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第三方物流案例

从半山冲刺顶峰——潜心打造杭州物流航母的赵桂富

2007-3-16 15:2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lili8158 关注度:
摘要:... ...
2004年12月3日。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18°C,前一天的大雾没有出现,中午时分飘起的零星小雨,平添了几分寒意。
    在杭州绕城高速半山出口处附近一个工地的临建简易房中,一场热烈的对话却在两个男人间进行。
    6个月后,王志清回忆起这场对话,记忆犹新。王志清是杭州半山富诚物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当时王志清担任这个职务还不到一个星期。此前,他在全国性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南方物流集团公司工作了8年。王说:“他告诉我说:‘这是我这辈子最后要做的一件大事!’”
    那一刻,从简易房的窗口看出去,30000平方米的工地上,空无一物,一些建筑工人正冒着小雨忙着土建工作。但是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王志清,也让王志清一下子深刻地了解了他。“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分量,我决定跟着他干,即使失败了,也决不后悔!”王志清这样告诉记者。
    王志清口中的这个“他”,就是半山富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桂富。
    2004年年底,42岁的义乌人赵桂富把在宁波的货物托运业务扔给了妻子,只身来到了杭州。经过一番细致的考察,他选择了位于302国道旁杭州绕城高速半山出口处的农科院停车场。这个停车场正因为生意寥寥而急谋出路。他一口气签下租用15年的合同,首期投资600多万,在这片3000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多功能立体仓库,物流专区、办公区、生活区以及其他服务配套设施,按照他的蓝图,一一拔地而起。
    目前,半山物流已组建分公司、办事处12个、物流专线48条。业务覆盖全国干线运输、零担配送,并代理国际航空和海运,集海、陆、空、铁路、内河五位一体的立体物流配送模式和网络。拥有各类自备车辆90余台,骨干车队12支。已成为颇具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在赵桂富眼中,这一笔投资,是他这辈子要做的最后一件大事,但事实上,这极有可能成为他这辈子做过的最大的一件事。
    2005年3月1日,8辆刷着橙色标志的半山富诚公司的物流运输车满载货物,分别驶向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当天,新华网浙江频道评价说,这意味着,杭州的物流航母启动了。
    组装电子表的日子
    15年前,赵桂富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大的投资手笔。当时,他还在义乌一家造纸厂上班。每个月拿百十块钱的工资。不过,赵桂富还有另外一项生财之道。当时,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已经开始发轫,很多人都靠代加工小商品补贴家用。
    回忆起往事,不善言谈的赵桂富说:“那时候,我们真的是很苦的,很苦的。”“那时候,我和我老婆还没有结婚,她没有工作,就从市场里拿一些袜子来熨,靠这个挣点钱。后来,有一阵子,电子表兴了起来。我们就开始组装电子表。我老婆从早装到晚。我呢,白天在单位上班,下班后和老婆一起装,有时候要做到晚上2点钟。”“装电子表很便宜的,一只还挣不到一分钱。不过,我们手脚很快,一天可以组装很多只。我记得最多的一天,我和我老婆,连白天带黑夜,一共装了三千多只,挣到了30来块钱。”那时候,30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赵桂富说到这儿,脸上浮现出不易察觉的笑容,仿佛这30块钱带给他的快乐穿越时空的阻隔,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好景不长。就在他结婚的1991年,赵桂富所在的造纸厂因为严重亏损,被作为义乌市第一批试点企业关闭了。
    迈出第一步
    命运在这里出现了分野。赵桂富面临着两种选择。组织上把他安排到另外一个单位。在那里,他可以继续保住自己的“铁饭碗”。但是,原单位的变故让赵桂富看到铁饭碗似乎也并不牢靠。
    生活中的变化,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挫折;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意味着契机。赵桂富属于后者。他说:“如果我们单位不倒闭,我可能不会出来,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厂子里。后来,我就开始想自己该何去何从。”
    由于工作关系,赵桂富掌握了一些市场信息。当时,挂历热遍全国,从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往全国各地的挂历不计其数,而赵桂富可以通过原来的关系,只付50%的货款就可以拿到印刷挂历的纸张。赵桂富觉得这是个机会,他找了几个合伙人,准备自己干。但他面临的代价是,必须放弃铁饭碗,放弃所有的福利。
    15年后,赵桂富面对记者,口气轻松地说:“我所有的福利都没有了,什么医疗、养老都没了,我只有靠自己了。”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绝不可能如此轻松。
    赵桂富迈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而这一步一迈出,他就再也无法停下来。
    给别人做广告
    赵桂富走上的是一条不平坦的路。市场风云变幻,守株者永远等不到第二只兔子。两三年后,纸张市场的供应越来越紧俏,新的进入者越来越多,利润也日渐稀薄。继续做下去,甚至有可能会赔本。幸运的是,他这时已经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赵桂富想到了转行。
    他把目光投向了数百里外的湖州织里镇。这个小镇紧靠108国道,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童装批发市场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生在义乌长在义乌的赵桂富耳闻目睹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初创和日渐繁荣,凭直觉,他感到成功是可以复制的,织里的童装市场会有发展前途,那么自己去织里发展,也会有前途。
    赵桂富倾囊而出,加上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钱,凑了50万,来到了湖州织里。这一年是1995年。当时的织里,远非今日声名远扬的全国最大的童装生产和销售基地。那时,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是在福建石狮。南来北往的客商们第一选择都是去石狮进货,很少知道织里的这个童装市场。
    赵桂富买了一辆3吨的跃进牌二手货车,准备依托童装市场搞服装托运。这是赵桂富平生买的第一辆车。他申请到了跑天津的一条路线。当时,北方的市场基本是一片空白,根本没有什么人到织里来上货。这样一来,赵桂富的托运生意成了无源之水。
    在痛苦的等待之后,赵桂富决定必须改变这种局面。而要改变局面,首先就必须让外界知道织里,了解织里。赵桂富想到了做广告,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织里的童装市场。
    赵桂富口袋并没有多少钱,他力所能及的做广告的方式就是印传单。他自己背着几千份印着宣传织里童装市场的广告单,踏上了北上的路。他找到天津的大胡同批发市场,挨家挨户给经营服装的摊子发传单。丰富多样的款式、低廉的价格以及配套的托运服务,立即吸引了天津的客商。
    交了30多万学费
    来织里的客商逐渐多了起来,赵桂富的生意也有了起色。就在他感到事情顺了起来时,他无法预料到,一场足以把他打垮的灾难就在不远处等着他。
    1996年10月,来自天津的客商把一批价值27多万元的服装交给赵桂富托运。这可是笔大生意。“当时,我老婆负责配货。正好有一辆挂着石家庄车牌的货车在等着配货。司机大概50多岁,留着胡子,穿得很朴实,脚上是一双黑布鞋,看上去人很老实,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可以信任。我老婆看了他的驾驶证行驶证,做好记录后,就放心地让他装货了。没想到这一车货一去就没有回音了。我第二天立即赶着去石家庄追查。到那里一查,心里都凉了。这个司机的行驶证驾驶证全是假的,连他的车牌都是报废车辆的。27万呐,加上这一路追查,又花了大概5万元,一共亏了30多万。”“我老婆都快急疯了。这个打击差点把我也压垮了。但是我想,这个损失我必须扛起来,我马上回到老家,到处借账,把这笔钱还给客户。那时手头紧的,连招待客户的饭钱都要赊账。”赵桂富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赵桂富交了30多万学费,却也赢回了过硬的信誉。他挺过来了,他的生意也日渐兴隆。
    赵桂富的学费没有白交,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搞托运,货物的安全是第一位。9年后,当他在杭州斥资600万设立半山富诚物流公司时,他没有忘记“安全”这两个字。“在公司的架构里,我们专门设立了安全部,安排专业人员对接受配货的外地车辆以及驾驶员的9大证件进行检查;对司机和随车人员进行录像留档;还安排信息跟踪员每四个小时联系一下途中车辆,以后,我们还要用上GPS定位系统……”
    赵桂富这样说的时候,眼中充满了期盼。他的公司,就像一个攀到了半山腰的登山客,前面的路,当然会有惊险,但也会有更好的风景。他期盼自己的公司能够迅速地做强做大,在杭州物流市场的大蛋糕中占据最大的份额。
    杭州的物流业
    杭州的物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经历了“一张桌子两部电话”的原始阶段和各自为政的诸侯混战的阶段,逐渐走上了正规发展。
    2004年杭州制定了《杭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杭州的第三方物流业开始进入专业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半山富诚物流公司也以其独具特色的运营模式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
    陈禹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