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营销案例

到底该不该签字呢

2007-3-15 15:0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冯小刚的贺岁大片果然不会让人失望,《手机》一上映,即使忙碌如何永明者,也得抽出时间去捧捧场。笑一笑,驱走年终岁尾的疲累,给新年一个好心情。
    和几个下属笑笑闹闹的从电影院出来,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交流着与主人公相似的经历,意犹未尽。何永明也把思绪拉回到手机上,不过他所想的不是感情困惑,而是自他出任学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以来,一直困扰着他的手机物流问题。
    无论如何,明天得做出最终决定,要不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物流公司。
    “李助理,明天通知所有的副总到总公司开会。”何永明在电影院门口对属下发话了。
    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三四年前,何永明这个总裁过得比现在可轻松多了。那时候,学康公司肩扛国产手机大旗风光无限。公司每每推出外形优雅功能实用的产品,都能与跨国通讯巨头在国内市场上一较长短,学康公司轻轻松松就赚得了第一桶金。
    可惜好景不长,大大小小的手机生产厂商随后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手机价格马上开始大跳水。据统计当时市场上的手机厂商有四五百家,竞争激烈毫不亚于家电行业。学康公司的销售体系也从最初的一级市场(省会城市)向下延伸至四级市场(乡镇),为维持如此庞大的体系,公司每得都不得不支付庞大的开支,再加上越来越小的市场空间,学康公司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激烈竞争的市场使得每家手机厂商的利润都缩水了不少,学康也未能幸免,这就是现在何永明一看到利润报表就皱眉头的原因。今天……拿着秘书刚送进来的上季度财务报表,何永明不禁感慨万千,好日子真是一去不复返呀。
    感慨归感慨,眼前的问题还得解决。何永明按下对讲机:“张小姐,请销售公司的杜总经理到我办公室里来一趟。”
    杜经理似乎对总裁的召见早有心理准备,两分钟后就出现在总裁办公室。
    “老杜,即便我们是上市公司,这销售费用也太大了。”何永明紧锁眉头先开了口。
    “销售费用大,是因为包括了很大部分的物流费用。”杜经理对这样的问题早有了心理准备,“我们的物流与销售连为一体,很多过桥过路费,仓库租金,工人工资等都算在销售费用中,另外,因为物流运作不当而支付的赔偿费,已经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了。”杜经理一直是分离物流部门,建立独立分公司的坚定支持者。
    “销售体系延伸后,库房也向下延伸。现在地级市的库房,物流人员素质与仓储管理水平都不高,货物丢失严重,库存信息与货物型号对不上号,财务更是难以对账。”
    “是呀,这已经是老大难问题了……”何永明低头沉思。
    “此外,白条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工作人员进入公司都配备手机,经理同意就批一张白条,更换新机型时再批一张,财务上基本上都查不出来。对代理商也有类似的情况,销售部门为了确保销量,不得不满足代理商的要求,为其退货换机型,串货情况十分严重。总部查下去,互相隐瞒,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我知道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这些是主要问题,还有丢失损耗,三分之二的库存可能都不对帐,您也知道,在仓库中积压一年的机器就与垃圾没什么分别了。您真要好好考虑一下物流问题了。”
    “情况我了解了,你先出去吧”。本来想质问杜经理销售利润下滑的,却让他发了一通牢骚,何永明只能苦笑。
    构思解决方案
    最初,国产手机厂商大多采取由销售人员直接带货拓展销量的模式,此举加强了市场渗透率,在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随后越来越庞大的销售队伍就带来了以上种种问题,尽管财务制度和人事制度已经很规范,但对改变现状显得力不从心。而在这两种相对严格的制度掩盖下,物流成了一个不易察觉的无底洞。
    何永明每次参加国内手机生产商聚会,物流总是不变的话题,几乎每个人都为此头痛不已。如果物流管理无法规范,企业每年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的利润都可能被侵蚀掉。
    何永明也曾想过把手机物流外包出去,但是遍寻市场都找不到一家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公司虽多,但是针对手机这种多批次、小批量、价值高的专业物流公司却没有。
    更让人头痛的是,手机单品价值很高,把物流完全分包出去,对于学康这样年产量数百万台的企业来说,相当于把数十亿资金放入别人手中,风险太大。
    于是,自建物流公司的想法便顺理成章的跳入何永明脑中。紧接着,由销售副总裁挂帅,开始研究自建物流公司的可行性,工作已经进行了一两个月了。
    想到这里,何永明突然记起约了刘副总汇报工作,连忙请秘书小姐通知。
    刘副总一进门,就嚷嚷着:“何总,我们不但做出了建立物流公司的可行性报告,连实施方案也做好了,只要您一签字马上可以执行。”
    何永明也受到了感染,“好,你们先陈述一下可行报告”。
    “一台手机自工厂出来到客户手中,大概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手机送入总仓并录入相关信息;2,总仓根据生产厂商(代理商)的发货指令发货至各省分库;3,分库根据相应分公司的发货指令,配送至销售终端。我们目前只是将这些步骤的运输外包,库存和信息管理还是我们自己做。”
    “报告中显示,手机的物流问题正是出现在分拣、包装、信息录入、出入库帐目处理等这些我们自己管理的环节。我们没有专业的物流人员,而是由一些仓库管理员或是配送员运作着价值上亿元的产品,这方面的所有损失相当于一个中小型二级市场全年的销售额。”
    “如果把物流彻底分离出来,招聘专业的物流人才,建立物流公司,完全可以免去销售公司的后顾之忧。直到零售终端,销售人员完全见不到货物,避免了私自拿货,也规范串货问题。
    “经过初步测算,专业的物流公司可以使公司节省60%的物流成本,这里的物流成本包括显性和隐性的。相当于把一台手机的物流成本由25元降低到10元左右。不仅如此,专业的物流操作减轻库存积压,售后物流也能圆满解决,对改进品牌形象,提高总公司对地方的监控力度都有好处。”
    “还有什么好处?都说来听听。”何永明听得兴奋起来。
    “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把全国的物流实行统一运作,还可以改变地方分公司割据一方的情况。等到时机成熟,发展为专业的手机物流也顺理成章。”
    这一番话让何永明心动不已,中国现在的手机市场,除去国外的手机厂商通过全国总代理商来完成,国产手机厂商大多是通过大量销售人员自己带货销售,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少数手机厂商采用了专业物流公司。”
    而这些被采用的物流公司,大部分只是一些规模不大的运输公司,低价揽客,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既使是宅急送、邮政这样的大物流企业,在手机物流业务上做得也不专业。目前仅有的几家由手机代理商建立的物流公司,规模还不是很大。这个市场实在是存在着很大的商机。
    何永明的眼睛慢慢地亮起来了,而一旁的刘副总早已按捺不住,“这些内容您可以下去细想,赶紧看看我们的具体实施方案吧,如何分离我们都已经计划好了,您签字就可以进行操作了。”
    何永明正要提笔,长期在这一行打滚得出来的经验却让他冷静下来,“是否建立物流公司,公司今天会做出决定的,材料先放下来我慢慢看。”
    反对之声
    送走了刘副总,何永明坐在桌前开始仔细研读材料。快到12点了,何永明决定先吃午饭。正要出去,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进来的是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张辉。
    “何总,刘总的方案您没有签字吧”,张辉问得很急切。
    “还没。”
    “正好,我请了古镇市林格股份公司主管物流的林总,他想就自建物流的事和我们交流一下。”
    “是吗,”林格股份公司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电器生产厂商,因很早就自办物流公司引起业内普遍关注,何永明早就想和他们聊聊了。
    宾主三人在公司的豪华小餐厅落座,一阵寒暄之后马上进入了主题。
    “林总,你们林格公司较早建立了物流公司,很受关注呀,实际情况能不能给我们透透底?”
    “怎么说呢,物流公司建立起来后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也碰到了不少问题。我们这些家电企业,物流模式大概有三种:第一,就是比较著名的湖洲物流,其特点是巨额物流资产投入、构建大物流体系、强调服务水平、其他家电企业难以模仿;第二种是稳和物流,业务集中于其生产制造公司——秀得股份公司[s1] ,由该公司以部分现金入股建立;还有就是我们,以自己的货源为股份入股,建立物流公司。”
    “这三种到底哪种好呢?”何永明急于理出个头绪来。
    “其实,各有优缺点。第一种外界报道的挺多,湖洲投入巨资建设了总部的立体仓库,遍布全国的租赁仓库,采取“总部工厂(或各地生产基地)——各地区域配送中心——销售商(或湖洲形象店)”。为了便于调度管理,湖洲将“工厂——配送中心”的干线运输业务交给自有车辆或签约车队,对于零散车辆不予考虑。高投入高产出,物流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最近有很多人质疑这种不计成本的模式,据说已经由数十亿的亏损了。”
    “那么后两种呢?”何永明的心猛一紧。
    “后两种其实很相似,只不过股权结构不太相同,但都是以自己的生产厂商为基础,包括货源和物流模式。”
    “运作得如何?”
    “当然,拆分出独立的物流,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既然分出了物流公司,当然就不仅为自己做,谁不希望做一个第三方物流,提高利润呢?”
    “为别人做得怎么样呢?”
    “主观上,我们的事业目标是做中国的空调之王 ,经营重点是制造生产,物流充其量只是个副业。而要真正成为第三方物流首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我们不想也没有太多的余力做。客观的障碍就更难克服了,如果要给别人做物流,当然是做自己相同业务的,但这样就等于为竞争对手做,客户很难信任我们。但如果不为竞争对手做,就不得不转向我们不熟悉的领域,和社会上的其他第三方物流竞争,无论是软件硬件我们都没有竞争优势。”
    何永明的眉头又习惯性的皱了起来,“这找不到解决办法吗?”
    “办法应该会有,大家都在摸索。湖洲物流现在也给自己的IT产品作,但效果不太好,物流成本甚至比以前更高,反应速度也降低了,毕竟每种产品的物流模式都有所不同。我们现在在尝试做解决方案,尝试着是否可以向第四方物流发展。”
    “何总,”张辉说,“我知道您现在正为建立物流公司烦心,我请林总来主要是介绍一下情况,毕竟这个举措比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制造另一个财务黑洞,使公司骑虎难下。”
    “是呀,我们做实业不是赶潮流,对我们有利可图的才做,其实,我们也不是专家,就是谈一些体会,具体到每个公司都有所不同。现在,有制造背景的物流公司也都在摸索。”
    “不能脱离制造公司的背景吗?”
    “这一点恐怕很难,本来当初的出发点就是解决自己的物流问题,要首先满足自己的需求才能考虑招揽其他客户。但要支撑一家公司必须有盈利,不能只靠着总公司要饭吃。要做第三方,一定要淡化背景,初期会很艰难,手机行业的竞争不亚于我们家电呀。”
    何永明又陷入了沉思。
    何去何从
    上午的兴奋心情又开始沉重起来。回到办公室,张辉又就设立物流公司引发的财务问题谈了很多,何永明感觉头绪又变成了一团麻,物流问题不能不解决,但面对如此巨大的风险又该怎么办。
    张辉走后,何永明望着桌上的物流公司建立计划书一直发呆,直到秘书小姐进来提醒他开会。这次会议是昨天看完《手机》后决定的,何永明感到手机带给自己的困惑比电影的主人公严守一有过之无不及。
    会议室里,张辉和刘总各据会议桌的一方,气氛紧张。议题一开始,双方就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会议的最后一项仍是何永明的决定,望着桌上的文件和双方期盼而执着的眼神,何永明迷惑了:到底该不该签字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