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内河资讯

武汉能否“以游养渡”?

2007-10-30 14:0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现在,武汉夜游长江的3条豪华船的入口都在粤汉码头。粤汉码头为何起名粤汉?老汉口人会告诉你,“粤”代表广州、“汉”代表武汉,没有长江大桥前,我国重要铁路干线京广线的武汉段都在这个码头中转。 
        那时,贯穿南北的每一列火车开到粤汉码头,都被分拆成车箱推上轮渡。当一节节车箱被渡过长江重新接起时,这南来北往的火车才能继续前行。久而久之,粤汉码头旁就衍生出了车站路、老汉口火车站、武汉关和武汉特有的码头文化。
        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粤汉码头卸下了承运火车的包袱,但依旧日复一日迎送过江的武汉人。
        据武汉轮渡公司党委工作部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俞善明回忆,即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武汉轮渡公司还有40多条船,每天接送40多万武汉人往返。仅粤汉码头每天早班时间就需要8条船。
        想起当初的繁忙,俞善明长叹一口气:如今,武汉轮渡仅剩不足10条船。
        据了解,作为我市公共交通事业的一部分,我市轮渡公司每年从市公交集团领取补贴费1300万,加上轮渡运输每年票房收入七八百万,武汉轮渡运输还“抹”不平。发展武汉轮渡旅游公司,正是想从旅游项目营收中获取一些补贴轮渡运输的费用。
        可这些年,轮渡旅游业发展缓慢,自身难保。为降低轮渡航运成本,我市曾经想到过减班、减员、减少载客量等各种方法,相应之下,轮渡发展的路子越走越难。
        “上海一家游船公司每年收入5000多万,狭窄的江面承载四五十条游船,每晚乘船赏夜景的游客直往船上涌。相比之下,我们武汉轮渡人找生活都蛮难。”俞善明说,武汉的“以游养渡”如果发展好了,不仅可以解决现在轮渡公司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还能贴补我市轮渡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水上经济盘活了,我们武汉人也能看到游船排队巡江的别样景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