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邮政资讯

西安邮政速递专业化经营改革纪实

2007-8-15 9:3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万类霜天竞自由
——西安邮政速递专业化经营改革纪实

  企业在选择发展战略时,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走专业化经营的道路,无疑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明智之举。西安市邮政局从2004年开始对速递专业进行模拟核算以来,速递专业经历了一系列专业化改革。发展速度实现了连续三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2005年西安局速递收入增长780万元,2006年增长1125万元,当年收入规模已达到7134万元。从今年5月份开始重点推进市县一体化专业化经营改革,当月速递专业实现收入926.59万元,增幅达81.43%。6月份收入则达到了114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幅105.41%,创历史最高水平。令人欣喜的是,西安局上半年速递专业累计形成收入4344.36万元,同期增幅也达到了49.21%,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收入在全国116个重点城市邮政中排名第23位,增幅排名第2位。
  冲出低谷 势在必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司化、专业化已成为世界邮政改革的总体趋势。在邮政业务中,速递是商业性和竞争性很强的业务,尤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邮政速递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逐步走入低谷。据专家测算,近10年,中国快递业规模的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中国快递市场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20%~30%。邮政速递国内市场占有率正逐年减少,其他快递公司的收入规模迅速上升,邮政、外资和本土快递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搞活内部机制,不进行专业化经营改革,邮政速递就没有出路,只有改革,邮政速递才能冲出低谷。
  西安作为西北邮政的桥头堡,也是快递业竞争的重地,如何参与市场竞争,西安市邮政局近年来一直在不断进行着内部的调整和改革。2004年年底,西安市邮政局从模拟核算开始打基础,2005年从分配机制改革入手,迈出了速递专业化改革坚实的步伐。
  搞好核算 激发活力
  模拟核算、损益核算工作是速递专业化规模发展的突破口,通过核算推动速递专业经营改革以及体制改革进程,解决速递专业信息化,为速递专业产品体系的建立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同时通过核算对速递专业现行体制、分配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造,提高企业凝聚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西安局作为当年国家局提出的模拟核算“五省一市”试点的唯一省会局,根据国家局关于速递专业模拟核算工作统一安排,于2004年12月迅速成立了速递模拟核算工作小组,并将此项工作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在准备阶段,通过对速递专业进行了成本分剥,制定模拟核算初步方案,提出了数据采集模式,解决了进口邮件结算、现有营业网点速递成本分摊、内部处理环节核算等问题,同时对速递专业人员和资产进行了剥离,建立了备查登记簿。在细化阶段,对模拟核算方案进行细化,并确定了速递专业的绩效考核和工效挂钩办法。2005年4月1日西安局正式开始进行模拟核算,为损益核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06年,核算工作进入到了模拟核算和损益核算并行的阶段,2007年速递专业责任中心的损益核算正式开始,经过半年多的运行,损益核算效果已经显现出来。通过损益核算可以清晰地看到速递专业的运行情况,基本实现了速递专业内部成本效益的自我调控,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模拟核算的基础上,2005年5月,西安局在9个速递分局试运行计件工资分配制度,通过近7个月的试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速递分局职工的揽收积极性。特别是提高了一线揽收能人的薪酬水平,激发了职工的潜能,同时促使速递各分局不断优化自身作业组织和资源配置。当年实行计件工资后,速递分局月平均收入增幅8.1%。推行计件工资的分局,11185上门揽收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8%,揽投人员月均工资有较大提高,速递分局内勤人员数量从78人减少到46人,揽收段道由82条扩充至114条。
  经过两年的运行,随着速递专业收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西安速递进一步细化了计件工资的办法,扩大了计件工资实施人员范围,内部处理人员也开始实施计件工资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揽收人员积极性,确保了邮件处理质量。今年上半年,分局收入规模达到了2471.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89%,比上年同月增长了244.48%,占到速递总收入的56.89%。
  调整模式 市县一体
  西安局速递专业发展势头迅猛,但速递业务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速递专业整体收入中,县(区)邮政局速递收入仅占总收入的7.5%。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县(区)速递专业管理职责交叉、资源分散、市场分析和开发能力薄弱等问题,西安局提出了速递专业要在损益核算的基础上,坚持以“简化操作,损益透明,整合速递资源,充分调动市、县两方面积极性,促进业务发展”为原则,划清速递人、财、物和业务界面,将县局速递划归市速递局管理,按照“大同城”的概念建立统辖市、县的区域速递经营运作网络,从而加快了市县一体化的步伐。同时,西安速递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优化,建立了“市局—速递局—速递分局”的经营管理机构,精简了速递局机构,设置了综合管理部、市场营销部、网络运营部;市内新增了4个速递分局,8个县区成立了速递分局,使速递分局数量达到了22个,进一步提高了速递专业服务水平。
  作为全国市县一体化专业化改革的重点城市之一,西安局今年5月底基本完成了速递专业化经营工作,速递专业市县一体的“大同城”战略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制定了全年速递业务收入过亿元;实施速递专业化经营后,损益核算利润率不低于15%等具体目标。速递局将8个县(区)速递分局分为两部分,设置了两名大区经理,每名经理负责对自己管辖的4个分局进行人员管理、业务指导、业务培训工作。在业务管理方面,速递局负责指导和管理各邮政分局和速递分局的业务发展,对速递专业大客户实行统一动态管理。为此,速递局成立了客服中心,负责市、县区域内,用户及11185转来的揽收、查询、赔偿、投诉等问题。实施专业化经营后,县区邮政局速递业务总收入从706万元,上升为1000万元。
  专注产品 强化营销
  速递的竞争,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产品上。有了损益核算的基础,西安局结合速递市场的竞争形势,开发了多项速递业务新产品。目前速递专业共有国内、国际、增值三大类业务,共26个业务品种,能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速递物流需求。国际业务中开办了中速经济快递、佐川快件等新业务。特别是“全夜航”开通以来,西安速递局对原有产品体系进行了调整,新推出了“商务快递”物品型、“邮速通”文件型业务,以及陆运快递等国内异地特快产品,并同原有速递产品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了高低搭配、快慢结合的速递产品体系,形成了省内和省外、环太平洋、欧洲、北美等不同区域服务重点的产品体系,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健全专业产品体系,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有了产品,还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队伍,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化经营。2006年3月,西安局速递局以提高营销工作成效为目标,开始了西安速递专业营销体系的建设,成立了“西安市局大客户中心—速递局客户中心—速递分局客户中心”的三级客户中心,形成了三级分工负责、上下联动、指挥有力、协同有序的大客户营销管理体系。今年,整体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分局客户中心根据段道和业务量、收情况,按照5~7揽投段道,月收入8万元配置一名客户经理的原则,全局共配置客户经理38名,实行“基本薪酬+业绩薪酬”的形式进行考核和管理,负责区域内客户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主要负责大客户的开发、谈判、签约、结算、情报收集、信息反馈以及维护等工作。今年一季度,西安速递局新补充了13名客户经理,开发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同时,西安局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制定超额发展奖励办法,再次细化了计件工资办法;同时,明确速递分局长绩效考核及待遇,有效地激励了速递分局局长的积极性。西安局还实行双挂钩考核体制,实现速递分局和邮政分局携手发展速递业务的良好局面,有效改变了原有在开发市场上的“撞车”局面,真正体现了速递专业化经营的优势。西安局统一经营管理,形成全市“大同城”的速递专业经营管理模式已经颇具规模。经过一系列改革的洗礼,西安局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他们决心完成全年速递专业1亿元的目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