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第三方物流案例

中信物流有限公司物流系列案例介绍

2007-3-16 15:5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lili8158 关注度:
摘要:... ...
中信物流有限公司隶属于中信集团公司,从1993年开始从事道路货物运输业务,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涉及道路货物运输、商品车运输、大型物件运输;汽车仓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销售汽车、汽车配件;货运代理;仓储保管;分批包装;配送服务。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和建设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物理网络。提供包括公路、铁路、内河、近海的运输、仓储和城市配送的全程物流服务。中信物流秉承“开拓创新”的中信风格,面向21世纪的全球化经济浪潮,向顾客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汽车物流
    拥有各类自营商品车专用运输车286台,调度运力800余台,已经形成年运输能力25万台。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领先汽车物流供应商,一是加强物流物理网络的建设,在北京、郑州、广州、芜湖、长春、重庆、天津设立分公司,在沈阳、上海、南京、临海、东莞、永州、柳州、成都、武汉、福州设有办事机构,通过运力与运量资源的有效调控,实现车辆利用率和实载率的提高;二是加强与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协作与交流,引进并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和手段,提高综合物流管理能力,目前与日本物流企业组建的合资公司即将开始正式运作;三是延伸整车物流服务内涵,通过城市配送、区域配送、仓储等方式实现汽车零部件、整车物流并举,目前拥有北京、广州、重庆、西安、上海五个大型零部件及整车仓库,以及北京、广州、上海地区的城市配送项目。
    中信物流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中信服务、日日进步”的服务理念,注重以优异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及社会的需求,赢得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郑州日产、北京现代、北汽福田等客户的信赖,连续两年成为郑州日产整车物流总承包商。
    工程物流
    目前公司拥有170辆大型设备特种运输车。为满足客户需求和发展的需要,2003年新引进两辆意大利产520马力的依维柯重型公路牵引车,法国产载重量900吨的尼古拉30轴线模块拼组式全液压平板车,载重量400吨的尼古拉桥式运输梁架,设备能力为世界一流。
    典型案例1:国家西电东送贵广直流输变电工程综合物流服务项目
    2003年,中信物流有限公司与国家南方电力公司签约国家重点工程——“西电东送”项目“贵广直流输变电安顺换流站超限设备运输”任务,合同总包价款6500万元。该项目共有超大型设备76台,其中包括7台单件重量280吨的设备、7台单件重量248吨的设备、3台单件重量129吨的设备;单程最大运距超过6500公里,其中铁路段运距2350公里,其难度是建国以来铁路运输最大的;该项目运输方式包括公路、水路、铁路多种联运,其组织协调程序之复杂、运距之长、技术难度之高,是国内少见的特大型项目。
    在该项目中,对于进口货物,中信物流有限公司由港口接货起,为业主提供理货、报关、商检等港口代理服务及卸货港至施工现场的公路、铁路、水路运输一条龙服务;对于从中国国内采购的货物、设备,我们由国内供应商制造厂接货,并通过公路、铁路、水路运输至施工现场的门-门服务。
    由于设备的尺寸严重超限,公路运输采用由法国引进的400吨“桥式”组合挂车完成;并特制3台D26B(落下孔式)长大货车(自备车)以完成铁路运输。该工程的技术难度和运输复杂程度在国内是空前的。
    典型案例2:洛阳石化总厂化纤工程进口超限设备运输项目
    洛阳石化总厂化纤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64亿元。中信物流凭借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和项目运作能力,在竞标其超限设备运输项目中,一举中标。
    在该项目中,对于进口货物,我们由港口接货起,为业主提供理货、报关、商检等港口代理服务及卸货港至施工现场的公路、水路运输一条龙服务。
    该项目从上海港接货,经长江航运至武汉,然后转入汉江,并在汉江北岸修建临时码头上岸,沿107国道行驶750公里,穿越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线、通讯线,跨越高速公路、公路隧道、收费站、桥梁等3700余处障碍,顺利完成以重145吨、长12.75米、直径7米的氧化器为代表的超大型设备运输任务,得到河南省政府和洛阳石化总厂的高度评价。其中,氧化反应器的运输难度之大,在国内是空前的,获得1998年度“全国大件运输之最”称号。
    典型案例3:上海磁悬浮综合物流服务项目
    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行线,全世瞩目,其列车轨道梁是一种精密的大型构件,轨道梁的运输和吊装更是一项特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确保安全有效地完成轨道梁的运输吊装任务,中信物流对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线轨道梁的运输实行项目化管理,对运输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典型案例4:中海壳牌南海石化综合物流服务项目
    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总投资43亿美元,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将建成年产230万吨石化产品的具有世界级规模的石油化工联合工厂,其联合装置包括生产蒸汽、发电等公用工程设施、储运设施以及废液处理和环保设施,核心是一套世界级规模的以凝析油或石脑油为原料,可年产80万吨乙烯和43万吨丙烯的乙烯裂解装置。
    中信物流凭借雄厚的实力和科学的技术方案,一举中标,成为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报关报检总代理和两个主要标段(OSBL标段和CTCI标段)的国际、国内货运代理。
    在该项目中,对于进口货物,通过与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合作,中信物流由业主指定地点接货起,为业主提供一条龙服务,包括:接货地具体至装船港、装船港至卸货港、卸货港至施工现场的公路、铁路、水路、空运综合运输服务、吊装服务和理货、报关、商检等港口代理服务。
    尤其对于其中的超限设备,根据设备的尺寸及特性,通过细致周密的路线考察、调研等,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确定适宜的运输船舶和车辆、制订科学可行的装卸、加固、排障、运输方案,将货物安全迅捷地运抵目的地。
    典型案例5:网络制胜——汽车物流经典案例
    如果说我国汽车行业“井喷”式增长给汽车物流带来了丰美大餐,中国的汽车物流企业应该美美地分享其胜餐,然而,中国的汽车物流企业却笑不起来,因为现在绝大多数中国的汽车物流企业正经受着吞下之后难以下咽之痛。
    据统计,去年的汽车整车“零公里”物流量将近300万辆,从事汽车整车物流的企业有400多家,而其中有近一半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能够赢利的大中型企业也面临着利润急剧下滑之局面。许多企业获取新项目之后,面临着做下来难以赢利,不做则使企业信誉丧失,并且可能遭受更大程度亏损尴尬局面。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以下几方面:1、汽车降价迫使汽车企业纷纷压缩物流成本,据统计国内汽车厂商的汽车物流成本较2年前相比,下降幅度高达30%-50%不等;2、中国的汽车物流企业绝大部分是地区性经营企业,以前为“单向运输,双向计费”,而今汽车物流价格下降之后,返程若空载,则“运一次,赔一次,运的越多,赔的就越多,不做则赔更多”;3、国家出台政策对一些超长、超宽的运输车辆进行限制;4、油费、过路费等费用持续上涨。
    而中信物流则是个“另类”,目前,其依靠其网络优势不断将一个个项目拥之入怀,2003年年底,拿下国内南方某个最大汽车合资企业整车物流一半的份额之后,又成功中标华东某大型汽车企业华南地区的整车物流项目。用中信物流的话来说“在历经铺设网络的艰辛之后,春天正朝着我们走来”。
    中信物流前身是中信运输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汽车整车物流的企业之一,早在1996年就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企业提供成品车“零公里”物流运输服务,当时,汽车物流企业寥寥无几,而运价则比当前运价高出近80%,企业每年很轻松地坐收暴利。在当时如果围绕着这两家最大的汽车企业来做,或许中信物流是这两家中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之一。然而,在1998年,中信物流的决策者却受现代物流理论——“网络是物流利润最重要的来源”的触动,清醒地认识到“从单向高利润向双向低成本转变”才是将来汽车物流业腾飞的基础,于是前瞻性地提出“全国网络化物流经营”战略,开始了物流网络铺设之路,并相继开发了神龙汽车、广州标志、广州京安云豹、湖南猎豹、郑州日产、海南马自达等客户,网络化运作开始出现雏形。
    铺设物流网络对于当时实力有限的中信物流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人、财、物一下分散到全国各网点,使得每一处运作力量都很薄弱,而网络管理更是一张纠缠不清的网,使公司管理人员如同消防队员一样到处去灭火。2年时间过去了,公司的老业务份额不断下滑,新业务也不能占取绝对优势,铺设网络使中信物流付出了巨大代价。
    2001年,中国的现代物流理论在中国如同星火燎原一下吹遍全国,“现代物流企业究竟如何经营”是各种研讨会探究的话题,而“物流网络和信息网络”是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作为一种普遍观点被认同。
    这一观点一下增强了中信物流决策者和所有员工的信心。为此,中信物流继续加大网络开发的力度,并将信息网络、仓储网络作为发展的重点进一步丰富物流网络的功能和范围。2003年,中信物流历经2年时间自主开发的中信汽车物流管理系统(CLS系统)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使全国车辆调度管理和货物跟踪实现可视化,打破了网络化管理的瓶颈,同时,在各大中城市和大型港口枢纽中心建立10个仓储基地,构成了全国仓储网络,而多式联运网络也在筹建之中。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艰辛的网络化运作之后,物流网络逐渐开始给予中信物流以巨大回报。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突然发力,全国各地汽车生产企业在产销规模急剧扩大,汽车物流需求也随之迅猛提升,然而汽车降价势头更加猛烈,汽车降价浪潮也一浪高过一浪,汽车厂商对物流成本的压价也一压再压,许多地区性运作的物流企业因为缺乏网络不能提供全国性物流服务使其面临大好商机却难以捕捉。而此时,网络逐渐完善的中信物流却大受汽车企业青睐,“中信物流服务能力是最强的,全国任何一个地区都能按照中信物流的成本和质量要求提供服务”,这是某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给中信物流的评价。在2002年和2003年期间,中信物流凭借网络优势接连获得天津丰田、成都丰田、北京现代、郑州日产物流总包、一汽大众北京城市配送等物流项目,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而2003年底的新东风和安徽奇瑞项目的获得更是让业界为之侧目。2002年,中信物流业务量较2001年增长了96%,利润增长了84%,而2003年业务和利润则分别增长了188%和166%。至今,中信物流纵通南北,横贯东西的物流网络中,共有1000多辆的自有轿运车和联盟轿运车以78%的平均重驶率、40万量商品车的运输能力在运行,为国内18家分布在各地的著名的汽车生产企业提供着全国性的物流服务。
    “展望未来,我们还要大力发展物流网络,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公水铁相结合的多式联运网络,我们的想法是我们的网络资源让海运和铁路能形成对流”,中信物流决策者如是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