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北京临空经济发展迈新步
2007-11-12 11:3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燕京啤酒是顺义现代化饮料产品制造业中的著名品牌,产销量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借助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顺义的绿色农业、饮料制造业等传统经济产业与临空经济一起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顺义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城乡收入稳步增长。
华辉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员工王立杰正在核准货物。该公司是一家坐落在顺义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的大型国际运输企业,随着顺义临空经济的发展,当地的物流仓储初具规模,形成产业的群聚效应,公司的业务量也因此骤增。
北京顺义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为客户办理业务。该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快运网络”。突出的交通优势及发达的空港物流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顺义。
北京顺义西单商场,商品琳琅满目,设施先进。顺义新城是北京重点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是首都东北郊的商业中心。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为顺义带来更多的商业人气。
港馨家园小区,百井珍(左)、吴继光(右)夫妇喜迁新居。由于首都国际机场扩建,顺义区18个村庄的万余名农民像他们一样,告别村舍,搬进了由政府统一规划的小区,住上了崭新的居民楼。
首都国际机场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2006年航班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3766万架次和4865万人次,其所带动的顺义临空经济区已具雏形。目前,以机场为核心的空港区和紧邻空港区两个圈层组成的临空经济核心区,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北京临空经济区是北京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也是首都机场的所在地。目前,北京临空经济区发展迅速,正成为首都东部发展带最具经济活力的新增长极。
北京临空经济区区域范围在95平方公里左右,其中首都机场27平方公里,机场辐射区域约68平方公里。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顺义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初步形成了以机场为核心,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经济开发区和空港物流基地等六大功能组团为依托,航空物流和旅客服务业、临空指向生产性服务业和临空指向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聚明显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临空产业发展的重点聚集地。首都机场已成为横跨机场管理、机场建设、机场服务保障、酒店餐饮、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临空经济区入驻了国航货运、中航油、中航材和国航、德国汉莎等一大批国内外航空公司。航空及相关企业已达到158家。2006年,56家重点航空企业上缴税收239亿元,增长47%。今年上半年,又入驻航空服务、物流企业15家,引进投资额14亿元;64家重点航空企业上缴税收23.6亿元,增长54%。
————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6年,临空经济区实现增加值253.3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市经济总量3.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124亿元,占总量的48.8%;工业实现增加值92亿元,占总量的36.3%;批发零售实现增加值9.4亿元,占总量的3.7%;住宿餐饮实现增加值8亿元,占总量的3.2%。近5年来,临空经济区增加值年均增长35%左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税收年均增长在50%左右,也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以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总产值5年实现翻两番,2006年达到870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1%。
————最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区域。临空经济区航空运输、物流、商务服务、会展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2006年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增长26%,高出全市服务业增速14个百分点。空港物流基地已入驻企业180多家,2006年上缴税收11.1亿元,增长71.3%;今年1—7月份上缴税收11.7亿元,增长56%;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封关运营,锦海捷亚、嘉里大通、东方嘉盛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准备入驻开展业务,空港物流基地已成为北京市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物流基地,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物流配送中心。
————与首都新城建设互动发展的重要区域。顺义新城是首都重点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临空经济区引进项目149个,协议引进资金400亿元。截至2006年底,从业人员13万人。2007年上半年,又有83个项目进驻临空经济区,协议引进资金86亿元。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顺义重点新城建设,呈现出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快速推进的良好势头。
采访感言
切合实际的发展之路
再访北京临空经济区,既熟悉,又惊喜。
那还是4年前的一天,接到北京市顺义区一位领导同志的电话,他说,顺义区这些年依托首都机场,发展和航空有关的产业,情况不错,区里想通过宣传,研究一下这种经济现象。我让同事找有关临空经济的材料,东西不多,只查到一篇临空经济的论文。通过天津“114”,查出中国民航学院院报电话,通过院报,联系到了作者,该院的一位青年教师。我们专程去天津见他,这位老师很激动:“论文发表很长时间了,没想到引起注意的是你们。”
对顺义临空经济的研究由此正式启动。之后,就有了“北京顺义·2004临空经济发展论坛”、“北京顺义·2006临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的举办,还出版了《临空经济理论与实践》一书,众多媒体对顺义区临空经济进行了广泛报道……所以说对北京临空经济区,我熟悉。
没想到临空经济区发展如此迅速。现在,临空经济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起,被列为北京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顺义区从发展临空经济到全面建设临空经济区,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之路……正在扎实发展的北京临空经济区取得的成就,让我惊喜!
资料链接
围绕首都国际机场发展临空经济,是拉动首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2006年,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规划方案中明确提出,在未来5年中,顺义区将围绕扩建中的首都机场,着力打造临空经济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确立围绕机场“做强东西、拓展南北,打造临空经济圈”的发展目标。今后一个时期,临空经济区将重点发展航空服务、物流、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积极引进国际航空公司地区总部以及航空维修、航空培训等相关配套产业,突出抓好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入驻企业的服务工作,促进航空服务业集聚发展。积极推进国门商务区基础设施和新国际展览中心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吸引航空服务、会展策划、商务办公、酒店餐饮等配套企业入驻,促进会展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吸引知名物流企业总部加快聚集,提升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按照国际标准,提供高水平的教育医疗、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提升功能区综合服务国际化水平。
预计到2010年,临空经济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1600亿元,成为推动首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连接国际国内的枢纽空港,服务东北亚、面向世界的“自由贸易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