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覆盖面广、先进适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取得重要进展,在线公共服务水平取得新突破,信息化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省份水平。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信息终端普及率大幅提高。建成和完善多种传输方式相结合、覆盖全省城乡的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35%以上,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2%以上,宽带互联网用户数超过430万,有线电视用户普及率达到35%以上,数字电视用户超过400万户。
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明显效果。骨干企业普遍推行以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重点产业基地、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5以上。
政务信息公开和网络化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体系,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门户网站成为政务信息公开和对社会公众服务的重要渠道,县以上国家机关基本实现办公网络化,60%以上公共服务业务在网上进行,基本形成满足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要求的全省电子政务体系。
服务业信息化取得新突破。电子商务的信用、支付、认证、物流等配套体系基本完善,重点企业网上交易率达到80%以上。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电子金融、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旅游、交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互联网入校、远程教育覆盖全省城乡,信息化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文化资源数字化和共享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的覆盖面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为了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河北将加快
石家庄、
唐山、
廊坊、
邯郸、
张家口等五大物流枢纽城市、十大
物流园区和三十大专业物流(配送)项目的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涵盖全省的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大型
物流企业的优势和作用,逐步形成覆盖全省、融合京津、连接国际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引导物流企业加强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的金融、税务、商检、海关等单位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