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自主创新渐成营口城市气质

2007-10-19 9:5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因港而生,营口是一座航船“拉”来的城市。面向海洋,回眸身后,他们处在海洋与腹地的关节点上。蔚蓝的海洋在提供充足资源的同时,更赋予营口人开放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几年来,无论是轻重工业形态的转变,还是谋求港口和地方的协调发展,抑或是激励全民投入到创新的洪流,营口的决策者在进行着哲学思辨,奉自主创新为城市精神,把它作为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审视营口的过去,百年港城凭借开放而兴;展望未来,自主创新更成发展利器,成为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    金秋十月,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由营口冠华胶印机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合资的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激光印刷设备项目正在加紧兴建。新企业将生产重型胶印机及激光制版系统,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沉睡了百年的盐滩上,一个个"大族冠华"这样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激光制版系统的技术是企业经营方式创新的成果。在营口,就连地名也打上了强烈的创新印记。市区中心有一条名为“创新”的街路,创新路上,有以创新命名的学校、社区,甚至是小饭店、洗澡堂。一个小小地名,让我们看到的是营口城市、营口人自主创新的气质。在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前沿,在全省对外开放的潮头,曾经领风气之先的营口依据"一市两港"的自然禀赋,正把求新求变的种子播撒,浇灌创新的鲜花,收获经济发展的果实。 
  轻与重的交融:百年港城现代转型 
  历史上,营口是一个典型的轻纺工业城市,洗衣机、钢琴、棉纱、饮料等产品闻名遐迩,重化工业相对薄弱。而放眼世界,重化工业项目临港布局已成为一种潮流。2005年以来,借助省委、省政府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契机,把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营口市努力建设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充分依靠老城区的配套功能,用新城区的建设来提升老城区功能,拉动老城区发展,促进新老城区协调发展。 
  发展沿海产业要靠大项目、大投资支撑。今年国庆节前夕,中国五矿集团营口沿海产业园区落户沿海产业基地。据介绍,产业园将充分调动国内外的资源和专业力量,集中发展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五矿集团在沿海产业基地一期投资200亿元以上,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此前,今年春天开工建设的富士康科技集团营口科技园项目总投资达10亿美元以上,主要生产高科技柔性线路板、台式和笔记本电脑等,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超百亿元。仅这两个项目,就改变了营口以前没有百亿元以上大项目的历史。 
  据介绍,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将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中的重化工产业。到2010年,产业基地4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将初步形成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轻型产业为主要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已展露出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和吸引大项目落户的良好发展态势,部分入区企业已经开始生产,形成以发展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兴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为重点的产业功能布局。 
  记者了解到,尽管营口重化工业近两年强劲崛起,但过去的传统优势产业轻纺工业依然迅猛发展。营口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等手段,激活了众多老企业。辽宁银珠化纺集团的"银珠"等一批响当当的轻工业自有品牌产品享誉国内,名牌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在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熊岳镇,一个小镇就聚集着4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以辽宁时代集团熊岳印染有限责任公司、营口金海港制衣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纺织、印染、服装产业区已经崛起在辽南大地。 
  舍与得的辨证:市港发展荣辱与共 
  “没有舍弃就永远没有得到”,对此,营口市体会尤深。历史上,营口依靠河港开辟了城市的百年基业,在建设沿海产业基地的今天,营口更是积极为港口服务,通过经济手段解决市、港发展界限的"瓶颈"问题,实现市、港的双赢。 
  据介绍,近几年,营口市在发展临港经济中支持港口做大做强,依靠港口的牵动来实现市港联动。作为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他们实施“以港兴市”的战略,把港口作为整个城市的最大资产来经营,积极吸引国外和信贷投资,集中资金进行成品油及液体化工码头、矿石专用码头、散粮码头等重点工程和疏港公路、疏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港口的集疏运能力,实现沿海与内陆经济的互动发展。 
  记者了解到,为支持营口港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十五”末期,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曾经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动迁,为港口腾出100万平方米作为仓储物流基地。港口与开发区联手出资8亿元,在临港和沿高速公路区域动迁400万平方米村屯建设物流基地。随着营口港南部围堰工程的顺利开工,营口港造陆工程全面启动,红海村又有大批居民惜别家园,为港口扩建工程让路。 
  因为有了眼前利益的舍弃,才推进了营口港“亿吨大港”的建设进程,才为营口经济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营口港务集团也投桃报李,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吸引来更多的货运资源,营口港吞吐量持续攀升。今年10月8日,港口实现吞吐量1亿吨,我国沿海第十个亿吨港口诞生。按照规划,未来3年中,营口港将向两亿吨吞吐能力迈进。 
  营口市在“舍”的同时,也收获了“得”。过去的小渔村鲅鱼圈已经成长为国家级开发区,门类齐全的轻重工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大了鲅鱼圈的经济规模,同时海港和地方的互动愈加明显。在通往港口的道路上,来自省内省外的大小运输车辆穿梭往来,鞍钢鲅鱼圈精品钢基地等项目垂青其绝佳的地缘优势,更是感染于火热港口营造的发展氛围,不断地在营口沿海落户生根。 
  闯与创的结合:科技创新壮大工业 
  在营口,流传着“一只小鸟引出一个发明”的企业创新佳话。辽宁环宇电缆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的销售地有大量的啄木鸟,经常把电缆当作树干来啄,造成通信中断或串音。环宇公司为此开发研制出防啄新产品,在普通的通信电缆外层增加防腐蚀的镀铬钢带和带气味的外护套,虽然成本增加了8%,但是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很快赢得了市场。企业也在创新思维中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东北地区通信电缆行业的领军企业。 
  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活动,是更多的“环宇”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法宝”。近几年来,营口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用科技创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们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仅使全市主导产业以及产品结构升级,更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去年5月,为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营口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意见》以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环境为中心,以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在投入、税收、金融等激励政策方面均在现有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 
  正是把创新当作生命线,营口市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据介绍,该市去年新建企业研发中心18个,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39个,重点技术创新项目58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6亿元。全市创省以上名牌产品33种,“银珠”牌锦纶66长丝、“诺的斯卡”牌钢琴荣获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千里明”系列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今年以来,营口市经委更加强化工业科技创新,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他们深入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精心组织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市经委组织申报的73个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有57个项目列入《2007年辽宁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比去年净增20项,项目达产后,可创产值69.5亿元,利税9.8亿元。 
  老与少的加盟:全民创新润物无声 
  也许是因为政府搭建的平台激起人们注重自主创新的意识,也许是这块土地本身就散发着创新的气息使然,如今,营口全民创新已经蔚然成风。 
  名为创新,西市区创新小学的确在事事上做到了创新。学校每个班级都成立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组,每个月定期举行“金点子”发布会,孩子们互相提出生活中的难题,一起想解决办法。通过交流、碰撞,一个个金点子无拘无束地从他们的头脑中流淌出来,每次学生都会触发科学的思维,并有所收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记者了解到,近几年,营口市借助社会力量为青少年提供创新的场所,命名东北钢琴(集团)公司、辽宁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为科普教育基地。各基地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经历了科普教育的洗礼,现在,市区所有小学全部开展发明创造活动,科学与智慧的鲜花遍地开放。 
  自主创新的理念润物无声,已经深入民心。现在,就连古稀老人也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的实践中来。去年年初,营口市举行“节约之星”评选和节约知识竞赛,吸引了众多搞革新创造的市民参加。 
  自主创新的清风也拂过千里沃野,传递着科学的芬芳。大石桥市的乡土发明家曹恩宏仅有初中文化,却一直钟情技术革新。他拥有12项专利,其中一项专利转让给天津自行车飞轮厂,不仅使厂家每个飞轮节约成本5角钱,还使自己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相当的回报。像曹恩宏这样热衷于专利开发的个人,仅仅在大石桥市就超过百余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