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后,即2010年,泉州港有望实现“亿吨大港”的目标。4月12日,《泉州港总体规划》(下简称“规划”),获得由福建省交通厅和福建省发改委联合召开的评审会通过。该规划描绘了泉州港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泉州港的湄洲湾南岸将发展成为省临海工业的重要港区和新兴的国家集装箱运输枢纽,远期的泉州港将成为国家沿海主要港口。
四大港区构建泉州港
根据规划,泉州港由四大港区构成,分别是湄洲湾南岸港区、泉州湾港区、深沪湾港区和围头湾港区,其中湄洲湾南岸港区、泉州湾港区是泉州港的中心港区。而肖厝、鲤鱼尾、石湖则是泉州港的核心作业区。
此外,每一个港区都有其明确的功能:湄洲湾南岸港区,开展大型散货、大型远洋集装箱运输及发展临港工业;泉州湾港区,开展内外贸(以内贸为主)集装箱、多用途、通用、对台综合性的运输;围头湾港区和深沪湾港区,开展服务于地方经济生产的多样性运输,包括集装箱、干散货、液散货、件散货,中远期可以向大型化发展。
三年后吞吐量过亿吨
2005年,泉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046万吨,居全国沿海港口排名第18位,集装箱达63万标箱。而根据本次的总体规划,在深入分析泉州港吞吐量现状和腹地未来经济工业化进程发展特点后,采用综合分析预测法的原理和思路,进行未来港口吞吐量的预测。泉州港据此预测,2010年货物总吞吐量为1.06亿吨,集装箱的吞吐量为200万标箱;2020年货物总吞吐量达2亿吨,集装箱的吞吐量为800万标箱。
另据了解,湄洲湾南岸,水深,建港资源优越,将以石化船舶工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如福炼10万吨级原油码头、在建的30万吨原油码头等大型液散泊位、即将建成的1200万吨规模炼化一体化上下游系列企业,以及泉州修造船厂等大型临海工业企业……这些大型临海工业项目的开发将奠定泉州港为福建省大型工业港。
□背景链接
泉州港上世纪90年代起步,与我国先进港口相比,综合水平较低,港口规模尚小,功能单一,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不足。港口布局尚待完善,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港口辐射、带动能力还未完全发挥;运力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型专业化码头少,特别是集装箱码头等级偏小。
而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泉州港打造“亿吨大港”的目标,编制《泉州港总体规划》,目的正是要解决问题,快速发展港口,“以港兴市”。
下一篇:招银港区迎最大集装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