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海运资讯

航道发展,迈过了观念那道“坎”

2007-8-27 16:2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这几年,我们原来落后的方面赶上来了,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铁路开通了,机场航线越开越多。但是,我们最传统、最骨干的运输方式——水运却落后了。”8月24日,记者参加“黄金水道新江苏”采访活动来到盐城时,听到这个水运大市的负责人如此感叹。 
  类似的感慨,全省许多地方都有。水运,作为一种传统运输方式,近些年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高速公路、铁路等现代运输方式。然而,在科学发展观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水运,并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赋予它更为恰如其分的位置。 
  从苏南运河到芜申运河,再到通榆运河……8月下旬,记者辗转苏南苏北采访黄金水道,获得一个强烈的感受:水运的地位在回归,有识之士呼唤多年的“航道发展的春天”终于来了!
  曾经的困局
  在苏南运河丹阳陵口段,5.05公里航道整治已经展开。工人们正顶着烈日,在新开挖的基坑里挥汗如雨地砌筑护岸。镇江航道处负责人符明介绍,陵口先导段将于明年7月建成,届时,航道宽度将从60米拓展到90米,通航船舶等级将从500吨提高到1000吨以上,原先破损严重的斜坡式护岸将被牢固的直立式护岸所代替。
  陵口段是苏南运河“四改三”
  工程(四级航道改造提升为三级航道)中第一个动工的,它让人们看到了整条苏南运河加快提档升级的希望。记者去年乘船经过此处时,曾亲眼看到航道护坡千疮百孔的破败模样。当时,航道人对此既痛心疾首又无能为力。“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成了制约航道建设的根本问题。航道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难以像公路那样走向市场,采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滚动发展机制,因此一直投入不足,欠账很多。
  因此,在公路等其它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的时期,江苏的航道却在“吃老本”,通过能力明显不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省用在航道建设上的投入累计42亿元,仅占公路水运交通总投入的3%不到;全省2.48万公里航道中,达到4级以上标准的仅占7%,远低于12%的全国平均水平。
  有识之士为此不断奔走呼吁:水运与其它运输方式之间,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替代关系”,在打造现代交通运输业中,应当让水路与铁路、公路齐头并进、优势互补。
  转机终于出现
  在无锡、常州、盐城等地,与一线的交通局长们座谈,发现他们对水运的滞后状况已有深刻反思。无锡交通局局长顾滔说,高速公路上跑的有企业家、外商和官员,而内河上行船的多是文化较低的个体船民,他们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即便航道上“小堵天天有、大堵三六九”,他们发出的呼声影响也小。盐城交通局副局长潘进山说,没有通榆运河与大丰港,“悦达起亚”这样的大项目就不会在盐城落户。很多时候,对地方来讲,有多大的水运能力就能引来多大的项目。
  的确,尽管多年来投入不足,但水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超负荷地发挥作用。全省80%以上的煤炭靠水运中转;全省一半的货物周转量(货运量乘以运输距离即为货物周转量)由水运承担;黄砂、石子等建材类的大宗运输主要依靠水运……
  当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保护等名词一再冲击人们的视线,当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水运大发展的转机终于出现。
  2006年11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水运发展工作会议,同月底,省人大审议通过了《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2007年1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设立额度为15亿元的省水运航道建设基金,专项用于水运航道建设的重大工程;8月,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水运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按照省市共建、政府主导的原则,加快航道工程建设,建设资金由省和工程所在地市、县政府共同筹集”……
  正如有关专家总结的那样,“水运除了速度慢之外,其他全是优点,运量大、占地省、能耗低、污染轻、运价便宜……”得天独厚的江苏,没有理由不把水资源用好、把水运发展的事情办好。
  先行者的实践
  在宜兴市城区中心,有一个风景绝佳的去处——宜园,这里水面近3平方公里,湖上荷花盛开,亭台楼阁错落。周边的房地产项目纷纷打出“水景牌”,十分热销。宜兴市常务副市长董平介绍,这里原本是航道,在把芜申运河宜兴城区段改线后,航道从城区搬出去了,这里成了“水为特色”的开放式公园。宜兴城区的水资源做活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也提升了。
  无锡市近几年的航道建设规模和速度在全省保持领先。“运河堵一堵,我们地方的生产资料价格就要涨一涨,就是这么敏感。新时期对航道要有新认识。在航道建设中,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来。”无锡市副市长吴建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加快航道发展方面,“江南水城”宜兴堪称是先知先觉。宜兴境内实施的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动工于2003年,是全省境内第一个由省、市共同投资建设的航道重点项目。宜兴市承担了项目的征地拆迁和桥梁改建加宽等费用总计3.4亿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3。
  抢得先机的宜兴,从航道建设中尝到了甜头。芜申运河搬出城后,宜兴城区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沿河5万居民长期受船舶噪音困扰的问题解决了,原先散乱分布的小码头得到了整合,新辟的绕城航道达到4级标准而畅通无阻,两边高标准新建的护岸还护着沿线8万亩圩区,使其免受洪水之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