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坦途"飞"欢歌---莱阳市交通局服务经济发展纪实
2007-3-15 16:0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水母网9月4日讯 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县乡公路,犹如一条条巨龙蜿蜒于梨乡大地;一座座投资千万元的大桥,彩虹般飞架五龙河两岸;正在建设中的连村路在村庄中迅速延伸……条条坦途铺就小康之路。田野上,果园里,村落间,到处洋溢着梨乡农民的欢歌笑语。
村村通,引领农民通富裕
“修筑一条公路,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文明”,已成为梨乡人民的共识。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莱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村通工程,并把其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赶超战略的重要一环,大力实施这项“便民、富民、亲民”的民心工程。今年他们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硬化连村路500公里,使得该市成为全省一年中修筑连村路最多的县级市。
为把这项工作落实好,该市及早动手,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村村通工程规划。为不增加农民负担,他们积极探索多种筹资渠道,创造性地提出了八个板块的融资方式,破解了硬化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地处该市边远山区的谭格庄镇河南村,上至80岁老人,下至6岁小孩尽己所能捐款,全村共捐款8万多元,保证了连村路建设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他们严把工程材料和施工质量关,确保所有工程都达到优质标准。目前,莱阳村村通工程已完工路段经验收均属优良工程。该市把村村通工程与资源开发、水利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村公路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器。年产果品近20万吨的沐浴店镇,过去由于连村路凸凹不平,每年都有20%的果品降等次,更有大量的果品滞销、积压。今年,该镇在莱阳交通局的帮助下,规划建设了8条主干线路、16条支线连村路,总长90公里。路的畅通让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受益,极大地优化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该市新发展优质果园2万亩,无公害蔬菜达到5万亩,各类养殖场区27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85元,同比增长9.6%。
放大物流,为企业发展加油
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莱阳市的龙大、天府、鲁花、莱动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卖掉了货车,因为莱阳市交通物流中心几乎全部代理了他们的货运业务。仅莱阳鲁花公司一家,通过物流中心发送货物,每年就可直接节约运输费用达500余万元。
莱阳市交通局紧紧抓住物流中心这个整合资源的有效手段,从1999开始,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有1200平方米的公路货运信息交易大厅,4000平方米的仓储库、1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2000平方米的宾馆,并建有配套的汽车修理厂、加油站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信息技术逐步提高的胶东半岛首家县级物流中心。他们将全市配载业户统一到中心来经营,使车辆实载率由50%提高到80%-90%,既提高了效率,又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他们建立健全货运流程图、承(托)运人须知、跟踪服务等20多项规章制度,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全程物流服务。为解决车、货脱节问题,物流中心开通了莱阳及周边地区的货运信息局域网,将货运信息发布在8平方米电子屏幕上,以供车主选择与查询。同时还开通了九洲纵横960等4套货运信息网络系统,运用网络技术将本地信息输入系统,传送并接收全国各地货运信息网站信息,通过网上运作,达成异地交易。目前,物流中心年发送货物达500万吨,实现年运输收入3500余万元,为当地企业每年节省直接运输费用1500余万元。
擦亮窗口,做百姓的贴心人
莱阳市交通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间个体客运“小、散、弱”和经营不规范的问题,于今年年初社会融资300多万元,在莱阳开通了首条城乡公交专线,用以解决群众乘车难的问题。这仅仅是近年来莱阳市交通部门“擦亮交通窗口,树立文明形象”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莱阳市交通局心系群众,真诚为民,办了许多群众高兴、政府满意的实事。该局在村村通油路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目前全市共有客运线路135条,客运车辆900多部,全市784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客车。另外,该市交通部门还多方融资400万元,新建了集停车、配客、食宿、维修等功能为一体的烟台首家乡镇三级汽车站,从根本上解决了莱阳南半部乡镇多年来有车无站、广大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多项便民服务措施的推出,拉近了交通与社会的距离。近年来,他们一直把窗口建设作为创建文明行业的重点。面向全社会推行承诺服务,实行AB角办公制、首问负责制和延时服务制,同时采取发送征求意见卡、预约服务反馈卡和限时服务评定卡等办法,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了服务水平。行政审批服务窗口连年保持了“红旗窗口”称号。与此同时,莱阳交通局积极开展争创“十佳客运标兵车”、“十佳出租车”和“文明窗口”以及争创“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带动了全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赵焕波 李贵兵 侯方杰 王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