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步入发展“黄金期”
2007-7-9 16:1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编后:
相对于前几年的发展态势,去年我国的机械行业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且由于出口的加速增长,使机构产品在技术升级和新产品贡献率上都有了大幅提高,这预示着我国机械行业未来几年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期。而今年上半年我国的机械行业更是延续了前期高速发展的势头,行业景气度大幅提升,虽然业内预计下半年增速将略有回落,但只要全行业齐心协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自主品牌的新产品,加大创新力度,就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行业的前景也将更加会光明!
近年来,机械行业发展迅速,全行业年均销售收入增长近30%,年均净利润增长在40%以上。2006年机械行业收入增速达到29.38%,利润增速为40.07%,其景气度依然高涨,未来5~10年仍将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业内有关人士认为,未来几年机械行业高速增长的动力:一是产业转移;二是旺盛的国内需求;三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加速;四是产品和技术升级;五是制度创新;六是政策扶持等。
今年下半年机械行业增速仍将维持高位,虽然因投资、出口减速和基数原因等可能带来增速略有回落,但全年行业增速仍会保持在30%左右,利润增幅更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仍可承受或消化。同时,船舶制造、工程机械、机床、冶金设备等子行业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另外,技术进步可提高机械行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公司的盈利能力,未来技术进步将成为行业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今年上半年行业增速加快
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1.1%,增速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同比回落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3.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作为制造业中的基础装备行业,机械行业在上半年也延续了过去几年来的较高景气度。
今年一季度,我国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94%,增幅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15%,同比提高1.89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2273.13亿元,增长34.7%,提高11.61个百分点;利润增幅也在40%以上。
在机械行业十几个子行业中,一季度生产全部以两位数快速增长,其中工程机械、石化通用、机床、电工电器、基础件产值增幅均超过30%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增速提高较快的是石化通用和基础件行业,分别比去年提高6.77和6.71个百分点。外,增速回落比较大的是农机行业,回落18.01个百分点,表明农机行业今年增长明显减缓。
下半年增速将仍居高位
由于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长较快,节能降耗指标并未达到预期,同时在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机械行业增速略有回落但仍维持30%左右的高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面临回落压力。
二是出口也面临回落压力,主要原因是依然存在人民币升值、加息和美国加息的压力。
三是基数原因,去年机械行业增速是前低后高,由于下半年基数较高,因而对今年下半年构成一定压力。
四是季节性因素,一般7~9月是行业相对淡季,增速回落属于正常现象。
因此,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机械行业增速有望回落至30%左右,全年增速仍有可能比2006年高。
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大
今年上半年,钢价、有色金属、水、电等上游产品的提价逐波展开,特别是钢价的上涨更是牵动着机械厂商的心,但这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钢价上涨幅度还比较温和,像今年一季度钢价涨幅也基本控制在7%以内,而且预期再次涨价的可能性较小。
二是一般来讲机械整机产品直接用钢量比较少,相应对钢价变化并不敏感。同时,人民币升值、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升和产品提价等措施,基本能够弥补钢价上涨压力。业内人士指出,部分用钢量比较大且竞争较为激烈的子行业,如集装箱制造业会承受一些压力。
技术进步增强行业竞争力
与国外产品相比,虽然我国机械产品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机械装备行业创新能力远远不够,如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不少技术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原创性技术和产品较少,使得重大的技术装备都得依赖进口。这种技术水平的差异,导致我国机械产品过去多年在国际、国内市场均明显缺乏竞争力。
不过,这种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研发投入的加大正在迅速改变。
工程机械将再续辉煌。去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以28.36%的增速创出1620亿元新高。
今年工程机械行业景气依然延续,一季度全行业总产值增速达35.52%,销售收入增速30.4%,出口增速达53.99%。主要产品中,平地机、工程起重机和挖掘机销售额增长最快,分别达67%、50.4%和30.0%。其他如叉车、装载机、推土机和摊铺机等也保持较快的增长。
船舶制造效益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船承接量世界第一,全球份额超过50%。2003年以来,全球新造船供不应求,订单大幅增长,而主要造船国日本、韩国受产能限制无法满足船主需求,再加上我国造船综合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主动加大新船承接力度,导致我国新船承接量大幅增长。进入2007年,我国新船承接量更是大幅增长,首次超过韩国的1050万和日本的370万载重吨而位居世界第一位。
由于产量提升、订单价格上涨和生产效率改善等各方面原因,我国造船业经济效益从2004年5月起扭亏为盈后正不断快速提升。进入2007年,1~2月船舶行业利润同比增长487%。由于今年船价较高,再加上产量和生产效率提升等因素,预计全年行业经济效益仍将高增长,增幅可在50%以上。
机床行业升级加快。我国机床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2006年我国机床消费额、产值和进出口额继续全面增长,2007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了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一季度机床行业产值增速同比增长33.4%,同比提高3.51个百分点。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30.27%,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同比增长30.43%,增速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而且明显高于普通机床平均21.48和23.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