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萨斯和莆田鞋
2007-3-15 17:1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今年春天,两只不速之脚先后伸进了“莆田鞋”里:伊拉克战争和萨斯疫情。接踵而至的这两场全球性危机对于早已全球化生存的中国鞋业的弹性和耐磨力,都是真刀真枪的考验。但目前看来,莆田鞋业对这类供应链炎症的免疫力显然还不高。
朱远
暮春初夏时节,原本熙熙攘攘的北京雅宝路骤然冷清了下来。
4月28日,郭国树和他的同事终于下定决心暂时离开雅宝路,登上了返回福建的航班。“本来以为(伊拉克)战局基本平稳,市场应该开始复苏了。可是谁会想到萨斯从天而降,硬是把老外给挡在了国外。”他苦笑着说,“我也不敢给工厂下单子,现在谁也看不透接下来的走势了。”
郭国树是福建莆田一家民营制鞋企业常年驻北京的销售代表,在家刚过完春节就立即返京,准备迎接每年一度的销售旺季。结果却发现自己手上的订单不知不觉间早已被伊拉克燃起的战火烧掉了大半;战局甫定,萨斯(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俗称非典型肺炎)疫情又在北京地区愈演愈烈,很多门店相继歇业,生意显然已无法再做下去了。
雅宝路上寂静的春天
位于北京使馆区的雅宝路已经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服装鞋帽等轻工业品的集散地。
这里一直是俄罗斯商人最为集中的地方,近年来更有来自阿塞拜疆、利比亚、厄立特里亚、伊朗、摩洛哥、阿联酋等中东、非洲国家以及中欧等地的商人蜂拥而至,经常来这里采购各种商品回国销售。
他们的交易地点主要集中在雅宝大厦和吉利大厦。对于鞋类,小批量采购他们往往会空运,更多的则是通过集装箱运输,从天津港出发,往往要经过一个月左右才能到达国内。所以他们一般会提前一个月来中国采购商品。
郭国树们则负责把厂家最新款式的鞋样托付给吉利大厦或雅宝大厦专门销售运动鞋的店面,由店面的老板通过雇佣的翻译向外商推介产品,然后就可以安心等待店面老板下订单了。在郭国树的家乡莆田,有相当一部分制鞋企业采用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主要通过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的窗口开展对外贸易。
春节后返京的郭国树很快发现,由于伊拉克局势不明朗,市场上的中东客商越来越少。“每年对俄罗斯的销售旺季一般在冬季,而对其他国家相对来说季节要长一些,春节后这一段时间正是销售的好季节。”美军的导弹在伊拉克一炸响,他就被粘在了电视机前,无奈地观望着战事的进展,“战争一打响,这里的中东客人都跑回去了,我已经有半个月没有接到订单了。”
战争把雅宝路上熙熙攘攘的客流似乎都赶跑了,街头显得有点冷清。一些靠拉货为生的三轮车工无聊地聚在一起唠嗑,吉利大厦门口,几个来自俄罗斯的商人竟然搬出凳子坐着,也有人靠着墙壁抽闷烟。吉利大厦一楼咖啡厅的服务员抱怨说,以前来咖啡厅的人谈生意的居多,她每天的营业额也比较可观,可如今大半人是来打牌消磨时间,一天下来也消费不了多少钱。
张彩云是一位英语和俄语翻译,在雅宝路上已经闯荡了三年。她专门负责莆田和温州鞋业的客户接待,每天都能感受到鞋业市场的阴晴变化。“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老板很发愁,厂家着急他也跟着着急。我原来有几个中东来的固定客户,一开战他们都不敢来了,我这一段时间也比较闲,谁知道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4月初,终于来了一位来自厄立特里亚的商人,这让张彩云显得很兴奋:“感觉好象很长时间没有客户来了。”这位名叫Biniam Kifle的商人此次在中国准备采购一个集装箱的鞋,他说:“中国的运动鞋很有吸引力,产品质量不错价格也不贵,在我国卖得很好。我想趁着销售旺季到来之前多采购一些。”
但在这个阴晴不定的季节,这类过去每天习见为常的生意场面却成了惊鸿一瞥。当4月中旬伊拉克战事即将结束的时候,萨斯却又不期然从天而降,而且似乎比战争威力更大。4月底,伴随萨斯而来的恐慌情绪开始在北京的空气中四处扩散,终于让雅宝路进入了最冷清的状态,连原来经常徘徊在街头的俄罗斯客商都纷纷打道回府,很多门店也因担心传染而不得不停业。
在原本生气勃勃的暮春时节,一直强劲跳动着的中国鞋业的脉搏,终于在雅宝路上暂时停顿了下来。
蝴蝶效应中的生产商
尽管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福建莆田,郭国树们背后大大小小的制鞋企业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雅宝路上这场倒春寒刺骨的寒意。
“美国和伊拉克的这场战争,对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影响真的太大了。”朱健伟感慨万千,“最近本来有一笔5000双的大订单,刚刚要和阿联酋的商人达成协议,谁想到却因为这次战争而告吹。没想到战争的灾难竟然都降临到我的头上来了!”
朱健伟是莆田当地小有名气的一家涉外型鞋业公司的总经理。他的企业专门生产运动鞋,创办于1999年春天。4年拼杀下来,当初的作坊式小厂如今已初具规模,日产量从最初的100双提高到了现在的500双,产品主要通过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办事处销往中东和中亚地区。
对于朱健伟这样的小公司,5000双的订单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几乎可以占到全年产量的5%。
创业之初,朱健伟也曾梦想,要在5年内实现1000万销售额,然后和有实力的厂家联盟,走名牌之路。但4年后的今天,这一目标还悬在天边:“由于经营不力、企业规模跟不上,无法接到大的订单,即使有时候能有大单子,往往因为满足不了客户在交货日期方面的高要求而不得不放弃,这样就丧失了很多可观的利润。”
朱健伟原想在元宵节后继续增加投资以扩大规模。但伊拉克战争却让他的扩张计划胎死腹中,随之而来的萨斯疫情又可能让他错过上半年的生产旺季,和几次难得的外贸订单失之交臂。现在,朱健伟感受到的,在“揪心”之外就是“茫然”。“也不知道鞋业市场何时能够复苏,所以我也不敢轻易追加投资。”他小心翼翼地说,“以前我几乎不看新闻联播的,最近也没有生意了,我天天在家里就是看新闻报道。”
在莆田,和朱健伟规模相当的制鞋企业至少有几十家。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遭受着战争和萨斯的折磨,从春节过后就基本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战争不但烧掉了大部分订单,也烧开了上游的行情,使原材料价格上涨,两头夹击之下,整个鞋业供应链几近瘫痪。
戴志成1996年创办了一家麻鞋大底厂,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顺成鞋材有限公司,同时为多家制鞋厂提供TPR、EVR、橡胶大底和发泡材料,朱健伟即是他的一个重要客户。
国内制鞋企业采用的鞋材,特别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聚胺脂,绝大多数都要从国外进口。因此,在局势动荡的海湾地区,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的小小气流变化,都很可能在市场上掀起一轮价格风暴,让莆田鞋业链条上的企业不堪承受。
从去年11月底开始,一些鞋材,尤其是聚胺脂原材料,从最初的7000元/吨涨到今年2月份的12000元/吨,后来逐渐又回落到10000元/吨,涨幅超过50%。到4月中旬,由于战争影响逐步减弱,聚胺脂的价格逐步跌落到和原来相当的价位。
但供应链上的这种连锁反应是逐级放大的。戴志成说:“战争还未打响的时候,局势不够明朗,石油价格一直不稳定,导致聚胺脂价格上升。聚胺脂价格上升又引起鞋底成本的全面提升,鞋底价格一提升,制鞋企业无法承受涨价的压力,就没有给我们相应幅度的价格调整,我们当然不愿意继续提供鞋底,这样他们的业务也就无法开展下去了。”
戴志成制造鞋底用的原材料是从福建晋江采购进来的,而晋江的聚胺脂材料基本上是从山东齐鲁石化橡胶生产基地购得的。当记者试图采访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的负责人时,他以不清楚具体原因为由婉言谢绝了,不过从他的言语中还是让人感觉到最近销售状况不佳。
因为制鞋企业接单的时候产品价格已经确定下来了,当鞋底料PVC、TPR等化工材料因为石油涨价而涨价接近50%的时候,企业的预期利润已经在无形中减少了。“订单即使不取消,也只能保本甚至亏本。”
上游厂商不景气,下游企业也难逃池鱼之殃。莆田市涵江区新丰纸品包装制造厂近年来专门为莆田的民营制鞋厂提供鞋盒和包装箱,业务发展得一直比较顺利,最近也直接感受到了伊拉克战争的冲击波。新丰老板陈建清说:“我们厂采用的纸浆原材料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战争一打响,国际纸浆市场价格波动得厉害,我都无法承受涨价的压力,很多制鞋厂家纷纷表示不能接受价格的提升而退货。”
纸浆价格上涨带动鞋盒和包装箱价格上浮,在让朱健伟感到吃不消之余,也无心插柳,帮他卸下了一个成本包袱。“本来我们的利润就不高,这下连鞋盒也来找麻烦了!”他说,“后来我们北京的销售代表建议,不用在厂里完成盒包装。因为很多外商都是用集装箱运鞋,他们更希望我们暂时不用包装,这样集装箱的空间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也省去纸盒包装给我们带来的成本压力。没有想到这么一改革,反而一举两得。”
采购商成惊弓之鸟
除了鞋业生产环节遭到重创以外,其它环节也同样受到战争的重大影响。
莆田新力实业有限公司是莆田市外经委下属的一个贸易实体,主要对外承揽鞋业订单,怡丰鞋业、侨发鞋业和步峰鞋业公司都是其订单的主要受益企业。
近年来,莆田鞋业的质量和款式得到越来越多海外国家的认可。新力公司凭借与莆田市外经委的良好关系,通过与台湾、香港两地以及美、英等国家贸易商的合作,每年都能获得近千万双的运动鞋、童鞋、注塑鞋订单。
林秋光是新力公司的一名业务员,经常驻扎在制鞋企业,主要负责产品质量检验和生产过程监控。长期在企业生产操作现场,制鞋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也不知不觉传导给了他,让他的语气显得有些焦急。“较大的几个采购商比如美国的PSS(payless)公司,把原来安排在5月份生产的订单全部取消,大约有2到3万双。搞得我最近一直在协调和各个企业的关系。”他说,“还有一个美国较大的采购商,在战争尚未打响时,就出于种种顾虑,把注塑鞋单子取消了至少一半。还好,没有全部取消。”
PSS这个订单,是经由香港的备达贸易公司下放给新力公司的。而这个单子的取消,涉及的至少有侨发、万兴和华伦等三家制鞋企业。另据莆田市外经委负责人透露,受战争影响,美国的沃尔玛、PAGER等鞋类贸易商为了规避美伊战争风险,也相继取消了原定在莆田成果鞋业、大吉利鞋业、宏茂鞋业、亿承鞋业等企业加工生产100多万双各类鞋的订单,总价值约300万美元。莆田成果鞋业总经理办公室一位人士说:“战前我们这里每个月订单约为60万双。战争打响后,当月就减少到25万双。”
记者试图联络采访沃尔玛驻深圳采购总部鞋类采购经理一直未果,几经辗转,该公司公关事务部一位女士回答说:“以前我们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次情况比较特殊。”当记者请她评论取消订单的具体原因时,被很委婉地谢绝了:“这个问题不太方便回答!”
因为战争的缘故,外商对交货期限变得更敏感,对厂家的交货条件要求更加苛刻。林秋光透露:“特别是美国海关,为了防范国际恐怖分子,每个货柜都要进行完全检查,大大降低了通关速度,往往因为通关耽误至少一个星期。而以前这些采购商对迟到1至2天送货都很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压力就更大。”
运费增加是另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新力公司和外商约定的贸易方式是C.I.F.,需要由中方预付运费和保险费。战争爆发后,航运燃油价格上涨,货物在海运途中还要追加“战争保险费”,这些费用摊到每个货柜上,足足要增加1000美元。此外,很多航运企业出于安全的考虑,纷纷取消航线或是改为挂靠其他港口,无形中也造成了舱位的紧张。
莆田是国内著名的鞋城,制鞋企业已经成为当地青年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也是莆田市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莆田市外经委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制鞋业是莆田市的支柱产业,莆田有60%的鞋革出口,其中美国市场占据53%。”他透露,今年一月份莆田市鞋业出口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18万美元,一季度总的来说下降了5.97%。这个数据同时也得到了福州海关人士的证实。
目前,莆田市共有19家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制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中外合资或是台资企业,包括台资的协丰鞋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88年的协丰鞋业现有员工5000多人,产品全部出口,出口额早在九十年代就已超过1亿美元,曾经是耐克(NIKE)公司在亚洲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
作为耐克公司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丰鞋业在这次战争来临的时候受到的影响有多大,这是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协丰鞋业公司物料检验部门的高级职员邹倩说:“我们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原材料方面的涨价影响不是太大,因为我们早就有所防备。我们最近的生产计划还是照常。”
协丰鞋业进出口协理姚女士说:“NIKE虽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在企业内部还是进行了一系列的防恐措施,比如严格加强进出人员的身份识别。这主要是受到美国政府全球政策的影响,要求我们从生产环节开始加强监控,保证整个供应链的正常畅通。”
进入4月以来,萨斯疫情扩散引起的不安也开始传导到了莆田的制鞋流水线上。记者再次电话采访了协丰鞋业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士表示,从5月份的第一个工作日起,公司每天将对每一位进厂员工用红外线测量体温。否则,一旦发现有一例萨斯患者,协丰也将面临停线的危机。
供应链上的减震之道
战争和疫病给莆田鞋业生态链造成了巨大的恐慌,部分民营企业甚至开始准备放弃今年的生产计划了。在他们看来,继续生存下去需要有一个稳定而安全的供应链,但这却是他们最大的痛处。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马士华认为:“这次战争造成的影响不是一般的中小企业所能主导的,受到的影响要比它能够反过来主导供应链的能力大得多。”
供应链运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从源头到最终用户等供应链成员的协调运作,尽可能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措施之一就是降低库存。在正常情况下,各个环节的库存都压得比较低,这样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也同时削弱了。
“在零库存思想的主导下,人们往往把安全库存也忽视了。”马士华说,“不能说我们的企业家没有安全意识,这和整个大环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取得预期的绩效,但是在战争、自然灾害等异常情况下就会受到冲击。如果持续时间短,可能还不要紧;但如果超过1周,压力就比较大了。从供应链的最终用户到制造商到上游的供应商,这个链条就会一节节出问题。”
其实,年初当聚胺脂等鞋材价格开始猛涨的时候,莆田的鞋业公司就已经纷纷开始考虑如何突围了。
包括朱健伟在内的很多企业老板,曾经想通过扩大库存来避免原材料价格的巨大波动。但他们很快意识到,这种最原始的措施不但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它只能解决一时之患、却难收长远之效。最好的办法,不是企业独自承受冲击,而是要靠整个链条上的企业来共同减震。
在这些民营企业家看来,生活在耐克订单“阳光”下的协丰鞋业们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幸运儿。它们按照耐克的全球标准和规范运作,并能结合中国的国情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能享受到耐克的全球一体化管理,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和持续。“这些优秀的外资公司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安全。它们从原材料的供应到生产都是那么安全。”朱健伟认为这是他的企业陷入战争和疫病泥沼的要害之一,更是他突破目前困境的必由之路。
4月底,朱健伟等人参加了在福建晋江举行的鞋博会,希望和那里的商人进一步加强在鞋材供应方面的合作。而郭国树等人回到莆田以后,已经开始和厂家商量如何学习温州人,直接到中东一带开拓市场,避开当前的被动局面。
不知道类似的供应链炎症下一次发作时,莆田的这些企业能否产生足够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