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海上高速”初具雏形
2007-8-27 16:2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巨轮时代催生“海上高速”
“达菲德里奥”、“地中海·芝加哥”、“爱玛·马士基”……随着厦门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类超大型船舶纷纷造访。据厦门港引航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厦门港引航站按规定实施引航的7.5万吨级以上超大型船舶达到581艘次。同时,各船公司为降低运营成本,纷纷将原来走内支线、内贸线的载箱量2000标箱—3000标箱集装箱轮更换为5000标箱—6000标箱船舶,远洋航线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更是愈演愈烈。4月20日,载箱量为1.1万标箱的“爱玛·马士基”PS型集装箱轮成功靠泊厦门港,中远麾下载箱量为1万标箱的“中远亚洲”集装箱轮也将于10月靠泊厦门港……厦门港已步入船舶大型化时代。
由于厦门港原有的航道宽度、深度均难以满足大型船舶安全通航的要求,实施深水航道工程建设,打造“海上高速”,成为厦门港的第一要务。去年,厦门港对进出港主航道和各港区航道进行增深拓宽改造投资达到1.65亿元,今年上半年也已完成7300万元工程量。
主航道:10万吨级船舶可双向通航
厦门港主航道是大型船舶进出厦门港的惟一通道,该航道全长38.8公里。经过第一、二期工程建设,主航道于2004年投入使用,可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单向通航要求。近年来,由于船舶大型化和进港船舶数量不断增加,单向通航显然满足不了每小时60多艘次的船舶进出港要求。
2006年初,进港主航道改造优化工程成为厦门港实行一体化管理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个工程项目。该项目利用自然水深对进港主航道中部船舶密集交汇的17.6公里航段进行扫海、测量、移设航标拓宽改造,以满足船舶安全进出港要求。经过16个月的紧张施工,该航段由原来的底宽300米拓宽至600米,可基本满足10吨级集装箱船全天候双向通航要求,有效地缓解了主航道船舶通航密度大的压力。
港区航道:为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2月1日,厦门港石码港区天然深水航道航标抛设工程通过验收;6月22日,东渡航道扩建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近期,招银港区、海沧港区航道扩建工程陆续完工交付使用……
各港区航道纷纷完工通过验收,大大完善了“海上高速”的“支线”建设。其中,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进出东渡港区可不必候潮,按每个航次每小时1200美元租金计算,此举一年下来可为航运商和租船人共节约300万—500万美元;海沧航道可满足10万吨级油轮和第6代集装箱船舶乘潮通航的要求,明显改善海沧港区的通航条件,为进出海沧、嵩屿港区的船舶提供通航安全保障;招银港区航道扩建后,将促进该港区临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厦门港计划投入15亿元用于改善厦门港通航环境。未来,厦门港进港主航道将增深至-18米,其它各港区航道也将进一步增深拓宽,满足10万吨级船舶不乘潮双向通航要求。届时,厦门港航道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