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交通:在黄金水道上扬帆
2007-7-5 18: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交通大省江苏,正迎来水运的黄金时代———
2006年年底,江苏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水运工作会议,今年春天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沿江开发开放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实施沿海大开发战略,今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发出了《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推进江苏水运事业发展……
“大交通”的呼唤
近年来,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突破3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突破10万里,润扬大桥、南京长江三桥、苏通大桥等一座座跨江大桥的建设或通车,使江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大放异彩。
进入“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交通提出了“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大交通要求,并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公铁水空齐抓共管的大交通管理体制。站在交通发展新台阶上的江苏交通人,把交通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水。
发展水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方针的重要举措,江苏人算了几笔账———
从运价上来看,据对苏北运河的测算,其运输成本分别相当于铁路和公路的1/2与1/5左右;从节省土地上来看,由于水运主要利用原有河道,占地很少。在建设过程中开挖、疏浚的土方还可以综合利用;从节能降耗上来看,每个马力水运运输的货物是铁路的3—5倍,是公路的50倍;从对环境的影响上来看,据国外有关资料统计,完成同样重量货物运输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水路运输只有公路运输的三分之一,只有铁路运输的三点三分之一。
经预测,“十一五”期间江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7.2%、7.5%。以煤炭为例,2005年全省煤炭消耗量为1.4亿吨,其中60%以上是由水运承担的;预计2010年消耗量将达2亿吨,若江苏的水运能力得不到提升,则仅能分担40%左右,其余部分若全部转移到公路或铁路上,公路或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加剧。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具有运量大的明显优势。据测算,一条苏南运河承载的年货运量相当于4—5条单线沪宁铁路;长江江苏段的货运量相当于6条沪宁铁路或4条沪宁高速公路(4车道时)的货运量。据专家估计,随着长江深水航道的治理和船舶标准化、大型化的发展,长江江苏段的通过能力将达到15亿吨左右,相当于沪宁铁路目前运量的19倍……
几笔账一算,江苏全省上下认识高度统一。持续快速增长的运输量以及水运运量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水运历史性地肩负起江苏“十一五”新增交通量的重任。
五个全国之最
江苏依水而生,素有舟楫之利。
发展水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分管交通的副省长仇和概括了“五个全国之最”:一是水域面积比例全国最高,二是内河航道里程全国最长,三是内河港口数量和吞吐量全国最多,四是内河岸线全国最优,五是内河流域经济总量全国最大。
“五个全国之最”不仅让江苏交通人认清了水运的资源优势,更让他们明确了江苏水运的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一方面江苏以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海港群为核心,加快沿江沿海港口建设,建成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南通港、连云港港5个亿吨大港。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建设水系沟通、干支直达、区域成网的江海河联运航道体系,到2020年时基本建成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现代化江苏水运体系。
省政府于2006年11月历史性地召开了第一次全省加快水运发展工作会议,对“十一五”期间江苏加快水运发展的各项任务作了全面部署,对省市县三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作了明确。为了解决水运发展的资金问题,省政府决定今年起每年从财政结余中挤出一块,专项用于水运航道重大工程建设;省政府从2006年起在省财政预算中建立专项资金,每年不少于5亿元,用于水运建设。
节约环保优先
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水运行业,是江苏交通人的追求。据江苏省交通厅长潘永和介绍,江苏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成功的探索。他们把公路与水运项目建设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互补,并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土地。常州市境内同步实施了京杭运河常州段改线工程和312国道改造工程,运河改线段开挖的1800余万土方广泛用于公路建设,既解决了运河开挖土方形成的土地压废,又避免了公路建设取土形成的土地挖废,同时还为农田复垦等提供大量用土,据测算,仅此一项就直接节省土地近1.4万亩。在芜申线宜兴段航道整治过程中,同样利用航道开挖的土方来改造低洼地,增加开垦土地2000多亩。
在水运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中积极引入节约环保新理念,并不断深化研究,力求使设计做到精益求精。比如,通过优化京杭运河常州改线段方案,使其与太湖流域防洪工程———武宜运河的规划共线8公里,一举节约土地800多亩。在航道建设中,不仅考虑两岸的绿化林带,部分航道整治项目还专门结合城市改造开展了绿化景观设计,比如在京杭运河两淮段“三改二”工程部分航段中,结合现有河道及植被条件,采用了生态护坡技术,既美化了环境,又节约了投资。
与此同时,江苏大力推进运输船舶标准化建设,促进运输装备结构调整、优化升级。2004年以来,全省加快推进了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程,累计发放政府补贴资金近7亿元,完成拆改挂桨机船近2.3万艘,占全省需拆改总数的90%%以上;京杭运河江苏段全线已全面禁航水泥船和挂桨机船;去年,省交通厅投资2800多万元,沿京杭运河苏北段两岸建设了21个船舶垃圾收集站和43个油废水处理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内河船舶垃圾和油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