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空运资讯

长三角扩建机场强调科学定位

2007-7-3 11:0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以来,长三角各大机场纷纷进行扩建,但机场密度过高的批评却不绝于耳。有关专家认为,机场扩建应明确自身定位,科学分析最为关键,原有的旧机场要重视挖掘潜力。 
    沿着312国道直走,到达无锡硕放机场附近时,一栋新航站楼的骨架已经搭建成形。这块热火朝天的工地,是无锡硕放机场的改扩建工程,今后将成为苏南国际机场的基础。据了解,工程一期将使候机面积达4.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3亿元,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夕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长三角各大机场纷纷进行了扩建。浦东机场第二航站楼将于年内竣工;浙江萧山机场扩建的飞行区地基处理工程已开始,新的国际航站楼建设工程下半年启动,计划于2009年完成;宁波栎社机场一条投资1.94亿元的平行滑行道已开工建设,明年将投入使用。另外,从江苏省刚刚召开的民航“十一五”规划评审大会上传出消息,苏中机场项目已立项,目前正在选址,准备报批。 
    前几年,无锡硕放机场开通民航业务之时,长三角机场密度过高的批评不绝于耳,如今各地又在新建、扩建机场,究竟该如何看待呢? 
    市场需求为标准
    按照目前长三角16座城市的范围,机场数量已达10个,分别是南京禄口、南通兴东、常州奔牛、无锡硕放、上海虹桥、上海浦东、浙江萧山、宁波栎社、舟山普陀山、台州黄岩。一旦苏中机场开工,长三角每万平方公里将有1个机场。有人说,这已超过美国每万平方公里0.6个机场的密度。
    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苏南国际机场建设总指挥高敏对此并不认同。他说,那是美国的全国平均值,如果与纽约地区、芝加哥地区和南加州地区相比,长三角的机场密度并不高。而且,无论是飞行流量、机场起降还是航线密度,长三角机场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新建、扩建机场应以市场需求为标准。高敏介绍说,无锡硕放机场自2004年开通民航以来,客流量每年净增30万人次,去年达到了92.5万人次,今年将会超过120万人次。开通的航线客座率基本上已超过70%,北京、深圳、广州等热门航线则超过了85%。数据显示,硕放机场的旅客以本地商务客为主,辐射苏州、常州以及一部分苏中地区,其中尤以台商为主,占到了客流量的60%。这充分说明了苏南区域内的市场需求,而且,日资、韩资企业的集聚也为以后日韩航线的开辟打下了坚实基础。
    应明确自身定位
    翻开长三角几个规模较大机场的“成绩单”,业务量的增长是不争的事实。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601.54万人次,增长了11.31%;南京禄口机场旅客吞吐量达626.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6%;宁波栎社机场为29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7%;萧山等地的机场增速也相当可观。
    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长乐教授说,前两年他倾向于长三角机场密度过高的观点,但最近通过调研认为,不应简单地以“每200公里范围内不宜重复建机场”的经验来评判,而应从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比如说江苏省,其旅游收入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量全国第二、GDP全国第三,而其民航客运量却只排到了全国第13位、货运量只是第10位,可以说民航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长三角民航在“十一五”期间将有大发展是大势所趋。
    但是,徐长乐依然认为,机场必须要从区域角度出发明确自身定位。过早、过急地新建、扩建机场不仅将给地方政府带来沉重的包袱,而且还有损于长三角整体区域竞争力的增强。科学分析最关键    机场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具有极大的经济牵引作用,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砝码,又能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因此,各地政府对机场建设的热情都很高。宁波栎社机场新闻中心主任牧启发说,民航机场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性建设,而市场要通过本地经济发展来进行培育。以栎社机场为例,2002年以前,8000多平方米的航站楼面积每年的客流量一直徘徊在120万人次左右。从2002年开始,客流量增长势头很猛,机场于当年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投入8亿元扩建航站楼,达到4.35万平方米,可容纳客流量380万人次,以备5年至6年发展之用。如今,客流量已达297万人次,今年预计将超过320万人次,证明当年的扩建工程分析是科学有效的。
 
    “栎社机场‘十一五’规划对自己的定位是‘长三角南翼航空物流集散中心’,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牧启发说。为什么这样定位?栎社机场再一次做了调查分析——宁波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航空客运市场并不乐观。栎社机场没有广阔的腹地,由于航班密度不高,所以目前慈溪、余姚的大部分客流都被萧山机场分流,将来杭州湾大桥通车后,上海国际枢纽机场又会分流走部分国际客流。因此,栎社机场如果盲目扩建航站楼,在客运上硬做文章,无疑会带来“无尽的烦恼”。而宁波民营经济发达、货物进出口量较为频繁,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增多,航空货运必然会提出新的需求。栎社机场的优势也在于此。为此,机场已经在货运方面做足文章,最近与几家大企业合作在机场附近建设了占地2000亩的航空物流园区,“快件报关中心”也已立项,今年准备开工建设。另外,栎社机场还在寻找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引进一家国外航空公司来做货运航线。“长三角有上海一个国际枢纽机场就够了,其他机场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敏告诉记者,苏南机场的定位是“面向苏南地区的中型干线机场”,将与上海国际枢纽机场形成层次分明的市场布局。今后,苏南机场将主要开展点对点的航空服务,开通国内主要城市以及与本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海外城市航线,而如果要换乘或是选择更大范围内的出行,还得依托上海枢纽。他说,无锡机场如今建设的3万平方米航站楼可容纳300万人次,而今年的客流量预计将有120万人次,这个预留空间起码要有5年时间才能填满,在此期间也不能排除市场的波动。
    记者从南京禄口机场了解到,禄口机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苏皖、辐射华东”,是长三角连接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华东地区的主要货运机场和货运口岸,是远程航线衔接国家快速铁路网的枢纽点,是上海机场的优选备降机场。 
    徐长乐说,长三角很多地方对机场的建设热情都比较高,也许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增加的确需要“补”——扩大规模或者新建机场,但同时也要重视“挖”——不能忽视了原有机场设施的潜力挖掘,不能忽视了加强管理和服务,以提高运营能力。他说,毕竟机场投资动辄几十亿元,又受到土地、环境、空域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必须慎之又慎,应通过运力预测、政策体制分析以及从更大的区域来考虑整体定位、功能分工,才能做出科学决策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