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行业分析

新疆铁路货运瓶颈被打破

2007-7-17 14:1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7月6日,在自治区党委常委研究讨论新疆铁路建设的会议上,乌鲁木齐铁路局局长宋德玺简短地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汇报今年有把握完成800万吨的运输任务时,王乐泉书记高兴地竖起拇指连声叫好,还风趣地说:“你人小本事大。”(宋局长个头不高)兵团是棉花大户,出疆货物畅通,兵团政委和司令员也由衷地高兴。 
    这些年新疆经济大发展,需要向内地运送的货物成倍成倍增长,但是运力不足,棉花等大批物资积压着不能出疆,在运输繁忙季节,许多大企业纷纷向党委和政府告急,要求领导批条子。
    王乐泉书记和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主席一想到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瓶颈就十分焦急,铁路局的前几任领导也做过种种努力,但都没有大的改观。
    2005年,年轻有为的宋德玺担任乌铁局局长,王乐泉书记对他说:“你今年能不能完成400万吨?”宋局长当过哈密铁路局局长,他知道运输潜力很大,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下来。那时已是2005年的8月,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他经过一番努力,年底果然完成了,王乐泉书记松了口气,当即给乌铁局奖励100万元。去年自治区交给的任务是保六争八,结果完成了720万吨,王乐泉书记看见制约新疆经济的瓶颈有望解除,真是喜不自禁,他给主管铁路工作的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宋爱荣说:“今年奖400万,要给现金。”
    现在进入7月,货站上再没积压的货物,大企业的领导不跑关系了,党政领导也不需要批条子了,铁路货运瓶颈被打破了,卸掉了自治区党政领导的一份烦忧,尤其是分管运输的宋爱荣副主席更是如释重负,乍听起来是个奇迹。
    过去,乌铁局常出问题,先后有多人进了监狱,铁道部不看好这里,怕到这里染上是非,不肯来这儿。宋德玺担任局长的这两年,乌铁局的形象有了变化。在铁道部有了好名声,最近,铁道部纪委的一次重要会议就选在乌鲁木齐召开,铁道部多元经济安全工作会也选在乌鲁木齐,表面上看,是开了两个会,背后却是对乌铁局工作的肯定,是乌铁局的殊荣。
    衡量一个企业的主要指标,乌铁局都飙升了,不到两年,一个由12万人组成的大系统的面目发生重大变化,这仿佛是个不易参透的谜。
    记者问:“这两年你主要抓了什么?”
    宋局长:“我抓了管理理念。”
    中国铁路沿袭的是苏联模式,日久天长职工中就形成苏式管理理念,这已深深扎了根。现在铁路事业大发展,苏式理念早就落后了,甚至已经成了发展的障碍。
    宋德玺上任不久,召开了一次干部大会,他讲了五个小时,都是讲理念,对旧理念的批判和对新理念的倡导。报告结尾,他用了一句国外体育界的名言:“一切皆有可能”。表现了他对实现目标的充分自信。
    记者:“理念是抽象的,人们常常看不见抓理念的重要。”
    宋局长:“作为领导,凡事要抓根本,抓住了本,枝节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理念就是本。”
    脱离了实际工作、实际操作的理念是空头理念,宋德玺把一系列的新理念都化到具体的管理,具体的制度上。这个化的过程就是动用智慧的过程,用新理念批判旧理念是用具体的管理和制度去批判,因此“化”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宋德玺两年做的大量工作可以用一个“化”字来概括。
    譬如他提出的“依法办企业”的理念,这是针对“唯领导意志是从”的旧理念提出的,这个“法”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操作过程。过去,这些常常是约束下面职工的,却约束不了局领导。当下属向领导请示汇报时,他们指示工作常常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时心血来潮,轻易拍板,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原因是领导没有依“法”。现在宋德玺把依“法”办企业化为电脑上的工作流程,哪一级领导解决哪一类问题,按什么规范解决都在流程上设定死了,这就克服了领导决策的随意性。因为是通过网络解决问题,领导活动就有了亮度,也能接受群众的监督,现在只需看电脑,不必非要到办公室见领导,这又排除了亲疏好恶的情感因素。在流程上因为是各司其职,这就把权力分散了,不必事事找局领导,局领导就可脱身考虑重大问题。
    又譬如闭环理念,过去领导布置工作,下面贯彻得如何,很少有具体的检查,时间一长就会被忘却,不了了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现在通过网络流程可以检查结果,形成一个闭环管理,工作的实效就大大提高。
    再譬如咬合理念,铁路是包括许多部门的大系统,由于小生产意识作怪,都爱强调部门的特殊性和独立性,非常缺乏互动意识。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相互不负责任,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现在通过网络流程把各部门紧紧联结起来,使企业工作形成一条流水线,经过部门这道坎时,不至于被卡住,这就产生了整体效应。
    记者:“你也不断吸收新的管理理念?”
    宋局长:“我不断跟北方大学的教授荣朝和学习,荣朝和是位很有声誉而又很倔强的博士生导师,他最不愿意接受在职的博士生,可是在和我谈了二十分钟话后,他欣然接受了我,每年我都要把荣朝和教授请到新疆来,要他察看铁路局的管理工作,聆听教授的教诲。”
    宋德玺最感欣慰的是全局职工接受了“精益生产”的新理念。这个管理方法最先出自日本,经美国发挥,成了世界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因为它的专业性太强,宋德玺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防止重复、重叠,防止做无用功。”把职工的每份具体的工作和劳动都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处,这将会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
    宋局长说:“那些时候,我到处去空讲,到处当老师,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会说出这个新理念来。”
    理论一旦为群众接受,就会转化为物质力量,乌铁局上上下下接受了“精益生产”这个理念,全局的面目发生了重大变化。
    去年8月,中国企业家协会和日本企业家协会在北京共同组织企业管理论坛,宋德玺被邀请上台发言,他的演讲题目是“精益生产和新疆铁路的工作”。演讲完毕,日本企业家赞叹地说:“我们的精益生产是通过硬件装备来实施的,而你居然通过软件来实施,这是很了不起的发展。”
    有人给宋德玺建议:“你写本书吧!”
    铁道部有两个铁路试点创新管理,但创新经验却出在了乌铁局。
    听了宋德玺的解释,记者深深理解:推行管理新理念不是把职工从这个套式装进另外一个套式,他的要点就是激发人的创造思维、创造激情、创造能力。
    打破铁路货运的瓶颈就是宋德玺的一个重大创造。新疆铁路所以形成瓶颈就是苏联管理模式造成的,瓶颈问题从新疆经济大发展后就有了,之所以迟迟没能解决,就是迷信货运传统,不敢对传统产生怀疑。而宋德玺的超常思维没有被传统禁锢住,他大胆改革,因为铁路货运的业务性太强,记者消化不了,不可能把宋德玺做的改革一一呈现给读者,这儿仅举一项。
    从前装运货物有五十多条线路,有时候,一列货车要在七八个站才能装满,货物的分散性很大,自然影响了装货的效率,现在宋德玺把五十几条线路改成十几条线路,有的时候在一个站台就能装满一列列车,当然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它还包括着更复杂的内容,都是需要宋德玺动用智慧的,难题一个一个解决,瓶颈也就打破了。
    全区有80多个企业大户,从前是这些企业的领导恳切央求乌铁局,现在运输畅通了,事情发生了颠倒,是宋德玺登门拜访大企业领导,宋德玺和他们开玩笑说:“以后见面就可以轻松地在一起喝点酒了。”
    现在宋局长到站段,站段负责人都向他汇报推行新理念后带来的大变化,讲得眉飞色舞,宋德玺听得喜笑颜开,发现了亮点,他就下发“局长嘉奖令”。
    他又一次提到当年说过的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他当年确立的目标都化成了现实。
    时评:对新疆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乌鲁木齐铁路局经过近两年的创造性努力,基本打破了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铁路货运瓶颈,这是对新疆经济建设的重大贡献,也是对新疆各族人民的重大贡献。
    新疆地处西北边疆,关山迢递,路途遥远,不像内地省区,不仅有空运、公路运输,而且有通河航运,甚至还有海运,铁路公路都四通八达,密如蛛网。而新疆的交通大动脉,只有一条主干道通内地。新疆的货运除了少量的空运和公路运输外,95%的货运都靠铁路。因此,新疆的铁路运输如何,直接关系到新疆的经济建设大局。有鉴于此,国家对新疆铁路建设至为重视,而自治区党委的主要领导近些年风尘仆仆来往于乌鲁木齐与北京之间为新疆铁路建设争取资金和项目。
    改革开放前,新疆经济不发展,许多资源没有开发出来,许多商品生产不出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依赖内地支援,进疆物资远远大于出疆物资,货车满载而来,往往是空车回去。这些年,新疆出疆物资要大于进疆物资的数倍,运输情况发生了颠倒,常常是实车出疆,空车进疆,这说明新疆对内地支援的回报有了大的增长,这也证明新疆在全国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空前提高,新疆和内地的经济关系已由单纯的依赖变为互动、互补、互惠、互助,这是新疆人的骄傲。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经济大发展是值得庆幸的事,但随之产生了和铁路运输的矛盾,有货运不出去。繁忙季节,铁路货场上的货物堆积如山,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纷纷向政府告急,恳求党政领导打电话、批条子,施加个人影响,但这都治标不治本,这只能救急于一时,不能维持长久,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兵团党政领导同志,年年为此操心、月月为此焦灼,在运力最紧张时他们食不甘味,夜不成眠。
    货物积压就意味着资金积压,资金流转受阻,使企业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维持生产,财力上陷入困难。现在的买卖交易都有合同规定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商品不能按时交货就是违约,不仅企业声誉受损,还将遭受经济赔偿。大企业还受到政府的优惠,能照顾的尽可能照顾,而中小企业就只能望洋兴叹了。内地客商到新疆考察投资条件时,就不能不把这个负面因素估计进去,这对我区的招商引资极为不利。就是本地的企业,在考虑它的发展前途时,自会把这个作为风险考虑进去。这些年来,企业界人士一谈到这个瓶颈就忧心如焚。
    两年前,乌铁局换上了以宋德玺为局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他们在国家没有大的投资,没有购置多少新的技术设备的情况下,用两年时间,把这个瓶颈基本解决了。他们投入的是智慧,投入的是文化,文化是智慧的外化和物化。人还是这么多人,设备还是这么多设备,昨天是瓶颈,今天畅通无阻,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局面。两种局面反映出两种领导思维,前者是因循守旧,后者是奋力创新。创新这个词在当今社会上使用频率相当高,可是这个词在有的人身上只是喊喊口号,在有的人身上就显示出光彩。创新不是靠喊出来的,是用智慧换来的,它就是智慧的物化。宋德玺担任乌铁局局长的两年期间,他投入了大量的智慧。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的实质是素质的竞争,更是智慧的竞争,领导有无解决问题的智慧才是重要的。有些担任领导工作的干部,终日忙于开会,听下级汇报,行事凭经验,说话照文件,就是不启用智慧,一个问题拖延很久解决不了,用一大串困难掩饰自己不动脑筋的缺陷。动用智慧要靠思,不思智慧就迸发不出来。乌铁局货运的症结过去没有被发现,是因那时没有人思过,没有思就不可能发现传统管理文化的非合理性,以为传统是无法改变的,过去怎样现在就只能怎样。顺着这种守成思维,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宋德玺思了,一思就发现传统的不合理性,于是就激发了创新的冲动,于是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宋德玺解决运输瓶颈的经验对很多干部都有启发。
    现在随着社会生活内容的日益繁富,各行各业的工作、生产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经济领域如何用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效益,这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谁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就,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乌铁局在不增加投资和设备的条件下,解除了铁路货运的瓶颈,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他们不是依靠老经验,不是靠传统的管理方法,而是通过思想出智慧,这是精神变物质的一条坦途。
    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形成对经验的盲目崇拜,总不能依据时代的发展检验经验具有的合理性,也就是对经验进行理性检验。现在有些干部的工作老是在原地打转或者被一些问题缠住,久久不能超脱,就是被经验禁锢住了思想,不敢逆经验去思维,也就是不善于运用思维。智慧是思的结果,不思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不能超常规解决问题,摆脱困境。乌铁局解决货运瓶颈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