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快递资讯

散小弱差:民营与国际快递的四大差距

2007-12-17 12:4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联邦快递、TNT、UPS、DHL四大国际快递巨头纷纷抢滩国内快递业务,与其国际业务将近垄断市场的局面相比,面对国内民营快递公司在国内快递业务的强劲竞争力,国际巨头在布局国内快递业务上不惜重金投入。    比如联邦快递在成功收购其原在中国的合资伙伴大田快递后,在中国的国内网络沿用其始创的转运中心及航线系统运输模式,启用奥凯航空三架波音737货机为其国内航空货运网络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联邦力推其“限时服务”概念,瞄准对时效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客户群体,服务覆盖国内近200多座城市。对于“次早达”和“次日达”服务,如果不能按时送达,联邦快递将退还全部运费。 
  目前,有三方势力在争夺中国快递市场——国际快递巨头、中国邮政和民营快递公司。中国邮政主要以异地快递为主,外资快递主要经营国际快递,而民营快递主要是同城业务,但是这一泾渭分明的领域划分今后将越来越不明显。快递巨头暗自向国内快递领域渗透,这意味着邮政和民营快递的领地正面临新的入侵者。 
  面对国际巨头咄咄逼人的攻势,民营快递公司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但是,在目前邮政法限制,邮政快递专营等市场环境下,民营快递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民营快递公司的前景究竟去向何方? 
  邮政法成民营快递掣肘 
  近几年,《邮政法》一直在进行修改,却一直没有通过,主要的矛盾点在邮政信函专营的重量范围和从事快递业务行政许可的资质标准。民营快递公司从2003年第一次团结起来争论《邮政法》第五稿规定的500克以下的文件不许非邮政企业经营,到第七稿的350克以下,到第八稿件的150克以下,再到第九稿对民营快递组织设立准入和准退制度,并对快递业务进行进一步划分和界定。虽在不断地改进,但这中间的每一步都让快递业的老总们感到热血沸腾后的步履维艰,和依然带来的生存挑战。 
  目前实施的《邮政法》,还是1986年的版本,当中规定了“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目前对于法律规定的非邮政企业不能经营的快递业务,一般是由企业向顾客收取快件后通过EMS的渠道完成配送。“通常与EMS有协议,类似于成为他们的代理商。”某不愿具名的民营快递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国际快递业务由于自身规模的原因,通常还是借用巨头的渠道,同时,超出法律规定经营范围的快件也借助其渠道完成配送。“有点像交买路费。” 
  然而,广东省邮政管理局罗建青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邮政法对“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界定不清,同时快递与物流也无明确界限,很多民营快递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不明确,部分业务与邮政法产生冲突,存在不少违规现象。 
  民营企业的弱势不仅仅在邮政法的限制这一方面,“航空配载上,实行邮政包裹确保和优先,而我们民营快递的包裹不能得以保证,这就让我们的竞争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业内人士表示,同样经营快递业务,邮政快递文件包裹都可以经营,而且还享受国家给予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的各种优惠政策,例如减免税收、免费通行、免费使用国家投资的邮政公共设施、优先通行和在城市内可以随时停车等。 
  快递咨询网的首席顾问徐勇认为,民营快递面临的是经营国际快件合法,国内快件不合法,目前国际巨头已在我国实施国内快递服务,这让民营快递又多了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此外,银行融资很难、快递保险难、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也一直困扰民营快递公司。 
  “EMS最近在广州市同城快递将会6块钱一份。” EMS新近推出的同城快递业务,不仅递送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将揽收渠道扩展至邮局寄递和上门收件以外的专用邮筒,使得用户寄送同城快件不再受上班时间的限制。邮政此举引起了市内各民营快递企业的高度关注。虽然业内人士指出此举会对民营公司业务造成冲击,但EMS的提前布局也给了陈立判断,离经营限制的修改不远了。“今年年头快递行业协会管理条例,一部分已经有了暗示。到时候巨头和民营都可以进来了。顺丰快递民营第一现在的动作也相当大,大家都在备战市场。” 
  并购浪潮或将上演 
  根据WTO对中国物流开放的要求,2006年底开始,外资企业可以独资在中国市场进行经营。经过五年的合资且占比不能超过50%的蛰伏阶段之后,国际快递巨头掀起一波收购“独立”的浪潮。UPS以1亿美元收购中外运位于国内20多个城市的快递独营资格,Fedex以4亿美元收购大田快递国际国内的全部资源,TNT收购了中国最大的公路企业华宇集团。 
  除了保持经营控制权力之外,民营快递公司的渠道自然是进军国内快递业务的国际巨头所觊觎已久的。业内人士分析说,在广州市,四大巨头加EMS占快递市场份额的30%,还有30%是顺丰快递的,剩下的份额则是由十多家小的企业瓜分。如果对于下40%份额进行整合收编,无疑是可观的一笔交易。 
  “巨头做大做强主要还是收购和兼并。”陈立说,对于渠道来说,“自己铺设的话很难铺,因为他们还不是很了解国内市场。”“收购兼并的浪潮不能避免的。像我们这种小企业,对于吞并浪潮能不能顶得住谁也说不准。”新比天对于未来的发展计划,是从40%里面去抢占市场,甚至是以广州市为主的深度服务。 
  据行业内预测,快递业的年增长速度已经连续20多年保持20%的水平,这个速度超过了我国同期GDP平均每年8%的两倍。2006年我国快递市场实际规模达到450亿左右。在未来经济发展预期良好的前提下,物流快递行业的市场蛋糕为众多企业垂涎。 
  有关专家指出,集中度逐步提高的趋势在国际巨头间已表现十分明显,它们在中国的业务通过并购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也在扩大。国内的国营快递企业通过重组也在扩大实力,如中国邮政速递与中邮物流的重组等等。民营快递号称有5万家,上百万人,年营业额超100亿元,“散、小、弱、差”比较明显,今后分化与重组在所难免,优胜劣汰是客观规律。由于在资金、软硬件设施、管理及服务等方面,国内民营快递从长远上来说均无明显优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是民营快递面临的严峻问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