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管理案例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的做法与经验

2007-3-12 17:3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对降低社会流通成本,促进城市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黄金产业”,物流对社会经济和企业经营越来越散发出其强大的影响力。为了建立合理、高效的企业物流,并使之有机地纳入社会大物流的系统之中,而不是自成体系的简单、低水平重复,北京市2002年2月制定了《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规划中明确将空港物流基地列为北京市三大物流基地之一,并作为北京市唯一的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基地重点建设。
    空港物流基地自成立以来紧紧扭住“建设国际一流的物流基地”的目标不放松,秉承“延伸为企业服务的内容无止境,拓展为企业服务的范围无界限”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行动指针,实现了物流基地新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在全国近百家地方政府兴办的物流园区中脱颖而出。2003年12月27日,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
    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对在建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物流园区)进行清理。如何看待中国物流业发展及其基地建设随即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对物流基地的建设意义有了更加明确而深刻的认识。
    一、现代物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早在1999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在“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认为现代物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要求“中国物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因为现代物流业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培育核心竞争力;优化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入驻;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二、物流基地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好形式,但应防止一哄而上
    物流基地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进行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和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的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有日本专家把物流基地形象地比做“人的心脏”。
    (一)、物流基地是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的必然产物。其主要成因是:
    1、货运量迅速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迅速发展,经济日趋全球化,各种原料、材料、产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量的增加,促进了运输业的增长,也促进了作为物流节点的仓库功能的变化。港口、码头、机场货站等物流节点都在扩展自己的功能,许多物流节点逐渐变为现代的物流基地。
    2、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输工具的发展。当货物需要在运输工具之间的转换,如装卸、换载、理货、配载等,使得物流业务变得异常复杂,要求物流节点必须有足够的场地、泊位、站台、仓库才能完成这些工作,这些因素要求节点发展成为物流基地。
    3、物流成本降低的因素。竞争的压力和追求高额利润的动力,迫使厂商不断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当市场竞争的压力还不足够大的时候,厂商、仓库和运输业主之间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当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之后,这三者才发现,他们之间必须密切配合,才能降低物流成本。
    4、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物流的集结之地。城市经济的发展,对物流基地的形成及类别、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随着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那种较小的单一功能的仓库将会被规模较大的多功能的物流基地所取代;其次,城市中心仓库由于地价昂贵、交通不畅、装卸不便、车辆尾气、噪音污染等原因导致从城市内部不得不迁往郊区,在迁建或新建过程中,更新增添了设备,扩大了规模,形成了物流基地。
    5、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自动识别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传递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以及货物递送、分拣、装卸、运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型物流基地有了先进的技术支持。
    (二)、物流基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物流基地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一,物流基地为分散的运输、仓储、包装、货代、配载等不通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形成综合服务功能创造了便利条件,可以大大提升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第二,物流基地高效率、低成本的优质服务,有利于聚集物流需求,逐步形成较好的市场氛围,推动物流服务的社会化。第三,基地作用的正常发挥,可以促进生产和流通的专业分工,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当前,各地都在搞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建设物流园区,说明对发展现代物流相当重视。但物流园区建在哪里,建多少,怎么建,建什么样的物流园区,一定要按照物流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不可一哄而上。不能因为物流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因噎废食,得出“过热”和“关停”的结论。
    据此,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在今年8月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鲜明地提出了“加快物流设施整合和社会化区域物流中心建设。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推动各地区工业、商业、运输、货代、联运、物资、仓储等行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合理规划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开发社会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这就为下一步现代物流业发展确定了正确的政策导向。
    二、部分中外物流基地建设规模概况
    (一)国外物流基地建设规模。
    物流园区的功能和服务特性决定了物流园区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为吸引物流、配送转运中心等物流企业在基地集聚,物流园区在空间布局时还需考虑物流市场需求、土地价格、交通设施、劳动力成本、环境等经济、社会条件因素。国外物流园区的占地规模相对其他园区及设施而言,面积一般较大,主要以仓储、运输、加工(工业加工和流通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所以物流园一般布局在城市的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其周边一般交通比较发达。在建设面积和物流园区的数量上,各国也不尽相同。日本是最早建立物流园区的国家,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公里,人口1.27亿,2002年GDP达4.2万亿美元。从 1965年建成第一家物流园区起,至今已建成22家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平均占地74公顷。荷兰国土面积4.1万平方公里,人口1610万,2002年GDP达4812亿美元;现有14家物流园区,平均占地44.8公顷。德国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8237万,2002年GDP达2.19万亿美元;规划40个物流基地,已建成20多个,占地规模较大,如不莱梅的物流园区占地在100公顷以上。
    (二)兄弟省市物流基地建设规模概况。
    目前国内规划或建设的大小数百个物流基地,占地面积一般在200亩(13.3公顷)到28平方公里之间。广东省7个市就拥有近30个大型物流基地。其中深圳市政府已规划6大物流园区,计划于“十五”期间投资650亿元,建华南最大的物流园区。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园规划占地面积1.16平方公里;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占地16.25平方公里。天津市规划建设7大物流园区,其中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占地12平方公里。大连国际物流园总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位于大窑湾国际深水港二期码头岸线腹地;大连大孤山半岛国际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山东省济南市分别在西部、西北部、北部、东部建设四大物流园区,每个规划控制面积都在3.33平方公里左右。江苏省南京市龙潭物流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约为7.58平方公里,无锡通江物流园区规划面积6.52平方公里。上海吴淞国际物流园区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占地3.3平方公里。重庆万州现代物流园区占地面积8-10平方公里,建设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四川省成都物流基地总控规面积近30平方公里,承担成都市80%以上的货物储运。
    三、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的建设在首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首都机场在北京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航空物流包括航空货运和快递两个市场,都是直接为货主和收货人提供“门到门”服务。航空物流的载货种类细分为五类,即快递文件、快递货物、普通货物(电子配件、机械配件、通讯产品等生产周期短、运输要求高的货品)、大型货物(巨型工业机械制造设备、建筑车辆、商用飞机、卫星等庞大、超重的货物)和国家控制的航空一般信件。显然,航空物流业的发展是以民航业发展为前提,通过行业、地区竞争得到升级,依托空港物流基地使优势地位得以巩固。
    1、中国航空货运的发展状况和机遇
    (1)中国民航客运业发展快速,货运业距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差距很大。
    1980年我国民航的航线仅有180条,通航国家14个;到2002年航线已达1176条,通航国家达到32个。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过去25年中年均增长达到了19.6%,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第33位上升为第6位。1980年全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639万人次,1990年则达到了3042万人次,2002年更攀升至1.71亿人次。
    从货运角度看,全国机场1980年货物吞吐量为15.7万吨,1990年65.8万吨,2002年402万吨。从全球及其他国家角度看货运,2000年,我国定期货运航班完成的货运量仅占世界民航的3.6%,国际航线的2.4%。美国年定期航班总周转量达到1233亿吨公里,我国为162亿吨公里;2000年世界全货机数量为1742架,而我国仅有15架。美国联邦快递公司(FEDEX)拥有的飞机数量(超过600架)与我国全民航的飞机总数相当,其货运量超过中国航空货运总量的一倍。另外,美国拥有机场总数为19572个,我国为123个。因此中国民航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入世、航权开放将加速中国航空货运业发展。加入WTO以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到今年,中国的平均关税将由目前的15.3%降到10%左右,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带动航空运输高速增长。04年7月24日,《中美扩展航空服务协议》正式签订,中美两国之间的航班在未来6年内,将从目前的54班创纪录地达到249班,其中新增货运航班即达111班。此外,中国还将开放客货运权、客运航班地点和货运中心的设立、代码共享以及包机等领域。继美国之后,中欧之间航权的开放也指日可待。入世及航权的开放将进一步加速民航业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民航大国和强国。
    2、首都机场的重要作用。
    (1)首都机场是北京市对外交往的第一窗口。2001年《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航空口岸是国际交往中心的主要标志之一。北京拥有138个大使馆、16个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189个外国新闻机构,与23个国家的26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130多个外国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北京的常驻境外人员超过5万人,年接待海外游客近300万人次,每年举办众多的大型展会、赛事、科技、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城市国际交往能力建设目标中,明确提出了首都机场的建设要求和发展目标。
    (2)航空物流促进北京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北京市外向型经济对航空运输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产业、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因此对海港的依赖远远超过空港。随着北京市产业、产品结构的提升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份额逐年升高,对空港的依赖逐渐超过了海港。1996年北京市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2%,2000年即增加到71%,2000年机电产品进口值比1996年净增36.2亿美元,成为促进北京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此相关联的是北京空港口岸的关税及代征税逐年的增加,2002年北京空港口岸完成91.12亿元,2003年则达到了112亿元,占北京市口岸税收总额的70% 以上。
    (二)面对亚太地区航空货运枢纽的激烈竞争,赋予北京空港物流基地足够的发展空间以迎接挑战。
    1. 航空货运业增幅加快,首都机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据统计,虽然目前世界航空货物运输总量仅占全球贸易运输总量的2%,但由于空运货物绝大多数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样,空运货物的总值即占海陆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全球贸易货物价值的40%以上。航空货运及其配套物流利润非常可观。利益驱动发展。1970年以来,世界航空货运市场以每10年提高一倍的速度增长。进入90年代,国际航空货运量需求加速增长,货运量的增幅几乎是客运的两倍。据预测,未来20年,世界航空货运量将以年均6.4%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航空货运在全球航空运输的比重将提高到44%,而亚太地区航空货运市场的增幅更快。据空客的调查,2015年这一地区的航空货运量将占全球航空货运量的一半以上。在ACI2003年度世界100强机场排名中,亚太地区主要机场年货物吞吐量分别为香港国际机场居第二,266万吨(最近推出了10年后年货运量达到900万吨的宏伟规划);日本成田机场位居第三,214万吨;韩国仁川机场位居第五,184万吨;新加坡樟宜机场位居第十,163万吨;上海浦东机场位居第十七,118万吨;首都机场位居第二十六,67万吨。其中尤以我国航空货运量增长最快,去年的航空货运量比2002年增加17.9%,而上海浦东机场去年的货物吞吐量更比2002年增加84.3%。
    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机场如韩国仁川机场、日本成田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均已建立机场物流基地,提升了机场货运功能和货物处理效率,吸引了大量的航空公司入驻,使得我国内地机场处于竞争劣势。分析表明,我国相当数量的出口空运货物经香港、仁川等机场中转运往其他国家,其中首都机场的货物被仁川机场分流2/3。造成首都机场货物吞吐量不高的原因,除去机场规模不够且已近饱和,通关效率不高以外,机场货运区布局松散、没有明确的空港物流基地也是重要原因。
    2. 规划建设好北京空港物流基地,是首都机场建设亚太地区航空枢纽的必要条件。为迎接挑战,满足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首都机场第三次扩建工程已于今年3月动工,2007年底竣工后,将成为国内首家国际国内复合型枢纽机场,客运吞吐量将由现在的2716万人次提高到600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将由现在的67万吨达到180万吨,2020年达到250万吨,有望跻身世界十大机场行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综合国际国内机场建设经验,仅靠传统意义的机场货运功能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必须加快与机场扩建这一国家级重点工程相配套的空港物流基地的规划建设,且要留足发展空间。
    四、2004年物流基地突出重围,成绩喜人。
    面对困境,基地招商引资工作仍然能够突出重围,有所建树。2004年,基地新引进签约企业73个,另有入区投资项目8个,实现税收2.75亿元。在成立的第二个完整年度就实现这样规模的税收,这在顺义区开发区建设中是史无前例的,同时也奠定了基地在顺义区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地位,提升了基地形象。
    (一)一手抓基地的“正名”工作,一手抓占地项目的推进和较大项目的引入。2004年以来,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物流园区被列入了固定资产清理整顿的重点,全市的物流园区都被摘牌,并暂停了土地审批。在此不利形势下,我们结合当今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对物流基地的规划建设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同时抓住一切时机推进空港物流基地的“正名”工作。我们抓住国际服务业大会、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以及领导调研的机会,不失时机的向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曾培炎副总理、刘淇书记、王岐山市长、陆昊副市长进行汇报;同时,参加了大量的招商宣传和学术研讨活动,大力宣传北京市发展航空物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去年5月,顺义区成功举办了“北京顺义·2004临空经济发展论坛”,临空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当前的形势正在向有利于物流基地的方向发展:空港物流基地得到了市发改委、商务局、海关等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主管全国物流的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的领导两次来基地调研指导。去年11月中旬,我们配合市发改委研究临空经济现状和规律,并拟出了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市发改委准备近期向市领导汇报。空港物流作为临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获得市政府的进一步支持。
    在此基础上,我们狠抓了已签约的总部结算型企业建设工作,华辉、宅急送两家企业的竣工运营,泰吉尔公司的复工和加快建设,以及TNT、顺丰、近铁等企业的开工。同时,全力吸引Ameco公司、中远物流、工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税能力强的企业入区。
    (二)进一步加强与机场的合作。通过2004年深入开展“机场扩建将给顺义区和空港物流基地带来什么?”的大讨论活动,基地每一名招商人员增强了“研究机场、航空公司和航空物流企业,紧抓机场扩建机遇,致力建设国际一流的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与首都机场及相关单位加强联系,密切沟通,形成了“全面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共识。经区政府批准,基地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等合资成立航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五共同”原则合作开发机场新货运区和顺平路南空港物流基地规划范围。除了在工作方面密切合作、热情服务外,我们还通过各种方式增进感情,增加其归属感。很多基地员工都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为客户服务,从而增进了双方感情,推进了工作。
    (三)对机场新货运区科学规划、提前招商。为保证新货运区的科学规划和开发,我们委托北京城规院在与民航设计院、机场海关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启动顺平路以南空港物流基地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提交初步成果。在市、区政府、海关、商务局等职能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基地在全力申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今年2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已经正式向海关总署发函,申请设立,就此申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旦获批将具备以下八大功能:保税仓储功能,物流配送功能,商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功能,进出口贸易功能,中转分拨功能,检测维修功能,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以及入区货物退税功能。现在由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公司正在尽快启动保税监管仓库的建设,提前具备与机场货运区“无缝对接”的条件,从而为今年的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我们的初步体会是;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综合因素多、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现代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同时也是基础产业,它既是对传统货运仓储流通领域的一场革命,又是对现代化城市功能的疏理和提升,有着巨大的综合社会效益。在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解铃还需系铃人”,希望政府能加大宏观调控和参与扶持的力度。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其中就调整物流业先行行政管理方式,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制度,加快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这些意见对于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是非常及时有效的,希望政府能尽快加以落实,对符合条件的物流基地给予重点的支持。
    2005年是基地成立的第三个完整年度,空港物流基地要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内部管理三个方面全面实现“ 上台阶”的阶段性目标。基地全体人员将继续以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争取更大的成绩,也希望物流采购联合会的各位领导能对空港物流基地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空港物流基地的全体成员也一定会以更高的素质、更饱满的精神,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为北京市物流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简介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是2002年6月份设立的北京唯一的航空-公路型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基地,空港物流基地坚持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物流基地为目标,2003年被评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是全国第二家获此殊荣的物流基地。
    基地毗邻首都国际机场,周边六环路、机场高速、京密快速、城市轻轨等构成四通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空港工业区、国际会展中心、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与物流园区相互映衬,共同发展,构成了气势宏大的空港经济圈。经过两年的建设,空港物流基地首期1.55平方公里占地范围已实现高标准的“九通一平”,TNT、普洛斯、中外运、宝供、BGS、近铁、日本邮船、SANTA FE、顺丰、宅急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空港物流基地,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已初步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聚集区,2004年基地实现税收2.77亿元人民币。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抓住首都机场扩建机遇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按照“共同规划、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经营、共享收益”的“五共同”原则合作开发首都机场新货运区和空港物流基地顺平路以南规划范围,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功能集成”。目前,DHL、伯灵顿、佐川急便、美联航、汉莎航、新鸿基、新世界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都对入驻新货运区表示出浓厚兴趣。此外北京市政府已经正式向海关总署申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首都机场和物流基地的区港联动,最终建成空港自由贸易区,成为联结世界的枢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