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海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2007-8-16 12:4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忠实把关守国门
——钦州海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钦州海关建关十年来,始终牢记“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神圣使命,忠实履行把关服务职能,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用忠诚写就了海关国门卫士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孕育文明之窗
“开关之初,建设中的钦州港就是一个大型工地,海关办公地点就是一间平房,住的是租来的民房,每逢刮风下雨,不是灰尘漫天飞舞,就是墙壁到处渗水……”曾到过海关办事的人都有这样的回忆。条件是如此的简陋和艰苦,但海关人从开关之日起,就第一个义无反顾地进驻港口,担负起口岸进出口监督管理的神圣使命。春去秋来,一干就是将近十年,直到2006年底,海关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港口办公大楼。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磨砺了海关人自强不息,后来居上的韧劲,该关以海关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统筹队伍建设,以“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作为突破口,对内强化岗位练兵、岗位成才,内强素质,对外主动服务、文明把关,树立了海关忠诚国门卫士的良好形象。
10年来,该关调查科、物流监控科等先后荣获全国系统性的先进集体,钦州海关集体连续6年保持广西区“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荣誉称号。
效率通关、贴心服务,情暖各方客商
“以前,报关报检至少也要一到两天的时间,并从市区到港区30多公里来回跑,非常麻烦。报关大厅前移到钦州港以后,现在报关报检半天就能办好。”在新报关厅办理业务的某公司报关员冯晓波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
由于历史原因,海关报关大厅设在城区,而主要的进出口货物却要在港口码头检货,客商在办理一单报关报检业务必须从市区到港区来回奔波,严重影响了通关时间。该关本着从方便客商报关,提高通关效率的实际出发,将海关报关大厅从钦州市区前移至钦州港。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机关效能的监督以及解决企业在通关监管环节遇到的疑难问题,该关从今年4月起实行“关长现场带班制”和每月一次的“海关接待日”制度,由关领导面对面听取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政策咨询、情况反映和举报投诉。 5月中旬,在广西关区率先推行海关大客户协调员制度,并与辖区内4家大型临海工业企业签订了《大客户协调员制度合作备忘录》,及时解决了企业的通关疑难问题。据统计,今年第二季度口岸通关时间,由3月份的238小时缩短到6月份的46小时。
10年来,该关以创建服务型“青年文明号”集体为载体,针对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推行了直提直装、区外监管、上门查验、提前报关、预约通关等便捷措施。
为国把关、心系地方,争创一流业绩
10年来,该关以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视为己任,把海关工作纳入钦州经济建设全局,围绕大工业、大港口、大旅游三大目标,突出服务大型临海工业项目和边境小额贸易两个重点,出台了《钦州海关支持和服务钦州市经济发展八项措施》。
在面对口岸货运量的迅猛发展和业务类型的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该关主动引入风险管理手段,在关区率先运用远程监控系统对监管场所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大大缓解了口岸人员短缺与货物增长过快之间的矛盾。实现了2004年征收税款2.75亿元,首次超过北海海关名列广西第二;2006年以5.16亿元的税收稳居第二,成为广西第二大关。
在注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该关始终牢记为国把关的神圣使命,严厉打击辖区范围内走私违法活动,维护口岸正常贸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