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纸上看到在天津机场可以运营‘国际中转’业务,请帮我们解释一下好吗?”6月13日早晨,在天津机场海关物流监控科,澳洲航空公司的总代理向关员咨询。他们认为,畅通的“国际中转”运营渠道与天津机场自由上下国际货物的“第五航权”珠联璧合,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从2004年天津机场开通首条欧洲航线以来,天津机场海关把采取灵活方便的物流监管模式作为支持天津空港物流长远发展的关键。目前,天津机场的国际航线已经从8条增加到19条。今年前五个月,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国际货运吞吐量大幅增长,海关共监管进出口货物4.4万吨,同比增长16.1%, 空港物流发展势头呈现良好态势。
“卡车航班”,将空中航线向地面延伸
“卡车航班”是民航界对运输航空物品货车的称呼,是为弥补飞机不能到达某个地点的运输缺陷而开辟的航空货运服务项目。2004年荷兰马丁航空公司有意落户天津机场,向海关提出航线能否通过“卡车航班”向环渤海地区腹地延伸的问题。为此,天津机场海关专门联系北京、太原、哈尔滨等9个空港海关召开联席会议,开通了天津与上述地区间的地面卡车航班转关业务。如今,“卡车航班”正以其运载量大、运作成本低,方式灵活等优势蓬勃发展。
“空空转关”,为转关货物插上“翅膀”
针对在1000公里以上的“卡车航班”在运输时间、运输成本和运输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天津机场海关开展了“空空转关”,海关监管空运货物可以利用国内线飞机进行转关运输,为转关货物插上了“翅膀”。目前,国航、深航等七家航空公司的国内航班可以在天津与上海、昆明等十个国内重要城市双向运输。
谈及“空空转关”,荷兰马丁航空公司天津航站站长张耀明先生激动地说:“这项业务简化了手续,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运营成本,可谓一举多得。例如从天津转运到哈尔滨,运输速度提高10倍,运输成本仅为原来的10%,而且更加安全。”
“陆空联运”,为天津企业“量体裁衣”
天津企业的很多货物都经香港转运,然而两地之间的空运能力有限。为此,天津机场海关又为企业量身定造了一种新的物流模式――“陆空联运”。天津叶水福物流有限公司物流部张玉顺经理告诉记者:以前货物经香港到北京再运往天津,成本较高。现在,货物可以从香港经陆路运输进境,在深圳办理转关手续后,搭乘国内航班“空空转关”到天津。公司节省35%的物流成本,缩短货物中转时间8个小时以上。
“国际中转”,促天津机场做大做强
现在,国际货物在天津机场陆、空立体转关格局已经成形,但天津机场海关仍在不断探索新型监管模式,促进空港物流发展。今年3月27日,首票国际中转货物顺利通关。货物由韩亚航空公司运输进境、在天津机场中转、再由荷兰马丁航空公司运往肯尼亚。这种业务与天津机场海关现有的物流监管模式相互配合,利用国内各地区间国际运价的差异和国内航空货运运价低廉的优势,大大增加天津机场的国际航班、航线的覆盖面和国际货物的吞吐量,支持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向国际运输枢纽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李世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