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加工配送发展尚待时日
2007-9-25 15:2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目前众多的中小型钢铁贸易商面临着钢材价格上涨的压力,随着国家不断调高利率,贸易商的经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钢材贸易的利润也不断下降。国内的钢铁物流行业正在向加工配送发展,大型的钢铁企业和贸易商都纷纷建立加工配送中心,一些钢厂更是采取直供的方式,为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客户提供服务,对钢铁消费的下游进行延伸服务,使钢铁物流加工配送与钢铁终端消费直接挂钩。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对钢铁产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大多数中小企业钢材消费者对需要加工配送的钢材需求的量并不大,技术含量也不高,属于初级加工的层面,而目前大型钢铁企业与贸易商所建立的加工配送中心,还只能为钢铁产品消费的大客户提供服务,对于为数众多的需求量比较散而需求规格又比较杂的中小型客户,则还无力顾及。
广大中小型钢铁贸易商是否能抓住这个机遇,建立一些初级加工配送中心,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呢?上海超康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春康说,由于初级加工配送的量不是很大,加工的技术含量不高,利润比较微薄,中小贸易商发展加工配送中心并不容易。
周春康的上海超康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经营槽钢、角钢、工字钢、线材、圆钢等型材为主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已在杨浦区、宝山区等地区设立了业务公司,销售对象遍布上海、浙江等的分销商和直接用户。
对于中小型贸易商发展加工配送中心,周春康认为这些加工配送中心要定位于服务一些需求量不大,对规格要求不高的消费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需求的都是对钢材产品的初级加工,目前很多这样的企业都是将钢材买回去之后自行加工,对钢材做一些简单的初级加工处理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对钢材进行初级加工服务,早有贸易商建立了类似的加工中心,但由于加工量始终无法得到保障,导致加工成本增大,加工费用也很高,使众多中小钢材消费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都选择自行对钢材进行加工处理。中小贸易商建立加工配送中心,由于限于技术条件以及资金等的限制,这些加工配送中心只能完成相对初级的钢材加工处理,这样加工配送中心的利润十分微薄,而且消费企业对于钢材的加工配送量都不大,这就使加工配送中心很难保证有足够的加工量,加工量得到不到保证,将会使加工配送中心面临亏损的局面,这就使中小贸易商很难下决心建设加工配送中心。
要想使中小型贸易商进入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使加工配送能够顺利的为众多的中小型钢材消费企业服务,稳定的加工配送量需要得到保证,只有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贸易商才会有利润,才会对加工配送中心进行投资,同时量上得到足够的保证会是加工成本降低,在能够得到价格便宜又比较方便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小型钢材消费企业才会将钢材初加工从自己的厂房转移至加工配送中心,钢材初加工与配送才会迎来发展的机遇。
控制权的竞争已开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认为,钢铁是不能直接用于消费的产品,需要经过物流过程中的加工配送。钢材加工配送在我国近年来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真正重视的不是国内的钢厂与贸易商,而是外资企业,钢材批发,特别是钢材物流加工配送,是这几年来外资进入的一个热点,因为钢材加工配送的利润高。
2002年三井物产与宝钢合资建立了上海宝井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欲在全中国钢材消费地建立加工中心体系,构筑一个能向国内外用户提供迅速的钢材配送和高质量服务的物流体系,并达到年加工300万吨钢材的目标。随后,重庆宝井、广州宝井、福州宝井、杭州宝井、无锡宝井等纷纷成立,很快控制了中国汽车板、家用电器用板材等高档钢材市场,这样日本的三井进入了中国钢铁产业,特别是进入了中国钢铁的供应链。
2005年宝钢、三井旗下的新日铁、卢森堡阿塞洛共同投资建成了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65亿元,年生产规模为170万吨汽车板。而在东北,三井物产与鞍钢、一汽集团组建长春一汽鞍井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年产汽车板20万吨,提供汽车用钢材以及各种加工配送服务。同时三井也与武钢合资成立了武汉兴井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外资公司正在对中国钢铁产业链进行全面的渗透,进入上游和下游尤其是高端钢材消费领域。外资所建的加工配送中心多半建立在我国经济发达的科技园或开发区内,这些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运用其在国外的成熟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其高效低成本服务,已占据我国相当一部分高附加值钢材加工市场, 主要是为家电、汽车、计算机、造船等行业服务,并出口到世界各地。
外资的进入促进了国内钢材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也强化了钢材流通领域的竞争强度。国内的钢铁流通企业通过合资的方式获得国外先进的钢铁物流管理经验,但同时也会在国内的钢材加工配送的高端消费以及钢铁产业链的上游、下游的控制权上与外资发生激烈竞争,如果外资的控制发展到一定水平,我国的钢铁流通领域难免也会出现目前铁矿石进口所面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