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实际上,由於航程关系,船只调度早已排定船期,难以有所变更,货主大多无法如愿。在该新制正式出炉后,华南航线市场立即掀起波澜,各航商纷纷重新调整船期,以因应各钢厂的提前出货需求;必须承受额外的每吨2、30美元的溢出成本,各货主纷纷洽询提前赶在实施日期前装船的可能性,在此同时,衡量得失,并提出接受运费加价条件。
业者进一步表示,最近华中、华北销台钢材运费维持在高档,以上海至高雄为例,每吨运费达16、17美元水准,由青岛至高雄的钢材运费也持稳在每吨18、19美元,至於拔云圈至高雄港则在每吨20~21美元,天津至高雄港每吨约在22~23美元;而货主们均依上述价码加价2~3美元,希望能抢先取得出货舱位,无形中,导致现阶段各港口的钢材运费行情陷入一片混乱局势。
航商并坦言,事实上,华中、华北航线的船期操作异於华南线,由於航程时间长,其船只调度的弹性空间相对被压缩,欲提前个一、两天到港或许可能,但若时间相隔达3天以上根本无法成行,因此,绝大多数货主势必会大失所望。
上一篇:深圳五大港区重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