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第三方物流案例

宅急送:递送十年风雨

2007-3-12 15:0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lili8158 关注度:
摘要:... ...
 1993年底,陈平带着年轻人的激情,怀揣着在日本打工挣来的30万人民币回国了。倾心于日本的“宅急便”服务形式的他希望做一家中国的“宅急便”。于是,一间10多平米的简易办公场地、3辆红叶车再加7个人,就成了“宅急送北京双臣快运有限公司”最初的家底。
    虽然前期公司也做了大量宣传,市场却是一片寂静,石头砸下去,波澜不兴。刚开始,陈平他们呆在家里等生意上门,枯坐两日之后,陈平对大家说了一句“咱不能这样坐等着让活来找自己!”于是,他就赶着司机开车到马路上“扫街”。
    宅急送的第一笔“业务”,陈平现在说起来都觉得有意思。一个路人要到亚运村,将宅急送的货运车当成了中巴车,他们二话没说就给运了,得到的报酬是1元钱。
    那时的宅急送什么都干,送烤鸭、接小孩、换煤气……没日没夜。渐渐的,业务多了起来,陈平看到了一线曙光。
    可是一天早上,“库管员连同仓库的所有东西都消失了!雪上加霜啊!幸好亲人伸手拉了我一把,才度过了那次危机。”
    1995年,公司的业务上去了,但由于成本太高,根本没有什么盈利。到了下半年,利润薄得眼看就要维持不下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命运。
    IBM中国公司从报纸上一篇豆腐块文章中,看到“宅急送”的服务宗旨后主动打来电话要求洽谈合作事宜。
    有了这次成功的合作经验,陈平决定转移公司的经营策略,他对核心管理层建议,“公司要想发展,只有为企业尤其是一些大的企业提供服务才能提高经营收入。”接下来的日子,陈平与员工一起主动上门找企业推销自己的服务,因为当时还没有这样的服务,再加上他们的服务到位、正规,很快就与松下、东芝、柯达、惠普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与IBM等企业合作后,公司业务量急剧上升,宅急送当时的规模已不能满足客户增长的业务需求,资金短缺是最大的阻碍。恰逢1995年3月,日本交流新闻访问团来中国访问顺便参观了宅急送公司。抓住机会,陈平表达了想引进外资的意思,访问团成员被陈平诚恳的言辞及艰辛的创业经历所打动,表示愿意帮助他引进外资。
    1995年10月,180万元资金到账,“北京双臣快运有限公司”更名为“北京双臣一城快运有限公司”并成为中日合资企业。随着大笔资金的注入,宅急送业务量大增,在全国先后开设了40多家分公司和营业网点。
    1998年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2000年营业额达3500万元。2002年10月底,宅急送的总营业额达到了2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
    就在公司日益进步,发展越来越快的时候,陈平再一次经历了巨大的挑战。2000年,当初一起创业的7个高层同时离开,拉走了大量客源,给公司造成很大影响。
    事隔几年,陈平对此事心态平和,“我知道他们的去向,哪些人要自己创业,哪些人打算跳槽,我就从两方面下手,一来做挽留工作,二来开始物色接手的人。人走了,不要紧,我们可以再培养。只要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变,危机过去了,我们更加成熟。”陈平微笑着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