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不断提速中铁加快发展
2007-7-27 11:3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始于2007年4月18日的全国铁路第六次提速,是铁路技术装备和组织能力的集中展现。经过这100天的运行,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中铁快运武汉分公司的专家。
突 破
此次铁路提速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是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这次提速,实现了我国铁路既有线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资源零的突破,线路延展里程一次达到6003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846公里,这样大的既有线提速规模在世界铁路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经过这次提速调图,我国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总延展里程从原来的1.6万公里增加到2.2万公里,提速资源大幅拓展,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客货运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将有效缓解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运力支持。
二是大量开行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这次提速调图,最突出的亮点是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和主要干线开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 “和谐号”国产化动车组。动车组是我国铁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大成果,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铁路客车的一流技术水平,性能优越,功能齐全,具有安全、快捷、舒适、环保等显著特点,将成为我国快速客运的主力车型,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现代化的、高品质的旅行服务。
三是客运产品更加丰富。通过铁路客车技术含量和速度的提升,进一步优化了客运产品结构,形成了动车组列车、一站直达和夕发朝至列车、传统的普通旅客列车这三大系列客运产品,以满足旅客的不同层次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服务设备设施,在车辆设施、乘车条件、服务档次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是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进一步得到压缩。这次提速调图后,全路旅客列车速度普遍有较大提高,主要城市间旅行时间总体压缩了20%~30%。在北京、上海、武汉、南昌、长沙、青岛、哈尔滨、沈阳、济南、郑州、杭州等大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得到明显压缩。除此以外,其他旅客列车运行时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压缩,列车到达和开行时刻普遍得到优化,广大旅客出行更加便捷。
五是货运产品更加贴近市场。以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和谐”型国产化大功率机车和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70吨新型货车以及经过改造的时速120公里提速货车为支撑,货运产品得到了优化和提升。这次提速调图,全路货物运输能力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扩大了大宗货物直达列车的覆盖面,大宗货物的运输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增加了定点、定线、定时、定车次、定价格的货运“五定”班列运行线。五定班列运行线达到121条,覆盖全国约90个城市及沿海8大港口。进一步增加了双层集装箱、海铁联运集装箱、小汽车物流班列的数量,基本形成了铁路快捷货运网络。优化了行邮、行包专列的开行方案。开行行邮专列5对,运行时速达到120—160公里。同时,对14对行包专列运行时刻进行了优化,增加了编组辆数。
六是安全保障体系更加严密。提速后,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及以上,对铁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始终把保障运行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仅对提速列车进行了反复的运行测试,而且根据提速的新变化、新要求,建立了规章制度、设备维护、检测监控、治安防范、人员培训、应急处置六大提速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了150多项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提速区段的动车组司机、行车指挥、设备养护维修等关键岗位的培训,强化了对提速区段货物列车装载加固和超偏载的检测,对提速区段大力推行立交化、全封闭和绿化贯通,建立和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机制。实践证明,铁路的提速是建立在靠设备、科学管理、严密组织基础上的,安全是有充分保障的。
背 景
此次铁路提速,标志着中国从此迈入高速铁路时代。高速铁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旅客运输的主要目标。从另一层面讲,中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符合现实需要。一是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这种国情决定了中长距离客货运量要求巨大。第二,大力发展铁路,加快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第三,铁路是推进我国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未来十几年内将有4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使城镇人口达到9亿人。铁路将承担繁重的城乡之间的旅客运输任务。城镇化比例提高后,城际间的通勤、商务往来客流将大大增加。我国现有的几大经济区城市集中、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运需求非常大,需要建设快速度、高密度、大运量的城际铁路,从根本上解决未来的旅客输送问题。此外,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和能源的实际情况,发展铁路这种占地少、能耗低的交通方式,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批准了铁路的“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到2010年铁路运营里程要达到9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铁路的客货快速运输网络基本建成。2020年,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以上。一个发达的铁路运输网将覆盖在中国大地上。
影 响
提速使列车运输质量上了一个台阶,肯定会对其他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次铁路大提速,优势客运或货运产品的出现,势必会给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带来压力,形成运输市场的竞争。在短途运输上,城际列车和汽车有一定竞争;长途运输上,铁路与航空会有一定竞争。
良性竞争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参与竞争的各企业也会起到督促和提升作用,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交通运输业进行良性竞争,有助于各种交通方式价格定位更加合理,设备服务更加优质,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客货运输更加畅通,从而给旅客、货主带来实惠。竞争的受益者,不只是旅客,还有交通运输企业。可以说,提速带来竞争,竞争促进发展。
此次提速对中国物流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表面上看,火车提速只是旅客坐火车花的时间更少了。而在火车提速的背后,则影响着物流、旅游、商业、客运、批发等相关产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火车提速带来的将会是综合的效益,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市场规则、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会迎来全新的局面。
目前,在我国物流业的大宗货物方面,铁路承担了最大的运输压力。中国铁路运煤量达75%,矿石量达66%,钢铁量达62%,粮食量达56%。本次铁路大提速可使中国铁路网的货运能力提高12%以上。在主要干线上,将大面积地开行5000吨级的货物列车。
从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角度考虑,物流速度的增加,实际上等于供应链中的库存减少。库存减少,物流成本会降低。因此,提速对物流的影响涵盖两方面:一是提高了货物质量,二是降低了物流成本。
评 价
此次铁路大面积提速,是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线等既有干线实施的时速200公里的提速,有条件的线路列车运行速度可达250公里,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跻身世界先进铁路行列,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是铁路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重大成果,是构建和谐铁路的重大进展,是既有线和客运专线的衔接点,既有线上提速已经到了最高水平,由此将向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迈进。随着铁路速度的不断提高,中国铁路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将迈上一个新台阶,铁路的服务对象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铁路的面貌正在发生根本改变。
铁路提速将促使城际交通走向公交化。首先,列车发车次数增多,速度快。其次,售票更便捷,服务更加到位。再就是时刻更加合理,很大一部分终到始发时间都做了合理调整。
随着城际交通公交化的展开,都市圈也将加快形成。铁道部推出了416列城际快速客车,其中珠三角以224列位列第一,环渤海地区安排动车组列车62列,长三角108列,中原城市群8列,西北城市群8列,东北城市群6列。列车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铁路的提速,对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资源,缩短阻隔,实现物流、人流、信息流的畅通等等,在基础设施上做好了准备,有助于增加城市互补性,避免同构竞争,实现资源共享,优化产业结构,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六次列车提速,揭开了中国铁路工业发展史上又一崭新页章,是中国自从有了铁路运输史以来真正的铁路快速发展的标志性变化,具有中国后工业化发展的划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