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反应仅属一般
深圳市政府今年初公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港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对进驻当地的国际航运、物流企业给予奖励,以吸引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的地区性总部或操作中心落户深圳,并规划建设「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总部基地园区」,重点引进世界前30名公司地区性总部进驻。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班轮公司对该意见反应仅属一般,且考虑因素很多。
日前,深圳市政府进一步落实该意见的建议,由深圳交通局和财政局起草的《深圳港航产业发展财政资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市政府的同意并发布实施。该办法将安排专项资金,对落户深圳的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地区总部和深圳港新增航线进行奖励。
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在一个港口座谈会上表示,定出今年要完成的港口货柜吞吐量目标为2000万标箱,他已要求相关部门尽快落实各项鼓励措施,尤其是财政投入、补贴和奖励支持,为深圳港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三月柜量狂升33%
深圳港今年首季完成货物吞吐量4518.4万吨,同比增长18.6%,而集装箱吞吐量达453.2万标箱,增长14.8%。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首两个月深圳港的柜量徘徊在单位数字低增长水平,柜量数字与2006年首两个月相比明显偏低,但3月份的表现完全脱胎换骨,柜量同比狂升33%,报180.24万箱,令今年首季整体柜量的增幅仍维持在双位数,重上月产量双位数的既定策略运用上。由此可见,深圳交通部门已紧盯港口货柜月产量数字的变化,一旦有风吹草动,即召集部门研究对策或调动资源运用。
另外,深圳西部赤湾集装箱码头今年首季完成吞吐量136.2万标箱,同比去年的107.8万标箱,增幅达到26%。同时,赤湾集装箱码头在深圳港的市场份额也由去年底的27%,上升到今年首季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