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邮政事业发展所面对的喜悦与无奈
2007-9-12 15:4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写在《陕西省邮政条例》颁布施行五周年之际
自2002年9月《陕西省邮政条例》正式颁布施行5年来,《条例》贯彻落实的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和经验?存在哪些困难和不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
成绩与喜悦
“《条例》的颁布施行无疑为陕西邮政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省邮政公司总经理马凤炯说。“这5年,是陕西邮政发展最快、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取得新进展、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切入地方经济并加快自身发展的5年。”
的确,近年来陕西省邮政业务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从1998年底邮电分营到2006年底,业务收入达到16.4亿元,年均增长13.8%,在岗劳动生产率达到13万元/人,年均增长16.8%。邮政业务发展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所处的位置相适应,企业物质基础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缓解了每年因普遍服务巨额亏损所形成的巨大压力。
随着邮政业务快速发展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大,邮政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强。陕西省70%以上的邮政网点分布在农村,这些网点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但省邮政公司并没有因此而撤并网点,而是千方百计去保证普遍服务的需要。目前,全省邮政服务网点数达到1699个,其中农村网点1244个,实现了乡镇100%通邮服务。全省邮政投递里程合计19.8万公里,其中县以下农村地区16.7万公里,占总投递里程的84%。与此同时,邮政服务信息化水平、窗口和投递服务水平都在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始终都保持在90分以上。
沟通与支持
《条例》施行5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和帮助。为缓解邮政普遍服务的压力,政府先后采取以工代赈项目补贴、减免邮运车辆过桥过路费、邮政通信建设部分项目免税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扶持。省政府2000年还成立了省邮政通信发展建设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制定全省邮政通信建设和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协调解决邮政发展和《条例》落实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渭南市减免邮运车辆过桥过路费,将邮政纳入新农村整体规划,并积极开展邮政小额质押贷款、小额信贷等多项试点。全市邮政车辆通过本地区一般收费公路、桥梁时一律免缴通行费,运输邮件的专用车辆无需办理道路运输营运证。榆林邮政近几年曾在公安部门支持下开展身份证寄递项目,市政府批准邮政在市区范围内新建10个报刊亭、10个阅报栏,并减免部分城市道路占用费等。延安大部分县、市邮政局均新建了自己的生产、办公楼,建设费用不同程度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减免。铜川连续三年将邮政服务“三农”作为市委、市政府为市上办的大事之一来抓,并不断扶持邮政的发展。
尴尬与无奈
由于陕西省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邮政普遍服务面临着覆盖区域广、组织实施难、责任任务重、负担成本高等诸多困难。在部分市,邮政企业在按照《条例》履行对用户服务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尴尬与无奈。
农村偏远地区邮政普遍服务资金匮乏,占全省70%的农村局、所普遍亏损,使得我省邮政每年亏损严重,成为落实《条例》规定的邮政普遍服务的难点和重点。
据汉中市邮政局副局长王轮飞介绍,汉中市有669个山区行政村建立了邮件捎转点,对于这些地处深山的邮件捎转点,目前的主要功能就是承担农村报刊和少量信件的捎转投递。据不完全统计,汉中局为承担山区群众普遍服务一年的亏损就达500余万元。
随着城镇改造及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通邮目前也遇到住宅楼房信报箱和住宅小区邮政局所网点设施建设缺位的问题。据调查,全省大部分新建小区、住宅楼没有邮政配套设施,这与《条例》的规定差距较大。
西安市邮政局副局长闫嘉勋告诉记者,目前西安市内各新建居民小区除高档小区有自建信报箱外,大部分小区都未设立信报箱,多由保安或物业代收平函和给据类邮件。此外,西安市信报箱群大多建在1999至2000年之间,部分信报箱群目前已到了亟须维修的地步,仅是日常的锁具更换,就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其他城市,有的未将信报箱群列入小区的基础设施,有的新建住宅楼信报箱安装率为零,建设单位也未将此列入竣工验收范围,使《条例》的规定难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