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阴医药信息化看医药流通行业IT改造之路
2007-3-20 16:4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lili8158 关注度:摘要:... ...
“2003年1月1日开放药品分销服务,除超过30家的连锁企业不允许外资控股外,其它不限制。在此之前,外资是不允许进入药品流通领域的。同时,进口药品的平均关税由目前的12%左右逐步降至5.5%-6.5%。”这就是中国政府在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所做出的关于医药领域的承诺。掐算一下时间,只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留给国内的医药流通企业了。我们的医药流通企业在这3个月里要做些什么?是做最后的冲刺吗?恐怕想在3个月的时间做成什么并不容易,但我们却可以谋划些什么了!
谋划——怎样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怎样提高企业在供应链环节上的价值、怎样在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的前提下依然保持有序地管理、怎样降低物流中的大量成本、怎样为客户提供最满意的服务、怎样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品牌等等一系列问题——现在的医药流通企业都在做着这样的谋划。虽说江阴医药不是国内前几位的医药流通企业,却也开始谋划怎样借信息技术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规模带来竞争力
从一些迹象表明,未来几年,中国医药流通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现行的国有、集体经营、四级站批发模式将被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的集约化配送制、连锁制取代。我国的药品流通长期以来基本上属于国有专营,各级医药公司经营药品批发,负责药品零售的药店和医院则必须统一从医药公司进货,下属的一、二、三级采购供应站均为国有制企业。这种4级批发模式造成了整个医药流通渠道的效率低下,1999年上半年,全行业16000余家企业亏损面达到32.1%,并呈逐年递增之势。原来的医药流通格局已经淤塞严重,亟待打通。
按照国家经贸委医药司等部门的设想,未来5年内,国家将扶持建立5到10个年销售额达50亿元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建立40个年销售额达20亿元的大型企业,两类企业的销售额将超过全国销售额的70%。可见,规模发展在医药流通领域内是必然。在这里先提一个问题——规模的基础是什么?
信息技术是规模的基础
如果我们拿中国的连锁药店与美国的连锁药店对比,就轻易地发现我们的竞争弱势。美国连锁药店大都规模很大、分店多、分布广、发展快。全国最大的连锁药店共有4000多家分店。在这里,规模大是指其各分店多为2000 m2以上,经营四五万个品种。而国内最大的连锁药店重庆“和平堂”布点也只是达到了300家。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连锁药店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高效率的管理,从而节省了费用,保证了经济效益。各家药店均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的终端遍布各分店,从而实现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包括电子数据管理、卫星通讯、配送盘货控制,销售分析,以至于员工的绩效考核。分店每日营业数据,都以最快的速度汇总至总部,由总部在充分掌握具体情况的条件下决定下一步的对策;总部的任何指令几乎同时到达数百家或上千家分店。另外,很多药店都不自设配送中心,而由批发商来担任这个角色,依靠电子订货系统,与批发商或供应商在网上联络,随着传递需求,由此实现了沟通的流畅无阻。
这种依靠IT技术的规模发展也正是国内连锁药店经营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的发展方向。于是,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就是——基础是信息技术。江阴医药公司这次与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正是这个答案的一个实例验证。
IT如何到位
目前医药企业所处的大环境是医药分业经营、医保制度实施、OTC制度实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等。这一切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药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从医药行业内部来看,其经营因为药品的特殊性而相对比较复杂,譬如说不同药品的储存条件要求严格,其运输方式要求严格,其批号管理复杂、品种繁多等等。这些都对经营药品的企业来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那么国内的医药连锁企业该如何入手实施改革呢?江苏江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选择了用友,选择对在该公司总部和下属企业全面选用“用友ERP-网络分销医药行业解决方案”,以此实现数据共享,构筑整个公司分销通路的信息化管理基础平台。
江阴医药董事长兼总经理卞纯荃认为,目前医药连锁企业的竞争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价格的竞争;第二品牌的竞争;第三服务水平的竞争,这其中包括经营的品种是否齐全、配送服务是否优良。而要实现在这样的竞争中的竞争力,力量则来源于IT技术的应用是否到位。
这套系统分为三个主要子系统:批发管理子系统、连锁管理子系统、连锁门店离线管理子系统。除了这三个主要子系统外,还有系统管理子系统、集团查询子系统、客户端子系统、供应商查询子系统、转帐子系统和门店在线子系统等辅助系统。批发管理子系统是批发分公司使用的系统,主要负责处理涉及批发的各项业务,并处理对连锁分公司下属的各家门店的商品配送业务;连锁管理子系统是连锁分公司使用的系统,主要负责处理下属各门店的配送申请(实际也就是对批发分公司的采购申请)、监控各门店的销售和库存情况,处理门店的各种结算业务。连锁业务系统中提供与各门店进销调存有关的各项报表;连锁门店离线管理子系统是连锁门店使用的系统,主要负责收集门店的销售情况,提供给门店管理人员简单实用的日常查询报表。
赢得第三类利润
从江阴医药实施的这三个主要子系统可以看出,对于库存商品的准确掌握有多重要。从药零售业的经营流程看,物流包括需求预测、定单服务、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仓库管理以及退货处理等。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客户所需产品的可得性,其管理的核心是对存货资产的管理,一般而言,企业存货的价值占企业总资产的25%左右,占流动资产的50%,因此控制存货的数量和份额,提高存货的流动性,就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工作,它会给企业带来“第三类利润”(主要是能大幅降低营销费用、坏帐等)。江阴医药董事兼副总经理张毓法在谈到用友这套“ERP-网络分销管理”系统将给企业带来的最明显的好处就是,首先能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其次就是能提高管理效率,譬如说,江阴医药的采购环节就将有非常大的变化。目前,江阴医药按商品的分类由6个业务部门分类采购,大部分情况下采购量为一个月的销售量。但在实施了用友的"ERP-网络分销"系统之后,采购则将是统一由一个部门完成,不需要再象过去那样分别由6个业务部门采购。这样集中采购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也大大地降低了成本。而要实现集中采购,基础就于在总部对各个部门、门店、分公司、二级批发分公司的情况有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
据卞纯荃介绍,为了搞好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江阴医药也花了很大精力在员工和领导层的培训上,包括思想意识的培训和操作方面的培训。江阴医药希望整个系统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尽管卞纯荃没有明确地说,但看的出来,这是为了尽快适应WTO的承诺而展开的3个月的冲刺。
公司背景:
江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江阴市医药总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江阴市唯一合法的二级医药批发企业,原国家医药管理局GSP达标企业。现有6个业务分公司,1家中药饮片厂及控股的江阴市兴国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辖下72家药店)、3家合资企业,员工总数达到600多人。主要经营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诊断药品;一、二、三类医药器械以及保健食品。经营品种上万种,仓储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实现江阴城乡24小时内送货达到,外市48小时内送货到达。在2001年销售金额达到3.03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医药批发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