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内河资讯

专家提出:进一步提升长江水上应急搜救能力

2007-9-24 10: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9月22日,2007年长江三峡库区水上联合搜救演习在重庆万州港区成功举行。在之后召开的演习总结评估会上,专家们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内河水上应急反应和搜救机制,着力加强水上应急和搜救装备建设。据悉,“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将投入11.5亿元资金,在长江上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救、救之有效的水上应急搜救队伍,并与沿江各省市一起,努力建立高效、可靠的应急搜救指挥、协调机制。 
长江水上搜救能力明显提高 
    目前,交通部设立了长江水上搜救协调中心,并在长江干线重庆至安徽段组建了10个水上搜救中心和37个水上搜救分中心。按照交通部在长江干线实施“海事巡航与搜救一体化”的总体要求,长江海事部门不断加快长江水上搜救应急体系建设。至2006年年底,全线共设置118个应急救助站点,建立了10个巡航救助基地,配备了156艘救助船艇,明确指定了186艘包括拖(推)轮、消防船等在内的社会搜救船舶,在三峡库区确定了150艘“川江人道救生船”。同时,还初步建成了重点船舶GPS、重点水域CCTV、重点港区VTS和现代海巡艇互为补充的现代化水上监管系统的框架雏形。 
    长江水上搜救应急体系的完善,极大地提升了长江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2006年,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沉船艘数及直接经济损失与2005年同比分别下降30.3%、43.4%、35.9%和37.4%,全年救助遇险人员6248人,平均每天救助17人,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9%。 
应急搜救体系有待完善 
    三峡水利枢纽蓄水成库后,库区航运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川江和三峡库区航运发展迅猛,船舶流量大幅增加,一些新的不安全因素也随之产生。在川江和三峡库区长江干线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渡口300余道,年渡运乘客近700万人次,再加上每年到三峡乘船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川江及三峡库区客运量占长江干线客运总量的90%以上。此外,三峡库区危险化学品运量年均增幅也达到30%以上,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的风险持续增加。加之库区蓄水以来,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强库区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显得十分紧迫。 
    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交通部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功臣表示,我国内河水上应急搜救水平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中上的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水运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长江海事局局长袁宗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长江水上应急搜救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应急能力总量不足、现代化手段不够的问题。 
巡航搜救一体化建设加快 
    在演习总结评估会上,袁宗祥表示,今后将积极推动重庆等沿江省级水上搜救中心、分中心的挂牌运行,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应急搜救工作中的领导和协调作用,提高救助的快速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将从完善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入手,努力推动沿江省级政府研究出台水上搜救专项条例,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法制为先行、体系为保障的水上搜救应急机制,建立水上应急搜救社会船舶奖励制度,大力推行水上船舶、设施强制保险制度,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同时,进一步加快长江水上巡航搜救一体化建设。一是加强应急搜救装备建设,全面提高对辖区水域全方位、全天候监管的能力。据悉,“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资金11.5亿元,主要用于长江水上应急搜救装备、基础设施、监管和指挥系统建设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二是加强搜救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搜救演练、演习,着力加强夜航、雾航情况下的应急搜救能力演练,提高人命救助水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