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政府须针对香港港口竞争力及邻近港口货运力的发展作出评估 【大公报讯】政府日前公布“十一五与香港发展”行动纲领,就香港航运、物流及基础建设提出多项策略建议,香港货柜码头商会对此表示欢迎,认为当中有关跨界货运策略的建议,有利本地物流业发展,但政府应该加快推行措施,以保持香港港口竞争力。在十号货柜码头的问题上,该会同意政府对华南地区的货量作积极评估,并应慎重考虑,以避免资源重迭。 该会表示,行动纲领中对加强香港物流业竞争力的措施具前瞻性,为香港航运及物流业的发展勾划出未来蓝图。从宏观角度而言,该会同意政府须针对香港港口竞争力及邻近港口货运力的发展,尽早就香港及华南主要出口港的货量预测增幅重新评估。 50%以上为中转货 不过,主席李耀光指出,据业界和政府数据,香港货柜码头设施的现有处理能力,足以应付现时的货量及可见的增长,他补充:“现时香港葵青货柜码头所处理的货物,有50%以上为中转货物,货量和货源均不稳定。政府在规划港口设施时,应考虑华南地区整体货量增幅,并配合国家『十一五』规划,以免建设过剩的港口及相关设施,浪费资源。” 他认为,随著香港港口现有码头设施不断改良,加上政府若推出后勤用地,码头的处理能力将会进一步扩充。因此,商会认为政府在规划任何大型基建如十号货柜码头时,应作出慎重考虑,避免资源重迭。 另外,对于行动纲领提出的一系列跨界货运策略建议,该会认为均有助降低货运成本及提高物流效益,其中包括研究绿色通道的应用及引入内地货车司机。商会亦支持政府与广东省当局商讨降低跨界货运车辆牌照费。 在加强发展内河运输网络方面,李耀光预期建议能够提高香港港口处理内河货运的效率,对减低运作成本有重大裨益。不过,他同时强调:“政府能尽快落实推行各项建议,实施各有关措施,以助保持香港港口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