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桥头堡”名至实归
2007-12-6 15:4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12月1日上午,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在位于连云港港口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零公里起点处,龙门吊将今年来第5万个国际过境集装箱吊到连云港至俄罗斯的“五定”班列上,同时也把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15周年的庆典活动推向了高潮。
“15年前,‘东方1080’专列拉开了新亚欧大陆桥运营的序幕。连云港港因为处于中国大陆连接南北、沟通东西乃至沟通太平洋沿岸地区与中亚、欧洲的重要战略节点上,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确定了连云港港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地位。新亚欧大陆桥运营15年的发展表明,连云港港不仅是区位上的东桥头堡,更是实际运作的东桥头堡。”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俞向阳对记者介绍说。
多年来,新亚欧大陆桥运输业在竞争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经历了由数量到质量的飞跃,经连云港上岸下水的过境国际集装箱已累计超过22万TEU,比重占整个陆桥运输的90%以上,已经成为国际运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今年10月9日,连云港至莫斯科国际班列正式开通,新亚欧大陆桥过境集装箱直达运输首次由中亚延伸到欧洲,标志着新亚欧大陆桥自1992年开通以来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贯通运营。与此同时,连云港港生产发展势头迅猛,吞吐量、集装箱分别从1992年的1358万吨和1.5万TEU,增加到今年的8500万吨、200万TEU。
为更好地服务新亚欧大陆桥的运营,连云港港在优化服务功能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航道等级日益深水化。15万吨级航道明年初竣工后,第六代集装箱船和20万吨级矿石船可正常进港。目前,又启动建设3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前期工作;码头泊位日益大型化。现拥有大中小配套的生产性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在建的泊位达到16个。集装箱班轮辟有包括美西、欧洲等远洋干线在内的30多条航线,月航班超过220个。已逐渐形成近远洋并举、内外贸互补的国际航运网络。连云港港是中国十大外贸港、集装箱港和世界百强集装箱港,65%左右的外贸比重居全国前列。散杂货运输特色明显,是中国进口氧化铝和出口铝锭、胶合板第一港,出口焦炭第二港,三大活牲畜进口港、五大进出口粮食港和出口机械设备的重要口岸之一。
如今的东桥头堡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为发挥新大陆桥双向辐射作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服务江苏推进“两个率先”,都需要连云港港的崛起。当前,省委、省政府把连云港定位为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龙头”,举全省之力共建、共用连云港港;连云港市委、市政府也把港口带动战略作为全市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动员全市上下共同推动港口新一轮的建设与发展。
如何抢抓机遇,擦亮桥头堡金字招牌?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俞向阳强调说,当前,连云港港正按照国家赋予的战略地位,着眼于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设集装箱优先发展的亿吨大港、连接渤海湾与长三角两大港口群的干线大港、带动陆桥沿线地区发展的组合大港,力争早日建成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具体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十一五”期间,将投入200多亿元,加快浚深15万吨级航道,建设庙三突堤集装箱码头、25万吨级矿石码头等一批大型泊位,形成1亿吨和300万TEU吞吐能力。二是培育现代物流。以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为切入点,依托业已形成的物流品牌以及物流园区、陆桥保税库等硬件功能,整合物流资源优势,提升物流运作水平,延伸港口服务功能等,加快推进区域性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三是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与铁路、公路、口岸、海运各运输企业单位协作,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着力打造连云港“环境优、效率高、质量好”的服务品牌,形成一条具有陆桥特色的品牌走廊和绿色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