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第三条跑道飞行校将投入使用
2007-10-23 14: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的飞行校验,关系着第三条跑道能否在2008年如期投入使用等重大问题。作为中国民航唯一的一家飞行校验单位——民航飞行校验中心,承担了此项重要任务。此次飞行校验项目之多,责任之重,时间之紧,前所未有。这一切,对飞行校验人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9月25日8时26分和9时26分,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3架飞机分别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条跑道上两次同时起飞冲向蓝天,之后平稳降落,标志着首都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试飞成功。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实施三跑道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飞行校验是其投产运行之前重要的一环。首都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导航设备的飞行校验任务包括01号和19号精密仪表着陆系统,一套VOR全向信标台,两套为仪表着陆系统配套的坡度灯,一套自动化飞行程序和两套VHF甚高频通讯系统。其中一套仪表着陆系统为Ⅲ类盲降,是保障第三跑道投产之后特别是北京奥运会期间飞机全天候飞行、着陆的重要设备,不仅可以为恶劣气候条件下飞机着陆提供有力的助航保障,还可为今后提高航班正点率打牢基础。
周密部署精心准备
自9月初接到《关于第三条跑道及相关设备飞行校验计划申请》以来,民航飞行校验中心的领导十分重视,立刻召开会议,对这次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指定专人负责。在安全生产十分繁忙的情况下,调整其它地区的校验飞行计划,专门安排具备地面差分站定位的机载9803校验设备的B-3583号校验飞机执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飞行校验任务。为保证飞行安全和按时完成校验任务,民航校验中心还史无前例地同时派出两套飞行机组执行这一任务。由机长唐建忠,副驾驶张勇,校验员葛茂、许军、冀鹏组成第一套机组;由刘玉明机长、彭泉机长,副驾驶肖志勇,校验员朱清义、李刚组成第二套机组。按照计划,飞行校验从9月18日开始,到9月25日结束。时间紧,任务重,给执行任务的机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动力——如期完成任务将又能给民航事业添上一笔鲜艳的色彩。以往的飞行校验任务一般都需要1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我们怎样才能在7天之内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接受任务后,每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一切事情皆成于行动,只有全力以赴地去做,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结果。9月初,民航校验中心主管领导专门走访了华北空管局领导,对第三条跑道的飞行校验工作进行了先期沟通。9月14日,民航校验中心副主任魏刚带领包括飞行、校验、运行等各方面人员参加了在华北空管局召开的新跑道飞行校验协调会,与华北空管局空管建设指挥部、华北空管局管制部门、通信导航设备保障部门等对飞行校验细节进行了技术探讨。会后,根据华北空管局拟定的《校验飞行具体时间表》,中心各部门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工作部署。
起早贪黑有条不紊
一场不算惊心动魄但足以让所有人记住的战役就此拉响了。
9月17日上午,民航飞行校验中心接到空管建设指挥部通知,因新跑道周边临时搭建的高压电线及高压电线杆无法按时拆除,新跑道校验飞行计划推迟两天至9月20日开始实施。
时间更紧了,任务更重了。大家心里都绷着一根弦儿。从9月20日开始,每天深夜3时,天色还是漆黑一团时,校飞机组就已经开始出发了。考虑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繁忙状况,校验飞行安排了每天两个场次。即凌晨5时开始到9时结束,13时30分开始到17时30分结束。
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确保飞行安全,持续稳定地进行飞行校验工作,机组成员恪守飞行规定,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休息。大家笑着说:“我们的口号是,安全第一,制度为根,身体为本”。
然而飞行校验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主要反映在入口高度超标,经反复调试,仍旧不能达到标准。针对负责地面导航设备调试的意大利工程师所提出的质疑,9月22日,B-3583号校验飞机机组对北京18L/ILS进行了对比校验飞行,检查结果证明校验设备没有任何问题。根据校验结果,地面导航设备调试人员及设备生产方的工程师,对地面设备及天线又进行了调整。
在9月24日凌晨的飞行校验中,终于传出了好消息,新跑道01号设备调试有了结果,校飞数据在好转。校验飞行是一种低空飞行,在飞行过程中,飞机经常会由于气流的原因而产生振动。下午的飞行就更是如此,由于气流的不稳定,甚至会产生强烈振动,也就是机组成员们经常提到的“仿佛骑在马背上”。没有多次校验机上工作经历的人,几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可是飞行校验人从没有抱怨和牢骚,因为他们自豪!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构筑着航空安全的一道防线!
在按原定计划进行完两场次的校验飞行后,空管建设指挥部提出了再加飞一场次的要求。严格遵守每套机组日飞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两个场次的规定,中心领导果断决定,立即安排第二套机组执行第三场校验飞行任务。
全力以赴圆满交卷
第二套机组从9月24日20时开始执行任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校验工作一丝不苟地进行着。23时40分,校验员葛茂兴奋地从飞机座椅上蹦了起来,挥臂大喊着,“成功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01号Ⅲ类ILS设备飞行校验任务终于完成了,校验数据全部符合要求。应华北空管局建设指挥部要求,为了尽量完成19号ILS设备飞行校验任务,第二套机组在不违反飞行时间规定的情况下,克服夜航飞行安全压力大的困难,在飞机着陆补充燃油后,又再次起飞,直到25日凌晨5时才结束飞行。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夜间连续飞行校验两场的艰辛与压力不亲自体验是很难想像的。相比一般的夜航,校验飞行的安全余度降到了最小。此时的机场,万籁俱寂,只有机坪上的照明灯与天空中闪烁的几颗星星遥相呼应。机长刘玉明说,“为了确保飞行安全,配合指挥部工作,我和副驾驶肖志勇一面互相传递着鼓励的微笑,一面在心里告诉自己务必保持清醒的作业状态,飞机着陆了,大家才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民航界有这样一个比喻,飞行是树干,机务是树根。为确保B-3583号校验飞机顺利完成此次飞行校验任务,中心派出两名机械师,也就是被机组成员称为“铁人”的曲道武和黄晓楠两名同志。两人在连续几天的工作中,每天都是深夜3时前起床,夜间做完航后检查才回到住地。24日这天,两名机械师更是从头天一直干到了第二天凌晨5时,近26个小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样连续繁忙的飞行作业中,飞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没有发生一点故障,没有因为飞机自身的问题对工作有一丝的延误。
从9月24日深夜3时开始,到9月25日凌晨5时,民航飞行校验中心B-3583号校验飞机两套机组、双机长飞行,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实施了共4个场次、连续24小时的校验飞行。如此密集的飞行作业,如此紧张的组织安排,在飞行校验中心均为首次。
9月25日,大家开心地看着第三条跑道如期投入试飞。首都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项目是所有人用汗水铸起来的,它的背后是无数人的智慧和辛劳。
9月28日,19号ILS设备飞行校验圆满完成。至此,首都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及相关设备的飞行校验工作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