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空运资讯

新加坡航空与淡马锡联合入股东航仍有暗礁?

2007-9-27 12:1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香港国泰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和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的母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集团”)联手争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的插曲,在经过短短一个周末以后,本周一(24日)晚以国泰和国航双双发出文告表示,收购东航的交易不会继续而暂告一段落。然而,迹象显示中航集团属下的国航对收购东航“还不死心”,新加坡航空公司(以下简称“新航”)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以下简称淡马锡)本月初与东航签订的入股框架协议仍存在“生变”的可能。
  一旦中国国内的竞争对手再次举出民族主义理由阻挡外资进入中国航空市场,新航与淡马锡入股东航的计划会否横生枝节?2005年,淡马锡入股中国银行受挫而最终减少入股比例的情况是否将旧戏重演,已成为眼前一个新的悬念。
  上周五下午2时,国泰以将进行敏感交易为由而停牌,市场对于国泰将与国航联手狙击新航入股东航的猜测陡然升温。周末,数家香港和英国报章都报道了类似消息,并透露国泰和国航计划斥资310亿港元(约59亿8000万新元)、联合收购东航在香港H股股票。
  周一下午,国航也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停牌,但当晚情况急转直下,国泰和国航先后发出的文告,承认国泰和中航集团曾有意收购东航,但该计划已不再进行。
  据中国《财经》杂志(网络版)引述消息人士说,竞购行动中止的决定性因素,是由于中国国企的终极股东——国务院国资委不支持。消息人士称,由于新航和淡马锡入股东航已获得国资委首肯,国泰和国航竞购东航意味着否决国资委的决定。
  事件虽告一段落,但仔细看国泰与国航的不同表述方式,仍让外界看到后续发展的可能。国泰的文告是说,有关收购计划“将不会继续进行”,国航的则是“该可能的交易目前或未来的三个月内将不会推进”,为其未来再次试图收购东航埋下伏笔。
  中国天空:国企与外资显矛盾
  国航出手争购东航,早在分析人士意料之中。在中国航空市场上,国航、东航、南航属于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国航去年6月与国泰等五家航空公司重组后,已与国泰结成交叉持股关系,相互拥有彼此约17.5%股权,国航也基本完成了整合。南航整合情况次于国航,三者中,东航2006年上半年亏损额超过10亿人民币(2亿新元),是亏损最为严重的国有航空公司。
  不过,以上海作为战略基地的东航又有其竞争对手觊觎的优势:上海的国内民航运输业增长在全球排第二,中国的50%的客运和70%货运量都来自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
  本月,当东航与新航经过漫长的16个月谈判终于结成“姻缘”。一般认为,新航可借此在年增长率17%的中国国内客运市场分得一杯羹,而东航则能通过新航的资金和管理经验来恢复元气与壮大实力。
  对于东航和国航的竞争对手而言,这显然不是好消息。与此同时,从“外资威胁论”的角度批评新航与东航“结亲”的舆论,也毫不令人意外地在市场上浮现。
  国航的董事长李家祥就是一名旗帜鲜明反对外资占有中国航空市场的国内航空业人士。9月21日,李家祥在其新书《大道相通》发布会上,即警告说,外资压境,中国国内航空公司应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联合应对,国外战略投资者将使中国航空企业间的战略协同作用变得非常困难。
  商业利益,还是民族主义?
  国航在东航引资问题上的利益关系,或许会让其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论述在说服力上打点折扣。然而,如果将舆论影响力加上国航母公司拥有11.02%东航H股的实力,国航最终将新航与淡马锡击退的可能性仍不能完全排除。
  今年以来频频增持东航,使国航已稳坐东航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宝座。分析人士指出,东航与新航、淡马锡达成的协议要在法律上生效,尚需上市公司特别股东大会的投票通过。届时,作为东航最大股东的东航集团因是东航股定向增发对象而必须回避表决,如果国航能成功说服东航的小股东,并控制东航全部流通盘的三分之一,即能新航将踢除出局。
  2005年,当淡马锡试图接连入股中国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时,即面对有关其可能威胁国内金融安全的质疑,最终入股中行的比例从原来协议的10%,缩减到5%。此外,当中国国有银行股票市值因战略投资者入场而大涨时,许多人也认为国有银行当初与外资议定的价格,有贱卖国有资产之嫌。
  然而,和淡马锡入股中国银行业的情况有别的是,新航的专业管理水平和国际声誉都是公认的。从在商言商的角度,新航与东航“结亲”能双方带来的互利互惠作用,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国资委在星期一晚上中止国航、国泰争购东航的原因。真正属于未知的,是国航在公开市场上的活动能力,以及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可能对这次中新航空业的合作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