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十届10次惠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惠州港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有关内容,东江市港务管理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郑勇学。
集装箱将成为惠州港主要货种之一
据郑勇学介绍,这次编制的《总规》范围涵盖我市辖区内的沿海和东江两岸,规划年限至2020年。根据惠州市的区域条件及港口发展环境,《总规》确定惠州港的性质和功能定位较合理。惠州港是我省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大型临海工业开发为依托的重要港口,将逐步发展成为以石油化工品、集装箱为主,兼顾大宗散货运输等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与以前的《惠州港沿海港口总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98版规划》)相比,这次《总规》把惠州港的集装箱装卸业务提高到更高的位置。
郑勇学说,目前,我市集装箱生成量已达200多万个标准箱。因为惠州港还没有大型专用集装箱码头和远洋航线,我市的集装箱货物基本上通过深圳、香港等港口中转。今年下半年动工建设的2个5万吨级专用集装箱泊位将大大提升惠州港的地位,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力。
惠州港由原8个港区调整为一港四区
《总规》对惠州港划分为一港四区,即荃湾港区、东马港区、碧甲港区和东江内河港区。《98版规划》把沿海港口划分为8个港区,其中有些港区属于远景发展港口用地,有些港区与海域功能区划有矛盾。因此,这次《总规》作了相应的调整,即取消了五洲港区,将其作为港口发展用地;澳头港区将作为旅游生活岸线开发利用;荃湾、纯洲、喜洲、澳头4个港区合并为荃湾港区;碧甲和范和两个港区合并为碧甲港区;东马港区维持不变;东江内河港区原则上在东江两岸每个镇布置一个作业区。
码头和进港航道等级全面提升
为了适应全球航运市场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原油接卸码头规划为30万吨级,煤炭接卸码头规划为1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规划为5万吨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马鞭洲、碧甲、荃湾3条进港航道分别提升到25万吨级、10万吨级和5万吨级。
东江内河港区将成散杂货物运输服务港区
《98版规划》由于种种原因,其规划范围只限于沿海港口。此次《总规》将东江内河港区功能定位为提供惠州市及东江上下游周边地区大宗原材料和建材等散杂货物运输服务的港区。
“2000年以后,我市东江航运市场逐渐复苏。但是东江惠州段没有港口规划,内河码头建设处于无序开发的状态,一些开发商随意占用港口岸线并建简易码头经营货物装卸业务,不仅扰乱了市场,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郑勇学说。
郑勇学说:“我们目前正在对东江内河港区进行规划的细化工作,接下来将着重对石湾、园洲、龙溪、罗阳、潼湖、汝湖6个作业区进行规划,其余维持现状。”
上一篇:东升投1500万整治内河
下一篇:大宁河航道激活库区“双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