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供应链的构建
2007-10-27 23: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摘要: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对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社会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绿色供应链体系包括绿色战略、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的选用、绿色物流、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等基本内容,而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必须从构建企业内部绿色供应链体系、加强外部供应链的绿色管理、强化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加强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着手。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绿色供应链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绿色供应链的缘起及其战略意义
“供应链”一词源于英文“SupplyChain”。一般的,供应链是指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具体来讲,供应链就是把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分销直到最终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计划、控制、协调等一系列经营活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和它的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
但是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的制造、运输、使用过程都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既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又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将绿色制造的理念引入到供应链的构建、实施过程中,绿色供应链就应运而生了。
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绿色供应链体系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制造业的具体体现;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是解决我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实施绿色供应链体系将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有助于增强企业实力,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绿色供应链体系倡导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提倡绿色消费。
二、绿色供应链体系的基本内容
1、绿色战略
绿色供应链体系并不是单个企业的绿色化运营,主要的是要达到整个供应链的大系统、全过程绿色化运营。因此,要有效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必须确定绿色发展战略,并在企业内部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
2.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包括采购、制造、物流与使用过程,充分考虑产品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优化有关设计因素,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使得产品的制造、物流、消费过程中实现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高的环境友善性。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要从根本上防止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而不是等产品产生了不良的环境后果再采取亡羊补牢的防治措施。
3、绿色材料的选用
绿色材料是指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并在产品的制造、加工、使用乃至报废后回收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能耗少、资源耗用率低、可反复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的材料。绿色材料的主要概念包括材料本身的先进性、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材料使用的合理性等。
4、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过程对环境负面影响的评价。评价指标如下: ①运输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能耗、有害气体的排放等。②保管过程中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③搬运过程中是否有噪音等方面的污染。
5、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就是要根据生产制造系统的实际,尽量规划和采用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对环境污染小的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绿色制造应达到的标准包括生产环境和产品使用中不应存在安全隐患,不对操作者和产品使用者造成健康威胁,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最终废弃物易于处理等。
6、绿色包装
消费者购买产品后, 其包装一般来说是没有使用价值的, 如果任意丢弃,既对环境产生污染, 又浪费包装材料。绿色包装主要是实施绿色包装设计、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包装材料、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和循环使用等。
7、绿色营销
对产品的营销过程实施绿色管理,要求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研制、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过程中都以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为指导,使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相一致。
8、绿色回收
绿色回收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若不回收处理,将造成资源浪费并导致环境污染。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案。各种方案的处理成本和回收价值各不不相同。
三、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的基本途径
1、构建企业内部绿色供应链体系
通过学习培训,强化、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环境意识,把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当中。
企业内部供应链绿色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对产品的设计过程、生产过程和营销过程等环节。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 绿色供应链体系的构建也是多种多样。企业在规划、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时, 应该针对企业自身的状况,从企业实际和承载能力出发,科学规划,周密设计,重组跨越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2、加强外部供应链的绿色管理
不管是供应链中前向的供应商还是后向的分销商,都是主导企业的战略伙伴,但这一关系不应仅仅理解为一种信息和利益共享的关系。一个理想的绿色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不仅应该保证本企业符合环境法规要求,而且应该具备从源头减少、防止环境污染的意识。企业实施外部供应链的绿色管理,就是将环境问题引入到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当中。如今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估与选择的重要性,这将直接影响绿色供应链体系的构建。
3、强化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绿色消费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绿色消费可以从消费终端减少消费行为对环境的破坏,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另一方面,绿色消费还可以通过健康、无污染的消费行为和过程来改善人们的消费质量、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在提倡绿色消费过程中转变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4、加强制度建设
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环境保护, 既向各企业决策者宣传绿色经营观念,又向广大消费者宣传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针对不同对象, 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出台科学规范的标准,做到有规可循,制定、实施可操作性强的管理、监控、处罚法律法规体系,使绿色供应链的构建及其持续发展拥有强大的程序保证和制度支持。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能民,孙林岩,汪应洛等著.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9-92.
[2]马士华,林勇著.供应链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02-106.
[3](美)蒙克萨等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6-163.
[4]王国文,赵海然编著.供应链管理:核心与基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56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