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建锋
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承接新船订单达到140万修正总吨(CGT),占世界份额的50%,首次超过韩国的60万修正总吨(世界份额21.4%)和日本的30万修正总吨(世界份额10.7%),位居世界第一。
渤海证券研究员高晓春表示,2007年我国新船承接有望再获丰收,造船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而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主题将是两大船舶巨头对旗下上市公司的整合和资产注入。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主要有两大船舶制造集团,一个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有沪东重机(600150)、广船国际(600685)、江南重工(600072)三家上市公司;另一个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旗下有风帆股份(600482)一家上市公司。鉴于风帆股份主要从事蓄电池制造业,涉及船舶制造的主要是前面三家上市公司。
高晓春表示,今年1月份我国新船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说明两国造船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目前虽然只有一个月的数据,但据此大致判断,2007年我国新船订单承接份额有望接近韩国,甚至与韩国持平,占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0%-35%。但由于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研发能力以及生产制造技术仍落后于先进造船国家,承接的主要是低附加值船舶,因而从合同金额来看,我国造船业仍远远落后于韩国和日本。
据他介绍,目前油船价格高位平稳,散货船价格继续快速上涨。与2006年底相比,15万吨和11万吨油轮价格分别上涨200万美元、100万美元,30万吨VLCC和4.7万吨成品油船维持在12700万美元、4700万美元的历史高位;而散货船自年初以来持续快速上涨,3月上旬和2006年底相比,1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上涨900万美元,幅度13.24%,7.4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和5万吨灵便型散货船都上涨300万美元,幅度分别为7.89%和8.82%。
分析人士认为,在行业持续景气的情况下,造船公司将扩大产能以应对持续增长的订单,而在沪东重机公布定向增发方案后股价连续上涨的刺激下,两大船舶集团也有注入资产做大主业的冲动。
高晓春认为,中船重工旗下没有造船主业的上市公司,去年借壳桐君阁(000591)又未成形,未来可能通过向风帆股份注入船舶制造业资产、借壳其他上市公司或IPO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而中船集团则可能对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方向进行规划,并注入相关的资产。(中证网)
上一篇:中国造船面临信息化机遇
下一篇:苏伊士运河计划三月降低船舶通行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