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食品物流体系——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 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签名
2007-9-26 16:1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签名先生在此次论坛上作了精彩的演讲,会后,张副会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差距
张副会长在谈到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时,表现出了一个业内人士的担忧:目前我国每年易腐食品生产总量近7亿吨,城镇居民消费的支出中易腐消费占到了50%以上,全国每年易腐消费总量近4亿吨。根据去年的统计,我国肉类、冷饮、乳品、水产品的产量快速递增,但是从食品冷链整体体系而言,我国食品冷链体系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国目前,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豆制品,大部分还是在没有冷链的情况下运销的,有些冷冻食品的产销稍微好一些,由于大部分的冷冻食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安全。
第二,食品冷链市场化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我国易腐食品除了少量外贸出口以外,其余大部分的易腐食品在国内流通的配送业务,都是生产厂家、经销商来完成的。食品冷链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不健全,大大影响食品物流的在途食品安全、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的损耗也很高。
第三,我国冷链硬件设施装备不理想,比如说冷库的能量不足700多万立方米,仅限于肉类、鱼类的贮藏,如果是在淡季,冷库就处于闲置状态。在冷库的建设方面,还处于重视肉类、鱼类的冷冻,轻视蔬菜、水果的冷藏建设,整体发展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未来
食品安全的概念是一个综合性的,在食品加工及配送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食品的安全。由于食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要求的时效性很高,以往对食品生产上比较关注,而忽略了冷链物流环节的安全问题,所以应该在食品物流安全上制定一个标准。
总之,我们要遵照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下发的《全国食品工作“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关于构建现代食品物流体系要求,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鼓励企业建立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网络和标准化的物流中心,推广代理制和连锁分销制,鼓励企业在各省市区的大中城市设立总代理和直销队,营销大名牌,以名牌促营销。
2.鼓励企业应用现代物流体系,改造内部流程,实行物流外包,同时支持食品流通企业建立配送中心,鼓励食品专业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利用信息化以及供应链管理技术,推动食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推进全球采购和营销售后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3.鼓励举办各个食品博览会、交易会促进食品流通。
4.积极开拓市场农村市场,改造农村消费环境和物流通道,建立我国农村市场特点的营销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