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发展与政策论文

流通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研究

2007-11-15 13:4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流通现代化的问题,并阐述了流通现代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发展流通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关键词:流通现代化 物流 社会主义新农村 问题 
中图分类号:F525    文献识别码:A                     
  一、农村流通现代化的问题
  中国商品流通的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也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状况已取得的明显的成绩,商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国家通过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和增强了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运输的能力。特别是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DSS(商贸企业决策支持系统)、POS(商用销售管理系统)及Internet(国际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使流通管理、物流、商流、信息流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商品信息网络系统初具规模,商品市场监控预测系统初步建立,引导生产、引导消费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随着流通系统的两个根本转变,流通的成本有所下降,流通的速度有所加快,流通的效率正在稳步提高。
但我国商品流通现代化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仓储设施普遍陈旧,国家对商品流通产业基建和技改投资不足,严重制约着商品流通的发展;仓储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布局不尽合理,人员素质低,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整体水平比较低,商贸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尽管商品流通领域已实行计算机操作,局部网络数万个,但领导层的现代信息意识比较弱,计算机人员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能力有待提高,尤其对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的支撑条件和建立技巧掌握者不多;行业信息网络的覆盖率低,利用率更低;连锁经营虽然在我国发展较快,成绩不小,但规范化程度低、素质不齐,管理模式落后;规范化与质量保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亟待加强;由于体制的原因,还没有完全按照物流客观存在的系统性和相关性去建立商品流通的技术标准。目前,依旧是各部门从各自需要出发制定流通技术标准,给信息流通带来障碍,影响了信息化的进程。在商品再加工分割与小包装等方面的标准化技术也很薄弱。生产资料营销产品质量保证技术的研究和专职检测机构的健全工作明显落后,与保证商品质量的要求相差甚远。运输能力弱、设备超负荷运转,技术装备落后,吞吐能力不足。农村流通体系存在不少问题,制约农村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
  1.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流通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地区封锁、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改变,市场管理政出多门的状况还比较严重,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尚未形成, 企业在跨地区发展中面临着税收、工商登记、重复检查等多方面问题,跨区域发展成本高、不公平竞争依然存在。
  2.法律体系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国内流通领域只有一部法律和少数几个条例,即《拍卖法》、《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市场发展所需要的其它一些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一些空白,流通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流通领域方面许多工作存在无法可依的局面。
  3.市场主体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在中部农村的流通主体中大部分为单体经营的个体商户,销售额较小。目前,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资产、销售、利润水平均不到国外零售巨头平均水平的 3%。许多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重速度、轻效益,重扩张、轻管理的现象,特别是由于人才缺乏,使扩张速度超出自身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 信息技术应用整体水平比较低
  商贸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尽管商品流通领域已实行计算机操作,局部网络数万个,但计算机人员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能力有待提高,尤其对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的支撑条件和建立技巧掌握者不多;行业信息网络的覆盖率低,利用率更低。目前,依旧是各部门从各自需要出发制定流通技术标准,给信息流通带来障碍,影响了信息化的进程。在商品再加工分割与小包装等方面的标准化技术也很薄弱。
  5. 对流通业重要性认识不足
   流通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由于长期以来受前苏联“无流通论”的影响,再加上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短缺,使生产在经济循环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流通业一直处于从属于生产的末端产业,人们对现代流通的重要地位、作用及发展的紧迫性认识不足, 流通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例如, 国家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 债转股、政策性破产等, 但是这些政策只用于工业企业,国有流通企业不能享受。此外,在用水、用电和用地等方面,流通企业也无法享受与工业企业相同的待遇。政策的缺失,使流通企业改革成本较高,退出机制难以建立,成为制约流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二、流通现代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包括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领域,还应该包括流通领域的建设。我们在研究欧美的流通体系后发现,我们国家在流通领域里的建设是比较滞后的,农民在流通领域损失掉相当大的利益。如果我们能够在仓储运输上减少损耗哪怕几个百分点,就能让农民受益这几个百分点,那么农民的生活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1.发展流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流通成本很高,由于农村购买力低下,消费分散,农村商业主体规模较小,却又必须能够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全部需要,农村个体商户采购商品时,采购品种很多,但每种商品采购量又相当少,缺乏谈判能力,交易次数、交易费用和采购价格都很高,而远距离采购和落后的物流又使得商户的运输成本提高,农民在有限的收入下购买同一件商品要比城市居民支付更高的价格。另外,农民购物的写照是“家用电器跑县里,柴米油盐赶市集,日用百货找个体”,又增加农民购买的总成本,严重降低农民的生活水平。
  2.发展流通现代化,增加农民增收
  发展流通现代化,可以减少交易的不平等性造成农民在交易过程中净福利损失。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中间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农民作为生产者获利少。农产品价值链中间环节低下的效率将会影响价值链的上下游,使其得不到健康发展。农民获利少,增加农民增收的难度。
  3.发展流通现代化,减少城乡矛盾,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赚钱不等于农民赚钱”。其根本原因在于在中国的长期二元结构社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农产品流通体系产生了利益的变异和错位,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流转通畅与农民的利益所得没有正相关联系,可能还会转向负相关。发展流通现代化,减少城乡差距,使农民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减少了城乡矛盾。
  4.发展流通现代化,加快农村内需拉动
  消费是拉动内需增长的一大要素,中国农村人口占70%比例,应该是拉动内需的强大力量。发展流通现代化,一是让农民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二是买到符合农民质量要求的东西。
  三、发展流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1.以信息化推动物流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要加快信息化进程,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到物流和商流的各个环节中去,给生产和流通企业以有力的支持。以信息化带动流通现代化发展以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和服务方式,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提高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鼓励生产资料分销企业完善服务功能,整合物流资源,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鼓励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2.加快建立商业信用体系,开展商业诚信服务
  衡量流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企业要有很高的商业信用,要遵守职业道德。推进流通现代化需要建立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的提高也会促进流通的现代化。要大力推行“黑名单”和“黄牌警告”制度,将那些不讲商业信用的劣迹斑斑的企业记录在案,公开曝光,使他们无处藏身。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在杜绝假货进入市场的同时,要下功夫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商业零售业的服务水平,经营的商品品种和价格要立足于满足大多数老百姓的消费需求,让老百姓在热情服务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3.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流通技术水平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应对农产品流通中心合理布局,加大对农产品流通设施的投入,指导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现代流通业态的对接,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现代化水平,同时应抓紧配套工程、公路网络化、城市快速路网、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仓储配送设施,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产品流通技术水平。
  4.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
  农产品流通加工可以减少农产品损失,延长保存期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丰富人民生活,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因此,应加大力度,把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作为中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农产品流通中心的流通加工功能,积极引导流通中心根据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特点,积极开拓,不断进行技术、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原料采购、运输、销售活动的创新,逐步实现加工规模化、技术设备现代化、资源利用综合化,努力开发新产品、系列优质名牌产品。
  5.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 提高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国有大型流通企业改革步伐,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切实措施, 力争在 5 年~8 年的时间内, 培育出 15 家~20 家拥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在培育、扶持、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零售企业的同时,要通过发展特许经营、自愿连锁等形式, 提高中小零售企业的组织化程度, 发展一批具有区域优势、以本土化经营为特色的企业组织。促进国内流通企业与跨国商业企业的合资合作, 扩大引进先进技术并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 在竞争中提高国内流通企业的竞争力。鼓励流通企业开展员工培训, 通过各种方式, 提高流通企业从业人员素质。
  打造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拓宽服务领域, 提升服务功能。最近,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解决“三农”问题,整合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全心全意服务好农民群众。解决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确保农业生产健康、快速发展,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的经济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梁伟.加快实现首都流通现代化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6:4-7.
[2]张岩.对我国流通现代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商业研究,2005,14:211-213.
[3]秦群立,张进才.推进河南省流通现代化建设之我见[J].改革与理论,2003,3:25-28.
[4]万典武.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商品流通体系现代化[J].商业时代,2006.14:93.
[5]林素娟.构建双向流通低成本的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商业研究,2006,24:142-146.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