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装备

微软“机密报告”惊曝 信产部科技部狙击

2007-9-22 16: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6月27日,微软突然宣布与国家计委签署金额超过62亿元的谅解备忘录。这一“迄今为止中国在软件领域最大的一个对外合作项目”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均不知情的情况下,引发业界哗然。 
  消息公布第二天,另两条惊人的消息在业界飞速流传:
  ——“微软与国家计委成立合作委员会,曾培炎任主任,巴尔默任副主任。” 
  ——“62亿元合作意向书的签署,意味着国家计委已经全面采纳了微软关于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去年9月,微软高价聘请麦肯锡为其撰写《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并秘密提交国家计委。
  这份标明“机密”、据称花费1000万美金的报告长达150多页,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全球信息产业和软件业发展现状为背景,阐述中国发展软件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提出中国软件业发展的“5个远景目标”;第二部分,分析中国软件业的发展阶段、现状、其竞争优劣势及其在全球市场中的位置,提出中国软件发展应分“3个阶段”进行;第三部分,参照爱尔兰和以色列软件业发展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提出中国政府发展软件的“7大举措”;最后部分,阐述在推动中国软件发展中微软能够作出的“4个贡献”。
  “机密报告”的主导思想秉承了微软高管的一贯论调:中国软件业应该效仿硬件走“贸工技”,即以市场换技术之路。因而,该报告给中国在世界软件市场中的定位是“以发展应用软件为主的、以满足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为主的软件出口国”。
  7月3日,记者致电国家计委高新技术司信息产业处邢处长。这位在与微软合作的谈判过程中计委方面的主要人物表示,“我们不会完全按照微软的报告来做”,而且邢处长一再强调,在62亿的意向书中,“计委没有任何承诺(包括在政府采购方面),主要都是微软向我们承诺”。
  但是,知悉“麦肯锡报告”内容的软件界专家和政府人士仍然惊呼:“这会要了中国自主的软件产业的命!” 
  分歧仍在 
  在“机密报告”中,微软指出:中国软件业的发展需要跨部委协调。此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软件的“第一次浪潮”到现在“第三次浪潮”中,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化发展的一大弊端:政府各部门多头管理。报告举例说,直接参与中国软件产业政策(2000年18号文件)制定和实施的部委,至少有13家。
  而在1998年之前,基础极其薄弱的软件业远没有这般红火。科技部火炬中心计算机软件处邱晓玲处长回忆说,中国最早跟软件沾边的管理部门仅有科技部、原电子工业部和外经贸部。
  90年代初,第一批外资软件公司进入中国后,享受着比本土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在此情况下,本土在80年代末成长起来的包括金山在内的第一批商业软件公司顿时“哀鸿遍野”。因为意识到“中国软件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1995年3月,邱晓玲处长联合其他两个部委的两位处长向尚未就任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报告,该报告后来确立了中国软件必须“建立软件园走集中发展之路”的发展模式。1995年10月,第一批包括4个软件园在内的4个软件园获得科技部授牌。
  在邱晓玲看来,1997年10月,六大部委联合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软件产业工作座谈会”,必须作为一块里程碑载入中国软件业发展史。这是因为,软件上第一次引发众多部委的共同关注”。邱处长回忆说,为了邀请其他部委参会她骑单车天天跑各大部委,当时去找计委时,计委根本没有管软件的人。
  在网络泡沫破灭、硬件和通讯基础设施全球饱和的大背景下,2000年下半年,随着18号文件的发布,软件业在中国急剧升温。
  18号文件确立信息产业部为软件业的主管部门,而国家计委作为中国的宏观规划部门,亦拿出巨额款项支持软件发发展,2001年10月,计委与信产部在科技部原认定的20个软件园的基础上,重新认定11家“国家级软产业基地”。“重新认定”引发软件管理的“历史功臣”科技部的不满,中国软件管理存在的部门协调问题,第一次见诸报端。(来源支点网)
  2002年2月,朱镕基总理访印归来后指示中国软件要在2年内赶超印度,引发了各部委赶制“赶超方案”的热潮。4-5月间,科技部和信产部分别提交中国软件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的软件产业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还是主要借靠外力?是要发展完整的产业链?还是在别人的平台之上超越式发展?曾经参与两个部委的软件发展报告起草过程的一些人士认为,政府尚没有真正想明白。
  但是,200年6月27日,国家计委与微软CEO巴尔默签署的一纸协议,为中国这些年来关于软件发展模式的探讨里程划出了一道“分水岭”。国家计委为代表的主张,此次压倒了以信产部、科技部以及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软件业 的主管部门)为代表的“主张”。后者不仅长期以来为Linux和“自主的、完整的软件产业链”摇旗呐喊,还在去年年底的北京市政府采购中付诸实行。
  部门协调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18号文件的有效实施。有鉴于此,微软在“机密报告”中提议。中国有必要成立一个跨部委的机构对软件业进行管理并对产业政策的执行进行协调。
  目前看来,能够而且已在承担此责任的,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化领导办公室(国信办)。而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兼任该小组副组长及办公室主任。中国目前电子政务工程的最高指挥权,亦归属于此。微软此番可谓“一石两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