下展厅增加了各种各样的纺织机械设备。
原来的面辅料、纺织服装,再加上今年新加入的纺织机械设备,本次展会囊括了纺织服装出口的整个产业链条。
副会长冯文青介绍,展会以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层次,加快产业机构调整为宗旨,通过展会平台帮助家纺、服装企业低成本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并且降低面辅料、机械等采购成本,从而全面提高竞争力。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加大技术创新、拓延产业链条,正成为企业扩大利润空间的重要渠道,这正是我们此次扩大新技术、新设备展出规模的初衷。”冯文青说。
通过这个展会获得订单仅仅是企业的收获之一,在这个展会上企业可以了解最新的国内外市场动态,最新的产品信息,为企业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提供参考。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参会企业的参与国际市场的能力,组委会邀请了瑞士SGS集团资深纺织技术顾问及日本市场专家、法国BV公司专家等为企业作了相关讲座,主要内容涉及如何改进自身产品质量、日本市场的应对策略、美国最新禁令、应对REACH法规的染整技术等。这些内容为企业及时调整应对策略提供了有力依据。
创展会品牌
没有隆重的开幕仪式,没有热闹的表演、宣传,只有拖着大箱子步履匆匆的外国客商和参展商与采购商的忙碌洽谈,这就是专业展会的一大特征。“我们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供应商和采购商的服务上,力争让他们都不会空着手回去。”冯文青说。
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和市场化,一直是青岛纺织服装博览会暨跨国采购洽谈会的最大特色。冯文青说,作为博览会承办单位,市贸促会和跨国采购中心多年来积累了大量优质跨国采购商会员,建立了庞大的海外采购商数据库。“有了买家,对卖家来讲才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这个展会平台也就自然搭起来了,这就是市场化办展的思路。”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三五年内,把这个博览会打造成一个海内外知名品牌。”冯文青表示,构筑纺织服装区域性跨国采购基地,既符合青岛的产业基础和外贸口岸优势,又符合了青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要求。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