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船乐挂方便旗
目前的世界海运大国,其所属公司的多数船舶不挂本国船旗,而大部分挂巴拿马、利比里亚等国的方便旗,主要是这些国家注册费用非常便宜。
统计显示,世界各国挂方便旗船的比重占到总量的64%,其中最高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瑞士均超过90%。在前10位的海运强国或地区中,除中国外,挂方便旗船的比重都超过了50%。另外,从20多年世界船队挂方便旗发展趋势看,挂方便旗船的比重逐年增加。1980年挂方便旗船的比重仅占总量的31.1%,到2000年增至48.5%,2004年又猛增至64%。
另外,发达国家商船队挂方便旗的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方便旗船比重约为发展中国家的两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船公司为了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船队竞争能力。
使用外国船比重逐年增大
从各国船舶保有量情况看,租船也统计为本国船保有量之内,属于租船国公司控制。这些船既可用于运输经营,也可用于战略物资或战争需要。
以日本为例,作为世界第二海运强国,在本国拥有的船队中,日本本国公司的商船队由1982年最高时1175艘、3506万总吨,降至1997年的182艘、1238万总吨,而同期租用的外国船由1165艘、2741万总吨增至1839艘、5501万总吨。本国船比重由1970年的82.7%降至1997年的18.2%,2002年再降至5.5%。所以,日本实际拥有量2871艘、10954万载重吨的船中真正属日本自己的船很少。这是因为本国籍船营运成本高,竞争力弱所致。
另外从世界20大集装箱航运公司租船量比例看,挂方便旗船的比重也较高,20家公司合计租船比重按箱位数计,占到总量的47.6%。其中马士基海陆公司占43.8%,最高是智利航运,租船比重占到总量的98%,中国的中海集运也达到86%,中国的中远集团比例最低,只有3.8%,中国台湾长荣集团也不高,只有13%。
实际上,在开放的海运市场中,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公司采用一部分自有运力,一部分长期租船运力和一部分短期租船运力是规避市场风险的方法之一。当市场低迷时,航运公司可解除一部分短期租船合同;当市场长期低迷时,公司可解除一部分长期租船合同。若全是自有船或大多数是自有船,一旦遇到市场低迷,短期低迷只能靠降低运价拿货源;当遇到长期低迷时大公司只能将船闲置起支付浩大开支而无分文收入,小公司只能以贱价卖船还债退出市场。但遇到相反情况,当运价节节上升、租金猛涨、船价高升时,则自有船越多优势越突出,可乘机获得大的利润。由于航运市场起伏不定,难以精确预测,因此在管理经营中适当地预测和维持三者的比例很重要,自有船比重不一定越大越好。
船舶大型化 经营规模化
以竞争世界海运市场为目标的国家和公司,都拥有大规模的船队,而且船舶平均吨位很大。2003年世界海运20强,船规模和平均吨位都很大,其中希腊拥有3089艘船,1.56亿载重吨,占世界总量的20.1%,船舶平均吨位达到5.06万载重吨,其中油轮平均8万载重吨,散货船平均5.85万载重吨。中国香港拥有船496艘,3138万载重吨,平均吨位达到6.3万吨,其中油轮平均吨位达到10.9万载重吨。沙特阿拉伯的78艘油轮,载重能力达1175万吨,平均吨位15.07万载重吨。这些国家的上述船舶都是面向国际市场的。20个海运强国和地区的不定期散货船中油轮和散货船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90%以上。但就杂货船而言,前20位国家和地区只占世界总量的74.8%,是四种船比例最低的。当然那些“自我满足型”的日本和美国,船队规模也很大,船舶平均吨位也较高,以便保持竞争力,否则会沦为“对外依赖型”。美国和日本的海上运量居世界前二位,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全球战略方面都必须维持强大的运力。 (作者单位:青岛远洋运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