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发展战略与规划案例

基于三个驱动的MSFLB物流园区规划方法论

2007-3-15 16:0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北京代表处
    ■ 广州纵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供应链的竞争阶段,中国对石油、钢铁、木材、塑料等各类原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各类产成品的进出口业务蒸蒸日上,各级政府以及企业把包括物流园区在内的物流产业作为其他产业的支柱,乃至区域的支柱产业来重点发展无可厚非。因此,国内目前热度不减的“物流园区规划热”其实是“物流园区热”。
    一、物流园区及其规划综述
    (一)物流园区的内涵
    关于物流园区,国内外有不同的词汇,例如:“Logistics park”、“Platform freight terminal”、“Transport center”、“Freight village”、“Logistics hub”、“物流团地”、“物流基地”等,每种说法的含义自然也是千差万别,所以时至今日,没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公认的物流园区的定义。为了便于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对物流园区的定义为: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交汇点,货运站场、仓库、加工配送中心等各种物流设施,以及众多物流服务企业聚集地,遵守自由竞争的原则,提供各类物流实体运作服务、增值服务,以及物流信息系统、通关等公共服务的特定区域。一般规模较大,占地面积大约为0.5至10平方公里。
    物流园区通过逐步配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在此聚集,使其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减轻大型配送中心在市中心分布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绿色物流服务。
    从主要功能上讲,物流园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国际型物流园区:主要指紧靠港口、机场和陆路口岸,与海关监管通道相结合的大型转运枢纽;
    全国枢纽型物流园区:是多种运输方式骨干线网交汇的中转枢纽;
    区域组织型物流园区:是跨区长途运输和城市面上配送体系的组织和转换枢纽;
    城市配送型物流园区:是指保障商贸与城市生产的物流园区。
    (二)物流园区规划的概念
    物流园区规划是指国家、地区或行业组织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物流园区长期生存与发展所做出的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定位、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服务功能、物流设施和配套设施布局以及实施方案。规划要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思路明确,战略清晰,并符合城镇体系规划、港口规划等其他专项规划。从区域、层次和功能来看,物流园区规划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国家级物流规划、省市区域级物流规划、行业及公司专项物流规划,他们的规划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
    (三)物流园区规划的五大软肋
    通过对国内大大小小各类物流园区规划案例的研究,以及对众多物流园区的实地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物流园区规划主要存在“需求不清、定位不准、功能太泛、布局不顺、实施不力”五大软肋。这五大软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方法论造成的。
    二、基于三个驱动的MSFLB物流园区规划方法论
    (一)MSFLB物流园区规划方法论综述
    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国外物流园区的投资收益期大约在15年左右,我国的物流园区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加上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因此物流园区的规划工作也愈发显得重要。作为世界一流的物流咨询和研究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FraunhoferIML)在众多的国际性物流园区规划项目实践中总结出了基于需求驱动、竞争驱动、最佳实践驱动这三个驱动的MSFLB物流园区规划方法论。MSFLB“五部曲”规划方法论其实是这五个步骤英文首个字母的简称,它们分别是市场分析Market Study、战略定位Strategic Positioning、功能设计Function Design、布局设计Layout Design和商业计划Business Plan。如上图所示。
    (二)市场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区域物流园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基础设施、服务竞争等情况,必须对物流园区辐射地区的宏观经济、产业和微观环境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根据长远和近期的物流量,确定物流园区长远和近期的建设规模。
    资料收集和调查分析过程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包括:二手资料收集与分析、一手资料收集与分析。其中,一手资料收集与分析包括深度访谈、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
    在完成一手和二手资料收集后,所有的资料都汇总到一个规划数据库里,下一步就是数据处理及分析工作。我们建议采用SCP模型进行定性分析(见下图),采用REA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SCP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该模型提供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产业分析框架。
    如何从支柱/重点行业的营业额、产量、货物周转率、库存需求,推导出区域经济对物流园区所产生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运输、仓储和加工方面的需求,FraunhoferIML专用的REA(Requirement Estimation Approach)经验模型公式,就可以非常简便地推算出了每个行业的运输量、仓库作业面积、增值加工区的作业面积,以及相应的占地面积大小。
    每个行业都可从市场调查中得到某地区的生产总量(或消费总量),以及通过该地区的物流园区的货运量,估计有多少百分比的量可能在物流园区进行仓储,其中包括属于保税和非保税的仓储方面的存储量需求。每个行业生产的产品在仓库内存放的周转率、堆码方式是不同的,我们根据调查和经验数据可以得到每年每平方米的仓库面积可以存放多少货物,然后再与每年该行业的存储量相除,就可以得到保税(非保税)仓库的面积需求。在知道该区域物流园区中不同行业中简单物流加工、中等物流加工、复杂物流加工的比例之后,我们还可以算出保税(非保税)仓库增值服务作业面积。然后,根据仓库建筑密度这个国内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就可以分别得到保税(非保税)仓库所需的占地面积。
    需求分析和计算的主要流程如下表所示。
    此后,参照该地区GDP最近几年的增长率以及未来几年的预期增长率,以此数据作为该区域物流园区的物流作业量的年增长率,就可以得到物流园区未来10~15年每年物流发生量的预测数据。在测算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不同的预测模型,例如指数回归分析法和灰色GM(1,1)模型,这样就能使得预测值更加贴近区域物流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
    (三)战略定位
    在完成详实的定性和定量市场分析和研究之后,规划者必须对物流园区整体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即SWOT分析),如果某类服务,例如空港、海港、公路货运站场,在整个园区中占有较大比例,还必须进行专项的SWOT分析。这些分析主要作用是帮助园区的高层经营决策者明晰内外部环境,提出发展物流园区的使命、远景目标和制胜策略,从而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帮助实现其战略目标。这里的制胜策略,是指击败现有及潜在竞争者的计划,包括一系列举措以提高物流服务的水平,物流园区战略选择的“价值方案”及其实施步骤。这些策略应该严格限制在内部使用。
    典型的物流园区制胜策略有:充分利用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实现对进出口通关和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充分利用和拓展现有的物流信息系统,打造强势的国际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利用WTO和CEPA的国际贸易政策,建立特色的欧美商品专业集散地,拓展国际物流业务;充分利用现有入驻园区企业的优势和物流需求的特点,促进行业供应链的竞争力提升,集聚产业的物流,实现产业链的成型和优化;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创建生态物流园区为目标,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和和生态保护并重,致力于生态环境的培育和提升。
    (四)功能设计
    物流园区的功能设计主要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即在确定物流园区的规划原则以后,对物流功能规划所涉及的核心因素进行列举和分析,然后通过收集整理一系列国际最先进的物流园区案例,总结出对国内物流园区最适合的经验。随后,整个物流园区将被划分为几个大功能区域,例如物流产业区和管理服务区,规划者再从国际最佳实践经验,以及市场调查得到的实际需求两方面入手,为每个功能区域命名、定义、分配相应的面积、引入相关的设施、设备和IT系统。功能规划的最后一步将是对物流园区的核心流程进行定义和描述。这些流程包括:集装箱服务、生产原材料供应和配送、生活资料采购和配送流程、保税物流作业流程、空港/海港/铁路物流服务流程等。
    (五)布局设计
    物流园区的设施规划与布局设计是指根据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目标,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货物的进入、组装、加工等到货物运出的全过程,力争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作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在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面可以参考的成果案例不多。通过研究欧洲物流园区最佳实践案例(见下表),我们认为,国内物流园区在布局方面可以吸取的经验有:
    校园化的设计理念/分割不同的功能区域;
    按照物流与空港/海港,以及与陆路运输的密切程度来安排相关产业;
    地块规划面积能满足柔性需求并有可选的扩展空间;
    多式联运的设施规划,如水路,铁路,公路和航空;
    保持产业加工和高附加值物流企业之间合理的分配比例;
    充分考虑地理和生态环境,有吸引力地设计并考虑环保预留用地。
    对物流园区中的各建筑设施的选址和规划应采用科学的定量方法,如:运筹学中的一些最优选址方法、最短路径法、最小费用最大流法、一些有效的物料进出表法、搬运系统分析法、模糊理论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一些最优决策方法等。
    物流园区规划与设施布局的合理性还可以通过动画仿真来进行检验。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在物流园区仿真方面拥有成熟的软件和模型,可以轻松地协助客户优化规划成果。
    (六)商业计划
    商业机会主要是让园区投资和经营管理者如何按照公司体制设计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物流园区管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职责、物流园区业务模式、收益预测、客户分析、园区销售/市场推广策略、投资收益等财务概要分析。
    物流园区的开发一般分阶段进行。分阶段进行将比整个一步到位式开发容易实施,而且,后一个阶段可以吸取前一个阶段中的经验,同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下一步的营销策略和其他细节。物流园区典型的业务模式有:物业支持、建设支持、财务支持、人力资源支持、环境支持、安全支持、质量支持、设备支持等服务。
    物流园区市场营销方面,建议采取宣传手册、用户杂志、出席推介会和交易会、视觉形象设计、互联网、投资指南、广告等多种手段混合使用的整合营销方式,以达到预期效果。
    (七)如何创造性地应用MSFLB方法论
    以上只是简略地介绍了MSFLB方法论中的核心内容,如何创造性地在项目实践中应用,关键是我们要对规划工作采取非常严谨、认真的态度,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市场信息和数据,同时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客户要求,对实施流程进行适当裁减,灵活应用,同时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规划技术和园区规划实践经验,才能克服国内物流园区规划中常见的“五大软肋”,取得规划工作的成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